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怎么去理解JAVA中类与对象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基本特征,专业一点也可以说成是属性有些甚至还有一定的行为。例如 汽车的特征:有车门、有轮胎、颜色各一等等,行为:有行驶,开车门,开车灯,等等。有这些属性和行为的东西,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之为“汽车”。那么在java语言中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述。是通过类的形式来体现的。比如我们来描述一辆汽车:
1,属性:
轮胎数。numbers
颜色。 color
……
2,行为:
运行。
run
……
class Car
{
int num;
String color;
void run()
{
int num = 10;
System.out.println(num+"..."+color);
}
}
根据例子可以得出我们可以用一个类别来区分和定义一个事物,或者说是对象。那么对象和类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类:简而言之,类是对象,事物的描述和抽象,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
对象:该类事物的实例。
在上面汽车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把汽车类理解为汽车的图纸,实例就是实实在在的汽车。因为要制造一辆汽车,必须根据图纸来制造,汽车图纸就是描述一辆汽车的最好的体现。
在JAVA中我们能通过NEW来创建一个“类”。
在JAVA中用这种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有3点好处:
1,面向对象就是一种常见的思想。符合人们的思考习惯。从而更便于人们理解。
2,面向对象的出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了效率,因为人是一种抽象能力很强的生物。
3,面向对象的出现,让曾经在过程中的执行者,变成了对象中的指挥者。
本文标签: 怎么去理解JAVA中类与对象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怎么去理解JAVA中类与对象的关系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686559551a1026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