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classcastexception怎么解决)
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制作流程
Step 1. 用ABBYY Aligner软件对齐中英双语文档,并导出tmx文本。步骤如下:
1. 启动ABBYY Aligner,如下图:
2. 点击“文件图标”导入英文文档
点击这里添加英文文档
英文文档导入后会自动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中文文档导入,如下图:
3. 点击Align,利用该软件自动对齐,结果如下图:
Align
接下来需要手动修改,将文档中没有对齐的地方整理对齐。(为了确保准确和高效,建议首先整理上图中标色部分,这是该软件自动识别标出的有可能没有对齐的句子。把这些修改完后,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修改其余没检测出来的未对齐句子。)
修改后如图:
4. 点击Export to TMX,保存对齐之后的tmx文本
Step 2. 利用trados软件,将Step 1中的tmx文本导入记忆库,并从记忆库中导出新的tmx文本。步骤如下:
1. 启用SDL Trados Studio 2011,如下图:
2. 点击左上角“升级翻译记忆库”
点击“添加文件”,
点击“关闭”
点击“是”。
3. 打开该翻译记忆库,则左侧“翻译记忆库”下方出现该记忆库。
选中该记忆库,右击,选择“导出”
完成,关闭Trados。
Step 3. 利用Heartsome TMX Editor软件,对上一步中得到的tmx文本“降噪”。步骤如下:
1. 运行Heartsome TMX Editor,如下图:
2. 点击“文件”,选择“打开TMX文件”,如下图:
选择从trados记忆库中导出的tmx文本,点击“打开”,如下图:
3. 点击“编辑”,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清除所有标记”,如下图:
点击“确定”,“降噪”完成。
4. 点击“文件”→ “保存”。
5. 从文件夹中找到该文本,用记事本打开,如图:
点击“文件”→ “另存为”txt文本,如下图:
点击“保存”,关闭Heartsome TMX Editor。
Step 4. 利用TMX-ParaConV软件,从上一步得到的txt中英文本中分别导出中文txt文本和英文txt文本。步骤如下:
1. 运行TMX-ParaConV,如下图:
2. 点击“选择文件”,找到Step three中得到的txt文本,如下图:
3. 点击“导出”,如下图:
点击“确定”,关闭该软件。
4. 找到导出文本所在文件夹,可以看到txt格式的中文文本和英文文本,打开中文文本,如下图:
点击“文件”,选择“另存为”,如下图:
在“编码”处可看到当前编码为“UTF-8”,点击,在下拉列表中选择“ANSI”,如下图:
选择“是”,关闭记事本。
注意:与英文txt文本不同,中文txt文本必须经过这一步改成ANSI格式。若文件数量大,也可使用编码批量转换软件。
Step 5. 利用ParaConc软件对双语语料库进行检索统计。步骤如下:
1. 运行ParaConc269软件,如下图:
2. 点击“File”,在下拉列表中选择“Load Corpus Files”,如下图:
3. 在Align format处,选择“Start/stop tags”,如下图:
4. 点击“add”,分别添加Step 4中得到的中文txt文本和英文txt文本。如下图:
点击“OK”,双语语料库制作完成。
Step 6. 在该语料库中执行“搜索”功能。例如,查询“shall”在该语料库中对应的中文翻译。
1. 点击“Search”,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search”。在跳出的选框中输入“shall”,如下图:
点击”OK”,即可得到搜索结果,如下图:
2. 可将搜索结果保存下来:保持该搜索界面不变,点击“Search”,选择“Save
as File”,如下图:
勾选“Sequential number in each line”,点击“OK”,如下图:
输入文件名,在这里可命名为“shall”,并将其保存在某文件夹中。
3. 打开该文件,如下图:
制作完成,关闭ParaConc数字化仓库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仓库评估的基本原则与评估指标构成及评估内容,并提供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为通用型仓库及库区数字化评估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其他专业型仓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425商品条码 128条码
GB/T16986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
GB/T 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B/T21072通用仓库等级
GB/T 25486-2010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
GB/T 33745-2017 物联网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768-2002、GB/T 25486-2010、GB/T 337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字化 digitalization
以数字形式表示(或表现)生产、组织、管理活动的数据。具体地说,也就是将人、物及对应的活动转化为数字码,并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与保存。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已经变成代表信息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来源:GB/T 25486-2010 ,2.54 有修改]
3.2
数字化仓库 digital warehouse
以仓储活动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用数据连接仓储活动各环节,对仓储活动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的实施单元。
3.3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IoT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来源:GB/T33745-2017 ,2.1.1]
3.4
电子仓单 electronic warehouse receipt
仓库保管人在与存货人签订仓储保管合同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惯例,以外观检查、单证审查为一般原则,对存货人所交付的仓储物进行验收之后出具的电子权利凭证。
3.5
物联网设备 IoT devices
能够采集或监控对象信息,并提供互联网接入的终端设备。
[来源:GB/T33745-2017 , 2.1.9 有修改]。
3.6
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 IoT de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实现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监管、数据传输、系统升级、故障排查、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的互联网平台。
3.7
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 digital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应用数字化技术,配套数字化仓库运营与管理,实现仓储活动可视化、仓库作业流程自动化或少人化运行、可开具电子仓单的高效、协同、便捷仓库管理软件。
[来源:GB/T 18768-2002, 3.5.3,有修改]
4 基本原则与框架
4.1 时效性
评估能够反映全国数字化仓库建设和改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2 可操作性
评估指标易于选取,评估方法便捷有效。
4.3 客观性
评估以企业仓库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真实可靠、准确的材料、数据和文件为依据,无(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5评估指标构成
5.1 概述
数字化仓库评估应按照水平与能力评估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两个部分构成,数字化仓库水平与能力评估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能共同反映数字化仓库综合能力。
5.2 水平与能力评估指标
5.2.1 水平与能力评估的一级指标应包含基本要求、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综合集成与创新。
5.2.2一级指标中对应二级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基本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企业要求、人员组织要求、制度要求和设施设备要求;数字化基础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基础设施、仓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安全;数字化应用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物联网应用、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综合集成与创新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平台化、综合集成、创新能力。
5.2.3二级指标中对应三级指标的主要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基本条件、数字化仓库规划与实施、数字化仓库资金投入;人员组织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字化工作规范、企业数字化领导机构设置、人员数字化应用水平;
制度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数字化培训制度、数字化岗位责任制度、数字化工作考核和惩奖制度、风控制度;设施设备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机械化、设备安全;基础设施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据传输、数据中心、云平台;仓库管理系统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基本功能、作业流程管理、电子单证、主数据标准化;数据安全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据加密和备份、通讯网络风险防范、运维保障;物联网应用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物联网设备管理、监测与控制;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字化管理、编码管理、电子仓单;风险管理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平台化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IT架构、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综合集成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内部集成、企业之间集成;创新能力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决策优化。
5.3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5.3.1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级指标应包含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5.2.2供应链协与可持续发展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供应链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5.3.3二级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供应链协同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业务协同、客户满意水平;可持续发展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评估内容
6.1概述
按照评估指标构成的要求,评估内容应按照水平与能力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两个部分展开,并进一步给出对应的具体的评估内容和要素。水平与能力包含基本要求、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综合集成与创新等四个主要方面。
6.2 水平与能力
6.2.1 基本要求
6.2.1.1 企业要求
企业要求评估包含:
a) 企业基本条件,包含如下评估要素:
——应具备仓储经营资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不良经营行为;
——仓库基础设施与条件应符合GB/T21072所规定的仓库四星级要求。
b) 数字化仓库规划与实施,包含如下评估要素:
——企业数字化仓库建设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数字化仓库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相符,数字化仓库建设相关的成文规划制定等;
——企业数字化仓库建设专项规划实施与落实情况。
c) 数字化仓库资金投入,包含如下评估要素:
——数字化仓库建设的专门计划和预算制定情况;
——数字化仓库建设的单独计划和预算,各阶段资金投入计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6.2.1.2 人员组织要求
人员组织要求评估建设包含:
a) 数字化工作规范,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各岗位的数字化操作进行成文规范制定情况,包括与仓储活动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等操作规范;
——各岗位的数字化工作规范实施和落实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与工作规范配套的考核,惩奖等。
b) 企业数字化领导机构设置,企业数字化工作领导机构设置情况;
c) 人员数字化应用水平,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数字化仓库建设和管理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包含数字化应用系统和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支持二次开发的能力;
——企业配套数字化仓库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包含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等核心部门人员数字化应用系统的使用水平。
6.2.1.3 制度要求
制度要求评估包含:
a) 企业数字化培训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培训制度的成文制定情况,包含数字化培训制度的制定以及与之配套的成文发布;
——企业管理层和普通员工进行定期数字化工作培训落实情况。
b) 数字化岗位责任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制定成文的数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度
——数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度实施和落实情况。
c) 数字化工作考核和惩奖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数字化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的制定情况,包含惩奖制度的成文制定;
——数字化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效果。
d) 风控制度,与数字化仓库建设相关的战略、经营、财务、市场、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情况。
6.2.1.4 设备设施要求
设备设施要求评估包含:
a) 机械化,仓储活动作业中机械设备使用覆盖程度;
b) 设备安全,包括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6.2.3 数字化基础
6.2.3.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评估包含:
a) 数据传输,包括如下评估要素:
——应用互联网或5G网络等通信技术,仓库网络覆盖情况;
——仓库数据传输水平,包括网络带宽支持仓储活动的流程、图片、视频等数据传输情况。
b)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在容量、规模、安全方面是否满足数字化仓库阶段建设需求,以及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c) 云平台,企业在云服务上的应用情况。包括支撑企业运营系统云端部署情况。
6.2.3.2 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评估包含:
a) 基本功能,参照GB/T 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要求实现仓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基础数据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财务结算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
b) 作业流程管理,仓储活动作业流程化的执行情况,包含出入库计划、装卸、分拣、盘点、出/入库验收等流程制定与执行;
c) 电子单证,电子单证的应用和管理情况,包括电子单证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能力,单证数据无纸化的程度,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d) 主数据标准化,信息编码的统一程度,包括仓储物、人员、储位等主要信息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6.2.3.3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评估包含:
a) 数据加密和备份,配套数字化仓库的数据加密的技术应用以及云备份或者异地数据备份的应用情况;
b) 通讯网络风险防范,实体风险、硬件风险、软件风险、管理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落实到位;
c) 运维保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计算机和无网络安全保护情况设施设备和系统安全保护情况,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建设情况。
6.2.4 数字化应用
6.2.4.1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评估包含:
a)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在仓库作业中覆盖情况。包括装卸、分拣、盘点、验收等环节物联网设备应用覆盖;
b) 数据采集,物联网设备在仓储活动中的数据采集情况,包括仓储物、仓库环境、人员、设备、运输工具等数据,由物联网设备采集的覆盖率;
c) 物联网设备管理,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情况,包括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采集、监测和控制等采用应用系统统一管理的实施;
d) 监测与控制,仓储物保管区域的物联网设备支持侦测与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盘点、抽检等。
6.2.4.2 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
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评估包含:
a) 数字化管理,包括如下要素:
——仓储物、人员、设备、运载工具、储位等关键数据是否完全由物联网设备提供。
b)
c)
d)
e)
——电子合同的数字化应用情况,采用公私钥的认证体系提高电子合同签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合同签署完毕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电子签名、合同内容以及签署的过程进行归档存证;
——对应仓储活动中作业流程的无人化水平,包括作业流程自动化执行情况、作业环节人工干预程度,作业流程可跟踪、可追溯等。
编码管理,按照GB/T 16986、GB/T 15425要求,应用GS1的实施情况,包括GS1在仓储物、人员、设备、储位中的应用;
电子仓单,包括如下要素:
——电子仓单标准应用情况,包括按照仓单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等)要求开具;开具的电子仓单是否能够被互联网法院、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存证;
——电子仓单使用情况,包括由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开具,仓储物所有者在网络终端上可查验、可提货的电子仓单。
订单处理, 仓储活动中多个订单(计划)协同处理情况,包括入库、出库、移库、过户、盘点等;
服务延伸,包括如下要素:
——配送服务能力,包括订单、库存、运输处理能力;
——加工服务能力,包括订单、深加工、产品管理等处理能力;
——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应用区块链、电子仓单实现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
6.2.4.3 风险管理
数据安全与风险管理评估包含:
a) 安全管理,建立和贯彻数据、数字化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仓储物异常、人员异常、业务流程异常等预警机制等。多订单对应仓储活动业务处理水平;
b) 风险管理,包括如下要素:
——仓储物保管事中风险控制情况,包括仓储物在保管期间发生的非仓库正常作业产生的异常,应由数字化仓库所提及的物联网设备或软件系统发出预警,并通知到保管人及仓储物所有者;
——仓储物保管后中风险控制情况,包括仓储物在保管期间发生的非仓库正常作业产生的位移,应能够及时中止。
6.2.5 综合集成与创新
6.2.5.1 平台化
平台化评估包含如下要素:
a) IT架构,系统云架构设计水平,包括企业私有云、混合云在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b) 数字化仓库平台,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平台化应用情况,包含多仓库管理、多分支机构所属仓库集中管理等;
c) 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建设情况,包括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监控、故障排除、升级服务等。
6.2.5.2 综合集成
综合集成评估包含:
a) 企业内部集成,包括如下要素:
——在实现了数字化仓库管理平台基础上,通过与其它系统(平台)(如ERP,CRM等)的纵向集成,构造了统一企业数字化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情况。基于公私钥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信息安全级别,另一方面又能在不改变现有用户与站点依附关系的前提下,打通各个节点的用户互认,实现用户跨站点、跨应用的身份认证。
b) 企业之间集成,包括通过专用接口或者公共标准与仓库上下游企业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6.2.5.3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估包含:
a) 数字化孪生仓库研制,字孪生仓库研制和应用程度;数字化孪生仓库研发情况,包括流程可视化、场景可视化、可视化控制与同步等;
b) 决策优化,包括如下要素:
——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决策优化中的应用水平;是否具备储位(堆位)推荐优化,包括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储位优化;
——分拣、配送优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实现分拣、配送路径优化;
——订单、库存优化,包括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根据业务量预估订单量;根据仓库分析货物品种优化等。
c) 研发与专利,新技术和专利建设情况。新技术研发和专利制定情况,包括新技术研发的程度,专利制定的数量等。
6.3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6.3.1 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协同评估包含:
a) 业务协同,包括如下要素:
——仓库周转率、吞吐量、存货、提货时间等的当前水平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水平对比情况;
——订单响应率、安全作业持续时间当前水平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水平对比情况。
b) 客户满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当前水平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水平对比情况。
6.3.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评估包含但不限于:
c) 环境效益,仓库能耗环境效益方面的当前水平与历史水平对比情况仓库单位容积能耗、单位面积(容积)仓储吞吐量当前水平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全国水平对比;
d) 经济效益,仓库运营收入、成本、利润率的当前水平与历史、省(市)、行业水平对比;
e) 社会效益,包括如下要素:
——仓库安全作业持续时间当前水平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水平对比;
——仓库企业社会贡献率(税收、就业)与历史、区域(省/市)、行业水平对比,包括税收贡献和引进数字化人才等。
7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分析方法
数字化仓库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步骤和具体的评估分析方法参见附录A。
附 录 A
(规范性)
数字化仓库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分析方法
A.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A.1.1 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评估指标体系应与本文件规定的基本原则、评估指标构成与评估内容相对应。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应符合本文件5.2和5.3的规定,三级主要指标项应包含5.2和5.3所规定的三级指标项,企业可根据产业特点和仓库类型在评估内容基础上对三级指标进行适度补充;
软件。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制作流程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09723154a54423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