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delete是键盘上的哪个键)
`
HZX-FX-Y020
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汇众翔环保科技
Word文档
`
目 录
一、 用户需知 ......................................................................................................................................................... 1
二、 简介及应用领域 ............................................................................................................................................... 1
2.1简介 .......................................................................................................................................................... 1
2.1.1基本形式 ......................................................................................................................................... 1
2.1.2 仪器特点: .................................................................................................................................... 1
2.2仪器结构 .................................................................................................................................................... 2
2.2.1仪器部气路图 .................................................................................................................................. 2
2.2.2仪器面板按键 .................................................................................................................................. 3
2.2.3仪器后面板图 .................................................................................................................................. 3
2.2.4仪器外形尺寸 .................................................................................................................................. 4
2.2.5仪器信号输出插头接点说明 ............................................................................................................... 4
2.3应用领域 .................................................................................................................................................... 5
三、工作原理 .......................................................................................................................................................... 6
3.1红外测量原理 ............................................................................................................................................. 6
3.2氧测量原理 ................................................................................................................................................ 6
3.3主要技术参数 ............................................................................................................................................. 7
3.3.1技术参数 ......................................................................................................................................... 7
3.3.2氧气测量技术参数 ............................................................................................................................ 7
3.3.3仪表参数 ......................................................................................................................................... 8
四、仪器的安装 ....................................................................................................................................................... 8
4.1开箱检查 .................................................................................................................................................... 8
4.2仪器的安装 ................................................................................................................................................ 8
五、仪器启动 .......................................................................................................................................................... 8
5.1启动运行步骤 ............................................................................................................................................. 8
5.2操作面板及说明 .......................................................................................................................................... 9
5.3显示画面的概要 .......................................................................................................................................... 9
5.4基本操作 .................................................................................................................................................. 10
六、设定及校正 ..................................................................................................................................................... 10
6.1量程切换 .................................................................................................................................................. 10
6.1.1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 ....................................................................................................................... 10
6.1.2手动量程的切换 ............................................................................................................................. 11
6.2校正设定 .................................................................................................................................................. 11
6.3报警设定 .................................................................................................................................................. 12
6.3.1报警值的设定 ................................................................................................................................ 12
6.3.2滞后的设定.................................................................................................................................... 12
6.4自动校正的设定 ........................................................................................................................................ 12
6.4.1自动校正 ...................................................................................................................................... 12
6.4.2自动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 13
6.5简易零点校正的设定 ................................................................................................................................. 13
6.5.1简易零点校正 ............................................................................................................................... 13
6.5.2简易零点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 13
Word文档
`
6.6参数的设定 .............................................................................................................................................. 13
6.6.1设定项目的说明: ......................................................................................................................... 14
6.6.2设定围 ......................................................................................................................................... 14
6.6.3保持动作 ...................................................................................................................................... 14
6.6.4设定值的意义 ............................................................................................................................... 15
6.6.5设定项目的说明 ............................................................................................................................ 15
6.6.7响应速度 ...................................................................................................................................... 15
6.6.8平均时间设定 ............................................................................................................................... 15
6.6.9平均值复位 ................................................................................................................................... 15
6.6.10显示灯熄灭 ................................................................................................................................. 16
6.6.11对比度 ........................................................................................................................................ 16
6.6.12维护模式 .................................................................................................................................... 16
6.7维护模式 .................................................................................................................................................. 16
6.8校正 ........................................................................................................................................................ 19
6.8.1 零点校正.................................................................................................................................... 19
6.8.2 量程校正.................................................................................................................................... 20
七、维护 ............................................................................................................................................................... 20
7.1 日常检查 ................................................................................................................................................ 20
7.2 日常检查维护要领 ................................................................................................................................... 21
7.3 关于长期维护品 ....................................................................................................................................... 21
7.4试样气室的清洁 ........................................................................................................................................ 22
7.5分析部的保险丝更换方法 ........................................................................................................................... 23
八.故障信息 ........................................................................................................................................................... 23
8.1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 24
8.2发生故障时的画面显示及操作 .................................................................................................................... 25
8.3故障记录文件 ........................................................................................................................................... 26
Word文档
`
Word文档
`
一、 用户需知
在您开始使用系统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本手册中包含有重要的信息,他
们的规定将会确保系统功能的正确发挥。当您使用该系统时,这些信息将会给您
重大的帮助。
二、 简介及应用领域
2.1简介
一台HZX-FX-Y020气体分析仪可对试样气体中的NO、SO
2
、
CO
2
、 CO等的气
体浓度进行测量。可置小型O
2
分析仪,1台分析仪最多可对5种组分(除测量
O
2
之外最多4种组分)同时进行测量。
2.1.1基本形式
一个红外气体成份、带/不带氧分析
二个红外气体成份、带/不带氧分析
三个红外气体成份、带/不带氧分析
四个红外气体成份、带/不带氧分析
2.1.2 仪器特点:
⑴ 可连续监测SO
2
、NO、CO、CO
2
、
O
2
等气体浓度。
⑵ 可同时分析多个组份。
⑶ 多路4~20mA模拟输出及继电器接点输出。输出接线见附图。
⑷ 自动标定、故障自诊断、数字通讯功能。
⑸ 精度高、稳定性好。
⑹ 菜单式操作,全中、英文液晶显示。
⑺ ppm和mg/m³可选。
⑻ 使用空气或N
2
自动标定零点
⑼ 仪器操作简单,快速设定和运行方便。
Word文档
`
⑽ 仪器量程标定的间隔时间:根据环境条件每7天~1个月做一次校准。
⑾ 仪器抗震性能好,可车载使用。
2.2仪器结构
2.2.1仪器部气路图
Word文档
`
2.2.2仪器面板按键
2.2.3仪器后面板图
Word文档
`
2.2.4仪器外形尺寸
Word文档
`
2.2.5仪器信号输出插头接点说明
电源端子板和外部输入、输出用连接器位于本体的背面,参见“仪器后面板图”。
1) 电源:向电源端子连接规定的电源,接地端子(P)连接接地线。采用D种接地。连接
端子的电线使用压接端子(M4用)。
2) 模拟量输出信号:模拟量输出连接器(A/O)
输出信号:DC4~20mA或DC0~1V(订购时选择)
与接地、部电路为格力,负信号线共用
容许负载:DC4~20mA 550Ω以下
DC0~1V 100kΩ以上
3) O
2
传感器输入:外部输入连接器(A/I)
输入信号:外部氧化锆氧分析仪 氧化锆氧传感器信号(本公司ZFK7输出)
外部氧分析仪 DC0~1V(直流输入电阻1MΩ以上)
4) 接点输入输出(DIO):数字量输入输出连接器(DIO 1~3)
接点输入信号:外部施加的电压DC12~24V,max15mA
光耦合器隔离(与各DI之间及接地线隔离)
接点容量 :C接点继电器输出AC/DC 24V/1A 阻性负载
隔离输出(各DO之间及与接地线隔离)
5) 通信:RS485连接器、USB连接器
6) 校正用电磁阀驱动信号的动作(带自动校正功能时)
2.3应用领域
HZX-FX-Y020气体分析仪广泛应用在下列场合:
➢ ·监测热电厂各种燃料(石油、气和煤)锅炉排放烟气中的气体成份分析和操作控制,
如烟气脱硫装置。
➢ ·小锅炉系统的优化控制。
➢ ·水泥厂电收尘气体分析。
➢ ·化肥、石化工业
Word文档
`
三、工作原理
HZX-FX-Y020分析仪器使用了两种不同测量原理。
3.1红外测量原理
这种原理基于由异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在红外线波长区域具有吸收光谱,其吸收强度遵循
郎伯-比尔定律,既利用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的吸收衰减来测量气体的浓度值
3.2氧测量原理
氧传感器是根据燃料电池的原理工作的。氧在阴极和电解液分界层发生变化,氧浓度
值跟所产生的电流成正比。
氧浓度测量原理
Word文档
`
3.3主要技术参数
Word文档
3.3.1技术参数
SO2浓度
测量围:(0~100)mg/m
3
示值误差:≤±2.5 %
重复性:≤±2%FS;
响应时间(T90):90秒以;
稳定性:1H示值变化不超过5%;
零点漂移:±0.5%FS/周;
量程漂移:±2%FS/周;
NO浓度
测量围:(0~100)mg/m
3
示值误差:≤±2.5 %
重复性:≤±2%FS;
响应时间(T90):90秒以;
稳定性:1H示值变化不超过5%;
零点漂移:±0.5%FS/周;
量程漂移:±2%FS/周;
3.3.2氧气测量技术参数
测量围:(0~25.00)%vol/vol
示值误差:±5%
重复性 ≤±2%
响应时间≤90S
零点漂移:±2%FS/周;
量程漂移:±2%FS/周;
`
3.3.3仪表参数
模拟输出:4~20mA
气体流量:(1.0±0.2) L/min
使用环境:
1200mbar
温度-5~+45℃;相对湿度 ≤90%RH;大气压力700~
电源: AC220V±10% ,50±0.5Hz ,120W
外形尺寸:
重量:11kg
483mm×132.5mm×396mm
四、仪器的安装
4.1开箱检查
把仪器从包装箱取出前,要检查包装箱有无损坏。
4.2仪器的安装
HZX-FX-Y020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用与流程分析时应安装尽可能靠近样气的位置,以减少滞
后时间。
·仪器应避免安装在有强烈震动的地方,避免直射。
·仪器应安装在环境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其环境温度为0~40℃,相对湿度<90%
·本仪器为非防爆型电器设备,禁止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
·采用盘架安装本仪器时,将仪器轻轻放入仪表开孔柜,由下面安装板托起,并用4 只
M5的锣钉固定。
五、仪器启动
5.1启动运行步骤
1. 将本体正面左侧的电源开关置于“ON”。1-2秒后正面屏幕上显示出测量画面。
Word文档
`
2. 进行约4个小时的预热运行,结束后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3. 各种设定值的设定。
4. 零点、量程校正。
5.
测量气体的导入、测量。
5.2操作面板及说明
名称
MODE键
横向键
向上键
向下键
说明
用于切换模式
用于变更选择项目(移动光标),
变更数值的位
用于变更选择项目(移动光标),
使数值增大
用于变更选择项目(移动光标),
使数值减小
名称
退出键
输入键
ZERO键
SPAN键
说明
欲返回前一画面,或设定途中取
消设定时使用。
用于选择项目及数值的确定。也
用于校正的执行
零点校正时使用
量程校正时使用
5.3显示画面的概要
仪器在接通电源时必定为测量模式画面,测量画面因组分数不同而异。在多个通道输出时,可通
过上下方向键滚动显示。
Word文档
`
各设定、选择画面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设定项目、选择
项目显示区域
状态显示 信息显示区域
5.4基本操作
测量模式中,1个画面最多显示5Ch,多于此数时,按上下键,画面一次滚动1个Ch.
菜单模式显示为:
量程切换
校正设定
报警设定
自动校正设定
简易零点校正设定
峰值警报设定
参数
通过向上向下键在各项目前移动光标,选择项目。按ENT键,显示各项目的容。
六、设定及校正
6.1量程切换
6.1.1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
用于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
①在测量状态下,按MODE键,使之显示菜单模式。
②将光标移至量程切换,按ENT键。
Word文档
`
③显示出通道选择画面后,通过上下方向键移动光标,选择Ch组分。
④选择后,按ENT键。
⑤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文字翻转显示。按上下键选择切换方法。
设定容:
①手动(在本画面选择使用量程);
②远程(根据远程量程切换接点输入选择使用量程);
③自动(当测量浓度值超出量程1的90%时量程1自动切换为量程2,小于量程1的80%
时,量程2自动切换为量程1。)
④选择后,按ENT键确定。选择“手动”时,光标移动至量程选择处。
6.1.2手动量程的切换
用于手动切换测量组分的量程。
①通过量程切换方法的选择,选择“手动”,按ENT键。
②光标的翻转显示移动到量程选择处后,按上下键移动光标选择量程。
③选择后,按ENT键切换为所选择的量程。
注:已将量程切换方法设定为“远程”或“自动”时,不能进行本项操作。
欲结束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或量程切换的操作,或中途中止操作时,请按ESC键。所作
的设定操作无效,并返回前一画面。
6.2校正设定
用于设定校正时的浓度及动作。项目为校正浓度、零点校正动作、校正量程动作、自动
校正组分/量程4个。进入校正设定画面,即显示出右图所示的画面。通过上下方向键选择项
目后,按ENT键可进入各设定画面。
Word文档
`
6.3报警设定
6.3.1报警值的设定
设定报警值是便于在测量过程中根据测量浓度而进行上下限报警的输出。可使用任意5
点的报警接点输出。变更报警设定时,请将报警的ON/OFF设定置为OFF后,再进行数值的变
更。
6.3.2滞后的设定
为防止报警设定值附近产生报警输出的振荡现象,须设置滞后值。
如超过上限值,则报警输出ON,一旦报警输出ON后,示值从上限值降到已设定的滞后
宽度围之外,报警输出才会OFF。
6.4自动校正的设定
6.4.1自动校正
在已设定的时间自动实施零点以及量程点的校正。
变更自动校正的设定时,请将ON/OFF设定为OFF后,再进行数值的变更。
①从菜单模式进入自动校正设定画面。通过按键将光标移至欲设定的项目处,按ENT键。
②显示自动校正设定画面后,请进行数值输入及设定。通过按键进行数值输入及变更,按
键向右移动光标。
③设定后按ENT键,即按照所输入的设定进行自动校正。
设定项目的说明:
1、
2、
3、
开始时间(首次校正开始的星期、时、分);
周期(自开始时间至下一次校正的周期,单位为小时或天);
流通时间(用校正气体进行置换的时间以及校正结束后的采样气体置换时
间);
Word文档
`
4、 ON/OFF(自动校正的ON/OFF设定)。
6.4.2自动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欲仅实施1次自动校正时,或在自动校正中欲强制停止校正时使用。
在自动校正设定画面,通过上下键将光标移至“自动校正执行”处,按ENT键。自动校
正执行翻转显示,显示是否执行自动校正的待确认信息。如按ENT键则执行,按ESC键则中
止。
注意:自动校正中,除键锁定ON/OFF、自动校正中止之外的键不能进行操作。
6.5简易零点校正的设定
6.5.1简易零点校正
按照设定的时间自动执行零点校正。通过6.2项的自动校正组分的设定确定需校正的组
分。变更简易零点校正的设定时,请将ON/OFF设为OFF之后,再进行数值的变更。
设定项目的说明:
1、
2、
3、
4、
开始时间(首次校正开始的星期、时、分);
周期(自开始时间至下一次校正的周期,单位为小时或天);
流通时间(用校正气体对气室进行置换的时间);
ON/OFF(简易零点校正的ON/OFF设定)。
6.5.2简易零点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欲仅实施1次简易零点校正时,或在简易零点校正中欲强制停止校正时使用。
在简易零点校正设定画面,通过上下键将光标移至“简易零点校正执行”处,按ENT
键。简易零点校正执行翻转显示,显示是否执行简易零点校正的待确认信息。如按ENT键则
执行,按ESC键则中止。
注意:简易零点校正中,除键锁定ON/OFF、简易零点校正中止之外的键不能进行操作。
6.6参数的设定
根据时刻、键锁定等的需要进行参数的设定。设定项目如下所示。
Word文档
`
6.6.1设定项目的说明:
1、
2、
3、
4、
5、
6、
7、
8、
时刻:当前的年、月、日、星期、时、分设定(显示按该顺序排列。)
键锁定:该设定除了解除键锁定之外,可使所有的键操作都为无效
保持:设定是否保持校正时的输出及保持的数值设定
响应速度:电气类响应时间的设定
平均时间:设定移动平均时间
显示灯熄灭:设定显示屏背光灯的自动熄灭和熄灭前的点亮时间
对比度:液晶对比度调整
维护模式:输入进入维护模式的密码
6.6.2设定围
1、保持设定值:0-100%FS
2、响应速度:红外线测定组分=1~9周期(初始值1周期)
O
2
分析仪=1~60s (初始值15s)
周期可以在维护模式的试样开关设定里设定。
1周期是指比较气体流通时间(s)和试样气体流通时间(s)的和。
3、平均时间:1~59分或1~4小时 (初始值1小时)
将单位设定为分时为1~59,设定为小时时为1~4
4、显示灯熄灭:1~60分钟 (初始值5分钟)
5、维护模式:0000~9999 (0000)
6.6.3保持动作
如果将保持设定为ON,则校正中(手动校正、自动校正)及气体流通期间(参见“6.4
自动校正的设定”一节)的各Ch(组分)输出信号被保持。并且,与保持的ON/OFF设定无
关,还可通过外部输入保持输出信号。
Word文档
`
6.6.4设定值的意义
设定值是相对于量程以%进行的设定。
2个量程都相同。
列如:量程为0~1000ppm时,如将保持设定值设定为10%FS,则于此时的测量值无关,
进行相对于100ppm的输出并保持。
6.6.5设定项目的说明
1、不保持测量瞬时值的显示容。(仅保持输出)
2、将保持设定为设定值保持时,O
2
换算瞬时值按设定值进行计算,并保持。
3、保持中即使进行量程切换、量程识别接点输出也不切换。
6.6.7响应速度
1、可改变电气类设备的响应时间。
2、可以分别对每个组分设定。
注)此处可设定的时间(S),仅为大致标准,不是准确值。请根据需要设定数值。
6.6.8平均时间设定
1、可进行O
2
换算平均值的移动平均时间、O
2
平均时间的设定。
2、
定。
3、如果改变设定,则O
2
换算平均值、O
2
平均值将被复位(仅限于改变设定的组分,在输
入ENT时被复位)。
可进行1~59分钟(1分钟步长)或1~4小时(1小时步长)的平均时间设
6.6.9平均值复位
1、清除O
2
换算平均值、O
2
平均值,开始进行平均操作。将所有的平均值同事复位。
2、在复位输入的时刻,显示值及输出值相当于0ppm,vol%(参见平均时间设定)。
Word文档
`
6.6.10显示灯熄灭
1、这是使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自动熄灭的设定。
2、从返回测量画面的时刻开始,进过在此处所设定的时间后,背光灯将自动熄灭。
3、在熄灭状态下,按任意键可使背光灯重新点亮。
6.6.11对比度
可调节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
6.6.12维护模式
为进入维护模式输入密码时使用。输入密码后,按ENT键,进入维护模式。可在维护模
式的密码设置中设定密码。出厂时的密码为“0000”,密码变更之前可输入该数值进入维护
模式。
6.7维护模式
进行传感器输入值的确认、故障记录文件的显示、密码设定等操作。本项中,首先进行
密码设定,从下次开始,需要输入已设定的密码。可以在“6.6参数的设定”一节中,通过
选择维护模式显示本项容。
1、在参数项目选择画面中,选择维护模式,则显示出密码输入画面。
2、输入密码后,即显示维护模式项目选择画面。通过按键将光标移至欲选择的项目,按
ENT键。
3、然后显示各种维护画面。
注)工厂模式为本公司技术服务人员专用。
4、按ESC键,可以从各个画面返回。
传感器输入值画面的说明
1、输入1~4:NDIR传感器的数字值
2、输入5:O
2
传感器的数字值
故障记录文件画面的说明
Word文档
`
是发生故障的履历。记录最新的14个故障。故障编号、发生日期(星期、时刻)、通道
等故障的容请参见“8故障信息”一章。在故障记录清除按ENT键,可清除全部故障记录。
校正记录画面的说明
这是过去校正的履历。记录着实施零点、量程校正时的传感器输入值、浓度值、日期时
刻。记录着各组分最新10个校正记录。将光标移至校正记录清除处,按ENT键,可清除所有
校正记录。
Z1…量程1的零点校正(Z)之意
S1…量程1的量程校正(S)之意
Cnt…校正时测量检测器的值
Con…开始校正前的显示浓度值
输出调整画面的说明
这是模拟量输出的调整画面。
将数字式万用表连接到与要调整的OUT(输出)号所对应的输出端子,进行数值调整,
使其在零点时输出为4mA或0V,量程时输出为20mA或1V。
各种设定画面的说明
1、密码:设定从参数设定画面进入维护模式时的密码。可设定任意4位数字。
2、O
2
换算:设定O
2
换算时的O
2
浓度基准值。可设定围为00~19%。
3、极限值:设定O
2
换算时的O
2
浓度极限值。可设定围为01~20%。
4、O
2
换算的计算方法请参见“5.3显示画面概要”中的O
2
换算浓度值。
站No.:设定MODBUS通信时的站No.。可设定围为00~32
5、量程设定:进入变更、设定测量量程的画面。
6、试样开关设定:移到与试样开关关联的参数设定·变更的画面。
量程的设定/变更方法
可在购买时指定的最小、最大量程的围任意设定测量量程。使用量程也可选择量程1或
量程2。
1、 通过按键将光标移至量程设定之前,按ENT键。
2、通过按键将光标移至欲变更设定的Ch(组分)
之前,按ENT键。
Word文档
`
3、通过按键将光标移至欲变更的设定值之前,按ENT键。可设定的量程围:量程1、
量程2的值必须为最小量程(含)和最大量程(含)之间的值,且量程1<量程2。量
程数为1或2。
4、通过按键进行数值的变更。可通过按键以为,单位不能变更。在小数点位置翻转显
示的状态下,通过按键可移动小数点位置。
5、变更结束后,按ENT键。
注意:变更了量程设定之后,请务必实施零点、量程校正。如不校正,有时将不能正
常输出测量值。
试样开关设定
设定试样开关动作必须的设定值。在这里设定气体流通时间干涉补正系数。
气体流通时间设定变更方法:
1、从试样开关设定里选择气体流通时间。通过按键可以选择比较气体置换时间·比较
气体流通时间。按ENT键,可以变更各设定时间。设定围是1~30秒。
2、变更后,按ENT键,光标返回,设定值记忆。
注)本设定时间是试样关开操作时重要的设定值,没有必要时请不要变更设定时间。
说明:
进行标气测量时间·标样替折时间·标样测量时间的设定。
标气替折时间:1~30秒(初始值5sec)
标气流通时间:1~60秒(初始值5sec)
标气测量时间·标样替折时间和标样流通时间·标样测量时间,是根据下面的关系式自
动更新。
标样替折时间(t1)=标气替折时间(t3)
标样流通时间(Ts)=标气流通时间(Tr)
标气流通时间(Tr)=标气替折时间(t3)+标气测量时间(t4)
标样流通时间(Ts)=标样替折时间(t1)+标样测量时间(t2)
1周期=标气流通时间(Tr)+标样流通时间(Ts)
干涉补正系数
1、从试样开关设定里选择干涉补正系数时,通过按键,可以选择各Ch的干涉补正系
数。按ENT键,画面转入干涉补正系数。设定围是1~30秒。
Word文档
`
2、变更后,按ENT键,光标返回
,
设定值记忆。
试样开关方式说明
试样开关方式就是对比较气体和试样气体的流通时间在下面的时间里切换。
6.8校正
6.8.1 零点校正
调整零点时使用。通常,请参见“3.4采样”一节中3.4.1标准气体的准备之项,使用
符合用途的气体作为零点校正气体。
1、
2、
在测量画面中,按ZERO键,使之显示手动零点校正画面。
通过按键选择需矫正的Ch(组分)。选择后,按ENT键,零点气体流通。
注意:在校正设定模式的“零点校正动作”中设定为“全部”的Ch同时进行零
点校正。
3、 在零点气体流通的状态下等待示值的稳定。示值稳定后,按ENT键,通过光标选
择的量程即进行零点校正。
注)对于在量程切换方式的设定(6.1.1)中将切换方法设定为“自动”的Ch,光标将
自动移动至自动校正组分/的设定(“6.2.4”)中所选择的量程处,在该量程进行校
正。
中途欲终止操作时,按ESC键,返回测量画面。
Word文档
`
6.8.2 量程校正
量程点的调整时使用。使作为量程值设定的浓度的校正气体流通,进行量程校正。NO
X
、
SO
2
、CO
2
、CO分析仪的量程校正用气体,对于O
2
分析仪的量程校正用气体,置O
2
分析仪时,
请使用量程值90%以上浓度的标准气体,外置氧化锆O
2
分析仪时,请使用2vol%左右的标准
气体。
1、
2、
在测量画面中,按SPAN键,使之显示手动量程校正画面。
通过按键选择需校正的Ch。选择后,如果按ENT键,则校正气体流通。
注意:在校正设定模式的“校正量程动作”中,设定为量程联动时,2个量程同时进行
量程校正。
3、 在校正气体流通的状态下等待示值稳定。示值稳定后,按ENT键,通过光标选择
的量程进行量程校正。
注)对于在量程切换方式的设定(6.1.1)中将切换方法设定为“自动”的Ch,光标将
自动移动至自动校正组分/的设定(“6.2.4”)中所选择的量程处,在该量程进行校
正。
中途欲终止操作时,按ESC键,返回测量画面。
七、维护
7.1 日常检查
(1)零点校正及量程校正
①请进行零点校正。校正方法参见“6.8.1零点校正”。
②零点校正结束后,请进行量程校正。校正方法参见“6.8.2量程校正”。
③每周1次请根据需要实施零点、量程校正。
(2)流量的检查
①试样气体流量·换气气体流量分别如下所示。
·试样气体流量:1.0L/min±0.2L/min。
·换气气体流量:约1L/min。
Word文档
`
②每天一次请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维护。
7.2 日常检查维护要领
7.3 关于长期维护品
按照以下“气体分析仪年度点检计划表”,设立维护零件的长期计划。
根据安装条件不同,构成机器的建议更换周期也不同。
1)
2)
安装条件
1)
2)
3)
4)
5)
6)
样气条件
Word文档
建议更换周期因现场的环境,测定气体的状态而异。
建议更换周期并非质保期限
周围温度:-5~+40℃
湿度:90%RM以下
腐蚀性气体:无
避免热辐射,直射,风雨
粉尘:环境标准以下
震动:无
`
1)
2)
3)
4)
5)
温度:+60~800℃
压力:-3~+3kpa以下
水分:30%以下
粉尘:0.1g/N㎡以下
组成:0~500ppm NO
X
,0~500ppm SO
2
,0~2000ppm OC,5~15% CO
2
,0~21%O
2
,0~
100ppm HCL,残留N
2
。
气体分析仪年度点检计划表
7.4试样气室的清洁
如试样气室混入尘埃和水滴,试样气室部就会因污染引起测量值漂移。污染时必须清
洁。同时要检查采样设备,特别是检查过滤器。防止尘埃、气雾等污染试样气室部。
清洁方法:
① 试样气室壁和红外透射窗的清洁,先用柔软的毛刷出去大的灰尘,然后用软布轻轻擦拭。
请绝对不要使用硬布等擦拭。
注)透射窗很容易破裂,清洁时请特别注意。
② 透射窗及试样气室脏污严重时,请用软布蘸无水酒精擦拭掉脏污。
③ 万一透射窗发生腐蚀时,如果程度较轻,用抹布蘸氧化铬粉末轻轻擦拭即可,腐蚀特别严
重时需更换。
④ 试样气室·窗的清洁结束后,请按照试样气室的拆卸、组装方法组装好。特别要牢固的安
装好配管,确保气密性能,并且矫正配管的非自然折管。
⑤ 避免用水清洗。
Word文档
`
7.5分析部的保险丝更换方法
注)更换作业前,请务必查明保险丝熔断原因(短路等)。
① 请先将分析仪电源切换至OFF。
② 如图所示,将保险丝面板的盖罩逆时针方向旋转,向外拉出即可拆下。取出其中的保
险丝,换上新的保险丝。(AC250V.3.15A慢速熔断型)
③ 将保险丝面板的盖罩以相反的方式复位,将电源切换至ON,确认正常运转后完
成作业。
八.故障信息
以下容为分析仪所发生的故障。
Word文档
`
发生故障No.1~No.3,No.10时,仪表异常输出接点闭合。
发生故障No.4~No.9时,校正异常输出接点闭合。
8.1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Error No.1错误1.
发生错误1的情况,取下分析仪的上盖,确认光源用印刷板上的LED。如LED灯灭,则
是光源部的断线造成的。
发生故障No.4~No.8时,可认为是校正时的步骤故障。
对以下各项进行确认后,如故障仍然发生,请如上述同样与本公司联系。
① 校正气体在分析仪部流通吗?
Word文档
`
② 分析仪中流通的气体与校正的操作容相符吗?(如:流通的是量程气体,而实施的
操作却是零点校正等等)。
③ 流通的气体浓度与校正浓度设定中所设定的气体浓度相符吗?
此外,当发生故障No.5、No.7时,由于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实施强制性的校正,因此,
在校正遇到失败,或者校正容不符时,可作为复原方法使用。
8.2发生故障时的画面显示及操作
故障No.1~No.4 No.6 No.8~No.10时
故障No.5,No.7时
Word文档
`
8.3故障记录文件
如果发生故障,则其履历保存在故障记录文件中。故障记录文件位于维护模式中。
最多保存14个故障履历。超过此数时,如果发生一个新的故障,则删除1个旧的故障。
即使切断电源,故障记录的容也被保存。
<故障履历的删除>
在上述画面中,按ENT键,“清除故障记录”反转显示,如果再次按此键,则故障履历
被删除。
Word文档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0171449a56075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