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format中文谐音)

IEEE 802.11 PHY BCC编码

1. BCC编码率R = 1 / 2

这是基本BCC编码方法。其中生成表达式

g

0

1011011(二进制)133(八进制)

g

1

1111001(二进制)171(八进制)

每次输入Input Data 1比特之后,就相应输出Output Data A 1比特、Output Data B 1比特,

总计输出2比特。因此编码率R = 1 / 2,如图所示。

在t=0时刻,输入DIN0,同时输出A0以及B0;

在t=1时刻,输入DIN1,同时输出A1以及B1;

如表所示。

思考:为何编码1 bit成为2 bit,只有50%效率?因为现实数据传输信道(有线网、无线网)

容易受到干扰。数据发送一方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冗余编码,接收一方通过适当的解码算法,

消除信道传输受到的干扰。

比如,发送一方原始数据10 01 10,编码之后实际发送1010 1100 1101,由于信道受到干扰,

接收一方实际获得1010 1000 1101,通过解码算法恢复数据仍然还是10 01 10

此处BCC R = 1 / 2就是简单有效的一种编码方法。

对应Verilog HDL代码,如图所示。

如果信道比较可靠,那么编码率R = 1 / 2显得没有必要,反而加重通信双方的计算负载。

由此需要BCC编码率R = 2 / 3 、3 / 4 、5 / 6算法。

2. BCC编码率R = 2 / 3

每次输入Input Data 6比特之后,就相应输出Output Data A 6比特、Output Data B 3比特,

总计输出9比特。因此编码率R = 6 / 9 = 2 / 3

3. BCC编码率R = 3 / 4

每次输入Input Data 9比特之后,就相应输出Output Data A 6比特、Output Data B 6比特,

总计输出12比特。因此编码率R = 9 / 12 = 3 / 4

4. BCC编码率R = 5 / 6

每次输入Input Data 5比特之后,就相应输出Output Data A 3比特、Output Data B 3比特,

总计输出6比特。因此编码率R = 5 / 6


本文标签: 编码 信道 输出 发送 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