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瀑布流插件masonry)

《运动疗法》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运动疗法》课程的基本信息见表1。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总学时

运动疗法

表1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授课学期

学分

KF2939010

第三学期

6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96

二、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运动疗法技术是临床康复治疗中运用最多、最普遍的技术,是促进人体运动功能提高

和恢复的主要技术。《运动疗法》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和社区康复专业的核心课和必修

课,也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考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在本专业人才

培养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因此,是本专业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康复治疗主要技术--运动疗法技术,为病、伤、

残者提供最有效、科学的康复治疗,促进他们运动功能恢复和提高,使之重返社会。此外,

本课程还适用于残疾康复管理人员和基层康复员的在职培训。因此,本课程是一门非常有

用、实用的课程,不仅具有专业教学的价值,而且还具有在职培训的价值。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运动疗法》为了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理想的课程目标,我们提出如下课

程设计思路和做法:一是建立以行业调研和课程评价为基础的动态课程研发机制;二是深

入剖析岗位职业能力素质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模块化和项目化

课程内容体系;三是校企(院)全面、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与共享;四是充分运

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五是按照工学结合需要,构建专兼结合的优质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六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任务及工作过程和职业工作客观条件

为导向,建立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七是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和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拓

宽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八是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

公正、客观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㈠教学目标

1.课程思政目标

34

本课程基于国家健康中国以及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目标,同时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职业

能力与素质为要求,着力培养本专业学生在运动治疗技术岗位所需的“爱心助残,尊老

敬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同时为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知识目标

(1)掌握必需的生物力学知识;

(2)掌握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

(3)掌握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康复医学知识;

(5)掌握运动疗法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3.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运动功能评定能力;

(2)具有运动疗法技术操作能力;

(3)掌握运动疗法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4)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素质目标

(1)坚持“安全第一”的意识;

(2)具有严谨科学的态度;

(3)爱心奉献敬业精神;

(4)团队协作创新意识责任意识。

㈡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当前国内康复机构所采用的运动疗法技术种类,理解、熟悉常

用运动疗法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常用运动疗法技术并能综合运用运动疗法技术帮

助有功能障碍的病、伤残疾者提高或恢复运动功能。

五、课程结构与内容(学习情境设计)

㈠学习情境设计理念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模块化课程结构。通过分析康复治疗技术运

动治疗技术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骨关节肌肉疾病与损伤康复、神经系统疾病与损伤

康复、呼吸系统疾病康复、循环系统疾病康复)及工作过程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工

作条件环境),明确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之后,按照工作过程要素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

应的原则,将工作过程客观要素转化为学习过程内容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将工作

过程的自然逻辑与学习过程认知逻辑有机结合起来。

㈡学习情境内容与描述

学习情境内容见表2

35


本文标签: 课程 运动 技术 疗法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