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bigdecimal除以100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日语外来语之浅见

人们通常把日语词汇分为和语(日本固有词汇)、汉语、外来语、混种语四大类。其中,日

本《新明解国语辞典》对“外来语”是这样定义的:原本属于外语的词汇被引进到日语中,狭

义指的是原为欧美语的这类词汇。即广义的日语外来语包括汉语,本文就狭义的日语外来语作

一些探讨。

外来语是外语的音译借用语

1

,是日语化了的外语

2

初学日语的中国人,往往有一个同感:日语里面源自欧美语言的外来语真多啊。对英语不

好的学生而言,这种感觉更是强烈,因为没有英语基础的话,外来语就等于要强记,或者要先

记住英语,再记日语,费时费力。

外来语和日本人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日本东方大学教授香坂顺一

先生在《外来语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光摆在桌子上的物件就有十一个是用外来语命名的。他

们分别是:ペン(PEN钢笔)、ボールペン(BALL PEN圆珠笔)、ノートブック(NOTEBOOK

笔记本)、ライター(LIGHTER打火机)、コップ(CUP茶杯)、ルーズリーフ(LOOSE-LEAF

活页)、電気スタンド(STAND台灯)、ラジオ(RADIO收音机)、テープレコーダー(TAPE

RECORDER录音机)、パンチャー(PUNCHER打孔机)、クリップ(CLIP回形针)。

一.外来语在日语词汇中所占比例

16世纪以来,通过海上贸易,葡萄牙语、荷兰语开始流入日本,明治维新后英语大量涌入,

尤其在二战以后,外来语激增。

日本有种类繁多的外来语辞典,而且,以日本三省堂出版的《简明外来语辞典》第一到第

三版为例,新版本的修订频繁,且条目增订幅度相当大:第一版:1972年,收录词条2万余条;

第二版:1976年,增订条目约2千余条;第三版:1979年,增订条目约1500余条。

我们再看一个调查数据:

日本90种杂志中出现的日语词汇构成比例 (出处: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1956年)

日本固有词汇

外来语

混种语

按不同词汇统计

36.7%

9.8

6.0

按词汇出现次数统计

53.9

41.3

2.9

1.9

汉语词(独立,不归为外来语)

47.5

尽管这个调查数据比较陈旧,但依然可以看出外来语在日语词汇中的大体地位——词汇总

量中约占10%。

那么,在其他主要语言中,外来语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在英语中,按不同词汇统计,拉丁语、法语为主的外来语约占65%,按出现次数统计则约

占15%;

3

在法语中,据统计有2886个外来语;

4

根据高明凯《现代汉语外来语研究》(1958年),汉语中有1266个外来语。当然,这个数据

1

李视歧 《日语外来语》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年

2

石綿敏雄 《日本語のなかの外国語》 岩波新書 1985年

3

上野景福 《英語語彙の研究》 1980年

4

同2

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在当今中国各行各业,外来语词汇逐步增加的现实。

二.学外来语有那么重要吗?

作为笔者学习日语十七年、用日语工作十三年以来的切身感受,第一,工作场合的专业术

语中外来语多;第二,翻开日本报章杂志,尤其是与流行时尚相关的杂志,外来语的出现频率

是惊人的高,常常要边查字典边看杂志。想做好工作、看懂书报,不懂外来语万万不行。

石绵敏雄在《日语中的外来语》(岩波新书,1985年)一书中提出了“外来语的信息量大”

这一观点,就是相对于某些仅仅承担着语法功能的固有词汇,外来语往往是伴随着新事物、新

概念而被接纳进来的,因而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桦岛忠夫在《日语如何变化》(岩波新书,1981

年)中通过一个实验提示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观点:越是使用率低的词汇,在句子意义构建上

越重要。

5

虽然外来语在日语词汇总数中仅占10%左右,但石野博史在《现代外来语考》(1983年)

中呈现了日语中“各行业术语外来语比例”:

经营管理45%,工学40%,化学39%,生物学30% ,哲学23%,历史17%;

时装97%,美容86%,饮食84%,体育76%,音响74%,住宅67%

由此可见,日本人的无论生产还是生活已经离不开外来语,作为日语学习者也不能绕开外

来语。以日语为工具工作的中国人,或者只是对日本时尚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都可以通过在

掌握这些外来语的同时了解英文词汇,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三.外来语的积极作用

在日本,外来语相对而言更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有人把这简单归结为崇洋媚外。不能排

除有这样的心理因素存在。但笔者认为,这是在积极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

程。正如当年先进的汉文化受到极度推崇时,日本人甚至利用汉字首次发明了自己的文字——

假名。

因此,作为旁观者,我更愿意观察日本人从外来语得到了什么,对汉语是否有可借鉴的地

方。

首先,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我们如今日常使用的很多词汇,其实源于日本。这些词最初

都是伴随着新事物、新思想,从欧美传入后被具有较高汉文修养的日本人通过从汉籍中引经据

典等方法用汉语词汇意译过来,后来又从日本传入中国。如category-范畴,national flag-国旗,

revolution-革命,absolute-绝对,metaphysics-形而上学,relativity-相对,deduction-演绎等等。但

是,并不是所有词都便于这样翻译,因而后来就出现了直接音译的外来语,如カステラ(蛋糕)、

コンパス(罗盘、圆规)、イデオロギー(意识形态)、ジャンル(风格)、スタグフレーション(滞涨)、

プレート・テクト二クス(地球板块构造学说)。应该说,这种音译词在急迫引进先进技术的情况

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汽车浑身上下数千零部件,除了三角窗一词外,全部由英文音译过

来,这无疑节省了大量的逐个零件名翻译的时间。

其次,外来语提供了表达精确词义或语感的更多选择。例如:

与固有词汇意思相近但有所区别的词:

日语固有词/翻译词

旅館(りょかん)

お菓子

中文意思

日式旅馆

日式糕点

日语外来语

ホテル

ケーキ

ピーナッツ

中文意思

西式旅馆

西式糕点

加味花生 落花生(らっかせい) 带壳花生

5

石綿敏雄 《日本語のなかの外国語》 岩波新書 1985年


本文标签: 词汇 日本 出现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