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html是最早的标记语言吗)

《功夫熊猫》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从6月6日起在北美公映后,《功夫熊猫》在首个周末就收获6000万美元,超过了好

莱坞历史上所有动画片的票房。迄今,这部影片在全球已经拿下了近2亿美元。6月20

日“出口转内销”到中国后,亦是备受关注、好评如潮,一周票房逼近亿元大关。专业影

评人认为,该片有望打破1998年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的全球3亿美元票房。国内外

很多网友称这是梦工厂自《埃及王子》之后最成功最有艺术感染力的一部动画片。一只熊

猫引发的大电影经典案例正式诞生。

但是,这样的成功只属于梦工厂,只属于好莱坞,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一分

钱的版权费。我们只不过是被梦工厂俘虏的全球买单者而已,在慷慨解囊和由衷感叹之余,

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中国国宝和文化等中国元素被“中为洋用”且大获成功之际,在

中国电影等文化产品竞争力依然普遍薄弱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办?虽全球化抹平了原有

的世界,改变了世界原有的结构,然而,影响人们的或者说还将继续长久影响人们的就是

各国的文化,这一国家的软实力。然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正在不

断被别人发展利用,并形成一种新的成功的产业化元素,从而又反过来输入我国,影响或

制约我们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怕的民族悲哀。如好莱坞风靡世界

的大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就是例证。

一、相信:中国元素的世界性力量

当相信产生力量。正如片中龟大师的话,从来就没有意外,相信,要相信,相信才能

成事。

事实上,所有看过《功夫熊猫》的都知道,这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从电影名

称开始,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卷轴、汉服、斗笠、兵刃、牌坊、

庙宇、宫殿、鞭炮、轿子,甚至瓷器上的纹路,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

豆腐和包子,用的是筷子;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特色的

拳法。最让人叫好的,是通篇贯穿的中国写意山水风格: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云雾缭绕

的隐逸山林,一派东方古韵呈现于梦工厂的3D世界,据悉,其参考原型就是中国丽江和

广西桂林的景观。

从故事上来看,《功夫熊猫》的剧情也简单至极。基本上就是香港老武侠片的翻版:一

个可敬可亲的师傅,一个背叛师门走向邪路的不逆之徒,一群忠于师傅的新徒弟,以及一

个不小心丑小鸭变金凤凰的幸运主角,就连引起一切矛盾的导火索,也是香港老武侠片中

常用的套路——一本武功秘籍。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这样的剧情再熟悉不过。

可以说,《功夫熊猫》是在尽一切所能制作一部彻头彻尾的中国元素动画片,说到底,

是包裹了中国馅的好莱坞快餐。倘若不是那让人拍手叫绝的3D效果,你会很难想象这是

一部老外制作的影片。但就是这样的中国元素,在梦工厂的手里,让它变成了有望创造全

球动画新标杆的辉煌成就。

事实上,“电影中国热”以及“好莱坞中国热”的局面早已开始:从多年前《星球大

战前传3》到中国取景,到《面纱》、《黄石的孩子》等片大多在中国拍摄,大部分启用中

国本土演员;从《功夫之王》的“中西合璧”到《木乃伊3》“中国故事”为主,美国动

画大片《花木兰》的全球3亿美元票房的记录创造,《功夫熊猫》肯定不是第一个,也绝对

不是最后一个。在这方面,老外似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情有独钟且更有信心。

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13亿消费市场的迅猛增

长,正是蕴涵5000年深厚沉淀的中国文化全面崛起和振兴的最好战略机遇。越是民族的,


本文标签: 中国 文化 功夫 元素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