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recording是什么意思)

浅析需求拆分

一、为什么要做需求拆分

一般情况下,当需求抵达研发团队,会先进入需求池等待处理,直到产品团队和研

发团队完成理解、评估、规划和分工等一系列工作后,才会正式进入开发阶段。很多团

队会在迭代开始后,才开始需求的细化拆分。这就导致那些看起来不复杂,但其实工作

量很大的需求被拆分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子任务,有的甚至需要嵌套 N 层子任务才能

触底落到每个开发者身上。此外,这些子任务颗粒度混杂:有的任务可能几个小时就能

完成,有的则需要几天、一周甚至更长的开发时间。这势必会带来进度管理上的混乱。

与之不同的另一种处理办法:前置需求拆分环节,在开发阶段专注价值创造和交付,更

有条理地管理项目进度。项目团队应该在需求评审到进入研发之间的时间内,将需求拆

分到尽可能小的粒度,再推进后续的工作

二、如何对需求进行拆分

1. 交互逻辑拆分法

此处说的交互逻辑为页面整体的功能跳转逻辑,在需求评审之初我们已经绘制了整

个功能结构图,此时需要我们对照着功能结构图去审核我们的交互跳转逻辑。

细化交互逻辑:细化交互逻辑是指我们在整体交互逻辑下要去考虑交互发生时,页

面上按钮、链接、提示等信息交互逻辑,比如:具体跳转页面、具体按钮的状态及颜色

变化、具体的跳转提示等。

2.静态信息拆分法

此处说的静态信息为页面整体的信息流程图,在需求评审之处我们已经绘制了了整

个需求的信息结构图,此时我们需要对照着信息结构图去审核我们的页面静态信息逻辑。

细化静态信息:页面上显示字段的逻辑,比如具体的显示字段;某个字段显示的个

数、类型、字号、颜色等;涉及到排序的字段排序规则,默认排序规则等。

3.数据流转拆分法

在需求评审之初我们会和研发核对数据表及相关信息,页面跳转时也需要考虑状态

不同,存储及上传数据是否不同。数据是整个项目的关键部分,不同状态下点击不同按

钮的具体数据显示形式需要确认。

4.路径拆分法:

路径拆分法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的不同路径进行拆分。通俗点的理解就是:你要通

过什么方式达成你的目的地。举个例子:放假了你打算去三亚旅游,你需要考虑通过什

么交通方式抵达三亚:火车、汽车、飞机、骑行等等。你可以把不同方式的解决方案罗

列出来,以进行利弊优缺点的综合考量以辅助你决策。

5.接触点拆分法:

所谓的接触点指的是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通道,例如移动端应用和PC浏览器是

两种不同的接触点。在PC浏览器有可以按照不同的浏览器类型进行区分:Safari、Chrome、

Firefox和IE。IE浏览器的适配工作量大,而其他几种浏览器的适配工作量较小,因此

我们的用户故事可以分开写:(1)用户可以使用IE浏览器查看;(2)用户可以使用

非IE的浏览器查看。

6.类型或格式拆分法:

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分类方式,举例:朋友晚上来家聚餐,需要买点喝的,那

市场上可选择的喝的分类有很多:酒精类的、碳酸气泡类的、功能型、0糖类的等等。

大家如果对分类想有进一步认识,可以了解一下“MECE原则”,该原则最初是由麦肯锡

的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主要讲如何给事物进行分类,能够

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

7.规则拆分法:

规则指的是业务规则或者技术规则。例如ios的设计开发规则与android的规则就

大相径庭。再举个例子:假设研发一款系统,专门用来推荐邮寄方式的。妈妈要邮寄家

乡特产给远在异地的你,其中有个需求就是:最快送达,邮费便宜。该需求就可以规则

就可分成四个:(1)按速度最快;(2)按价格最便宜;(3)按速度最快价格可以稍

微高点;(4)按价格最便宜,速度可以稍微慢点。四者产生的结果方案可能会截然不

同。

三、需求拆分的原则

INVEST原则是用于检测用户故事是否拆分得当的原则,它由下方6个英文单词的首

字母组成。

ndent(独立原则):

指的是拆分完的需求需要彼此独立,低耦合。笔者理解此处还有一层意思,每个子

需求需要是完整的,都是相对完整可验收的。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团队开发任务分配和

保证用户使用场景的完整可用。

able(可协商原则):

在进入开发前,需求项用来提醒团队及干系人进行讨论,而不是作为产品经理与开

发人员的契约来使用。这一点与我们常见的工作开发节奏是所有不同的,它更加强调团

队各角色对于用户场景故事的讨论,是个动态的逐步深入明晰的过程,不是产品经理直

接定义好的需求项。这样做的好处能够集各角色之长,使得用户场景考虑的更加全面,

减少产品经理因思考不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也能使研发团队更好的理解项目的上下文,

有助于产品的功能和体验的顺利达成。

le(有价值原则):

指拆分后的需求对于用户来说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此观点较好理解,故不赘述。

ble(可估算原则):

开发团队能够根据拆分后的需求估算所需的工作量。这项类似于开发看到需求之后

要对开发周期,工作量,难点有个清晰认识,方便后续开发的顺利推进。

&Similar Size(规模小且适中原则):

拆分后的需求必须足够小,尽可能在一个迭代内完成;并且多个需求之间的开发工

作量差异不宜过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保证开发能够合理的预估工作时长,降低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此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你对一个足球体积的估算偏差一定远远小

于对于月球体积的估算偏差。

le(可验证原则):

每个需求必须是可以被验证的。笔者认为此处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功能开发阶段:

开发设计完成之后有明确的验收标准,确定开发完成了该用户需求。另一个是产品发布

之后,针对这个场景能够收集到明确的市场反馈,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有没有达到用户

预期等等,方便后续的迭代改进。


本文标签: 需求 拆分 开发 用户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