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java程序设计第五版pdf)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鹰与鸽子

任何行为都要有策略。还是由汉密尔顿肇始,生物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进化上

的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英语简称ESS,是字头缩

写,我们把这个简称翻译个名字,就叫“宜斯”一既是译音,中文意思也一目了

然——“宜于如此”。那么这“宜斯策略”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社会生物学家

所下的定义是:“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是其

他的策略所比不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或称宜斯策略。”

这个概念很微妙,但也很重要。它含有这样的意思,对于个体来说,最佳策

略是看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在于什么,你也去照样干。换言之,你要“随大流”。

也许你会对这种策略大不以为然,用名人的格言来驳斥它:“只有死鱼才顺着水

漂。”但是别忙,牵扯到策略的问题,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可感情用事,亦

不得有丝毫犬儒主义。要知道生物在其进化征途上的任何冒险行为都是以其生存

和生殖(未来后代的生存)为代价的。

社会生物学的解释是:由于种群的其余部分也是由个体组成的,而这些个体

都力图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各自的成就,因而能够持续存在的必将是这样一种策

略:它一旦形成,就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威力,任何与之相异的个体的策略都无法

与之抗衡。在环境的一次大变动之后,群体内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不稳定阶段,

甚至可能出现波动,但一种“宜斯策略”一旦确立,就会稳定下来;偏离宜斯策

略的行为就要受到惩罚。

鹰与鸽子

社会生物学家为用宜斯策略解释侵犯行为的演化,假设了一个简化的例子:

假定有个种群中共有两种类型(实际决不会只有两种)的个体,一种是鹰型,一

种是鸽子型(记住,这是与鹰和鸽子这两种鸟毫不相干的一种比喻)。鹰搏斗起

来总是全力以赴、孤注一掷,除非身受重伤,否则决不肯退却;而鸽子却只是以

风度高雅的惯常方式进行威胁恫吓,不会造成任何伤亡。如果鹰与鸽子相遇,鸽

子立即逃之夭夭,因此鸽子是不会受伤的。但是如果鹰同鹰进行搏斗,它们一直

要斗到其中的一只身受重伤或者死亡方才罢休。鸽子与鸽子相遇,只不过是长时

间摆开架子对峙,直到其中一方疲劳或厌烦。不愿持续下去为止,谁也不会受伤。

在存在这两种反应型的群体中,毫无疑问鹰永远是胜利者。那么,这两种行为类

型究竟哪种是宜斯策略呢?既然鹰永远胜于鸽子,是否鹰属于宜斯策略,而鸽子

不算宜斯策略

事实上,对于个体来说,即使最佳选择是随大流,在群体中也会有不止一种

宜斯策略。就以上述的鹰策略和鸽子策略为例,按照社会生物学的计算分析,无

论哪一种策略本身,都不可能在进化上保持稳定性,也就是说它们各自独立不能

成为宜斯策略。这两种看上去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策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双双成为宜斯策略。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这样两种极端相反的策略怎么能相容

呢?但是自然界的真理恰恰就是:两极相通。

假设群体中全是鸽子型,看来倒也不错。可是一旦出来一只突变型,是只鹰

型,它将无往而不胜。所有的鸽子在鹰面前都望风披靡,不战而溃,因此整个群

体不久便成为鹰的天下。但如果群体中全是鹰型,随之而来的则是鹰与鹰之间的

殊死搏斗。从理论上讲,每次战斗的结果总是造成重大伤亡,每只鹰的伤亡可能

性都是50%,即它随时都有生存下去的一半希望,也有一命呜乎的一半可能;在

它那一半生存希望中还有一半是身受重伤、残缺不全的可能性。如果鹰群中生活

着少数形影相吊的鸽子,即使它们为数可怜、寥若晨星,也不愁很快在鹰群中扩

大自己的队伍:每次不战而逃,不会伤亡。比起时刻生活在死伤有一半可能性中

的鹰来,又显得大为有利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群体将一会儿由鸽子占绝大优势,一会儿又主要是

鹰,如此摇摆不定。社会生物学的计算表明,在上述两种行为模式的情况下,两

者有一个固定的比例。鹰与鸽子的比率为7:5。所以,只有两种策略以一定的

比率共存,才能形成宜斯策略。重要的一点是,宜斯策略并不是特别有利于群体

中的个体,而是有利于群体的稳定。混合的设计并非为了个体的幸福和生存,而

是为了便控制基因最大限度地遗传下去。

其他策略及策略成因

不难理解,鹰与鸽子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简化例子。自然界群体中的

行为模式决不仅限于这两种,还会有其他一些策略来补充,从而构成实际生活中

的具体而复杂的网络。其中有“还击者策略”:在每次搏斗开始时象鸽子,而不

是象鹰那样孤注一掷,凶猛异常。但对方一旦进攻,它即还击。还击者策略乃是


本文标签: 策略 鸽子 宜斯 群体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