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update sql语句 无效字符)
福建省红色文化作文
曾几何时,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曾几何时,冰封雪盖
的夹金山上,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流传着
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岷山到草地,从瑞金到湘江,从遵义到延安,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红军保存了
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转移,剑锋直指日寇,血染华北,挽救民族于危亡。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有一句关于红军长征的话:“从福
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尽头为止。”这个“福建的最远的地方”__
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中复村是长汀松毛岭下的一个小村庄,它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
曲光照千秋的赞歌。在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中复村、松毛岭这片土地成为
光荣的红色圣地。在这里,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与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精锐部队血战七
天七夜,以伤亡6000多名生命的代价,为苏区中央机关、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赢得了宝贵
的集结和转移时间.
红军故事催人泪下,几百年前,中复村被称作钟屋村,村中的观寿公祠是钟氏祠堂。
同时也是松毛岭保卫战总指挥部旧址。1__34年__月30日,在观寿公祠这座400多年的
祠堂前,聚集着数千红军。他们举行誓师大会,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得
知红军即将转移的消息,乡亲们冒着绵绵细雨,拿着鸡蛋、花生、地瓜干、草鞋、布鞋,
从四面涌来送别自己的亲人。
在众多生离死别的故事中,赖二妹和钟奋然的故事最是让人动情。新婚夜刚过就送别
丈夫的赖二妹,__个月之后产下遗腹子,除了上山砍柴,含辛茹苦地养活独子,赖二妹大
部分时间__坐在自家门槛上痴痴等待丈夫的归来。没曾想这一等__30年,自家的门槛被她
坐出了一道深深的凹槽,等来的却是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赖二妹含着泪给丈夫修建了一
座衣冠冢,棺材里放的是她每年给丈夫做的新衣裳和鞋子。一年一套,一共30套。衣冠
冢正对自家大门不足50米,赖二妹依然每天坐在门槛上遥望衣冠冢,近一个世纪坚贞不
渝的思念与守望,直到她__5岁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当年的遗腹子钟开衍如今已是80多岁
的老人。他依然记得母亲当年修建衣冠冢时在墓碑前给父亲说的话:“然哥,你的儿子已
经成人,我带他来看你了。”钟开衍一门有四位烈士,他的叔公、大伯以及大伯的两个儿
子全部为革命事业牺牲。这样的红军故事在中复村比比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山只等闲。
为了让后人更好地牢记那段历史,与中复村仅有几里之遥的长窠头村,有一位耄耋老
人钟宜龙,自掏腰包办了一个红色家庭展。展馆门口贴着一副他自己写的对联:若要红旗
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让现在的孩子学村史、颂党恩、
跟党走,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万里长征路,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其中的血
雨腥风、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学子难以想象的。险恶的环境,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
前途漫漫。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和
胜利。而长征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永恒追
求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长征历史,不是为了回避今天面临的困
难和问题,而是为了不忘初心,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
命传统,高举长征精神的伟大旗帜,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谱
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福建省红色文化作文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3280113a627320.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