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7日发(作者:spyder游戏手游下载)

IMS与软交换的比较

1.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Soft-Switch)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

来,通过服务器上的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

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其结果就是把呼

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

供者可以自由的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软交换采用了

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主要提供连

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

细记录的生成等功能。

概念

IMS(IPMultimedia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由3GPP标准组织在

R5版本基础上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

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

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

接入等特性;R7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定,要求IMS支持xDSL、

cable等固定接入方式。

与软交换的比较

3.1 IMS网络与软交换网络的联系

需要从固定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网络两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对于固定网络中

的软交换,两者是一个互通和演进的关系;对移动网络中的软交换,是一个业务

互补、网络互通、融合替代的关系。

固定软交换已经具备了基于SIP的智能终端接入能力和SIP的会话控制能

力,首先通过将用户数据从软交换中提取出来,建设独立的用户数据库并通过标

准的信令进行访问,再将软交换的业务逻辑从交换中提取出来,实现业务与控制

的分离,这样软交换网络己具备IMS的核心特征。在网络的演进过程中,会形

成S一CSCF、P一CSCF、I一CSCF的分布。

而移动软交换的CS域和IMS域不是平滑演进的关系,而是一个业务互补、

网络互通、融合替代的关系。CS域是一个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要目标的网络,

其引入软交换技术只实现了核心网的承载IP化,并没有解决多媒体业务的提供

问题。IMS域具备了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能力,因此,IMS在3G网络中的引入,

应该是以CS为互补。

3.2软交换与IMS的区别

接入独立性与SIP全局的支持。IMS网络是端到端IP承载网络,真正实现

了与接入独立,不再承担媒体控制器角色;IMS网络的另一特征是SIP成为端到

端的会话控制信令协议,不需要多种不同呼叫信令的支持。

业务与控制的彻底分离。软交换的技术实现了控制与承载传送相分离,但它

并没有实现控制与业务的严格分离,依然与传统交换机相似,承担着基础业务、

补充业务等功能,只是对智能业务和增值业务的提供可更加灵活;IMS则实现了

业务层与控制层的完全分离。

用户数据与交换控制的分离。由于IMS开始是3GPP定义在WCDMA移动

网络上的技术,因此天然具备了这一特征,并且此特性对于向固定网络演进也十

分有利,可解决用户的漫游、移动性、智能业务触发等问题;IMS在数据分离方

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HSS的访问接口用IETF定义的Diameter协议,取代了

原来移动网络中的媒体访问协议(MAP),使之有利于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的融合

及向全IP网络的演进。

将软交换和IMS进行比较,如下表4所示:【下一代网络IMS中QoS的研

究】

表4软交换和IMS系统的比较分析

由此可见,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开放性与融合性更强的IMS代表着固

定移动网络融合的趋势,是未来通信网发展的方向。软交换只是NGN发展的初

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目前软交换系统初步具备宽带业务的能力(VolP和短信),但

多媒体业务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发展要求;IMS才是NGN发展的终

极阶段,这样才能整合出针对特定客户群的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方便、灵活、

个性化的信息化应用,从业务捆绑开始,将逐渐过渡到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网

络融合,为客户提供融合信息和通信的整体解决方案。但通过对现软交换网络向

IMS演进的分析,结合当前的国际规范、技术水平、厂家提供设备等现情况来看,

IMS网络完全兼容现软交换网络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软交换到IMS网路的演进研究】

总体来讲,IMS和软交换的区别主要是在网络构架上。软交换网络体系基于

主从控制的特点,使得其与具体的接入手段关系密切,而IMS体系由于终端与

核心侧采用基于IP承载的SIP协议,IP技术与承载媒体无关的特性使得IMS体

系可以支持各类接入方式,从而使得IMS的应用范围从最初始的移动网逐步扩

大到固定领域。此外,由于IMS体系架构可以支持移动性管理并且具有一定的

服务质量(QoS)保障机制,因此IMS技术相比于软交换的优势还体现在宽带用

户的漫游管理和QoS保障方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标签: 软交换 网络 业务 控制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