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9日发(作者:织梦纸巾有臭味)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第三册)

第三册 第一单元 体验图形化编程

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事,如制作节日贺卡,口算题快速测试等小问

题入手,通过学生“搭积木”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图形化编程,通巧手搭建各种具备不同功能的

“积木”程序,培养学生初步的编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通过思考、制定算法快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的能力。

第一课 闪亮登场打招呼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 Scraino界面,了解 Scraino舞台坐标的概念;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

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体验通过堆积“积木”实现编程的过程和乐趣。

2、视频导入,进行分析,初步了解程序运行的一般原理;引导探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习编程软件的兴趣,培养乐于接受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认识 Scraino界面;掌握 Scraino舞台坐标的概念;学会x、y轴的划分

三、教学难点: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新课改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采取“情景法”“讨

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

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协作交流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

Scraino脚本编程的精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强的家里来了一个新成员,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播放《小度》的视频文件。

小度:“嗨,大家好!我是来自百度的智能机器人小度,我能够说话,就是由程序控制的。大家想不想设

计一个像我这样聪明的机器人啊!那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进入 Scraino编程世界吧!

通过观看“百度智能机器人小度”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 Scraino软件,揭示课题

Scraino的简单介绍: Scraino是一个非常能干的软件,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很多梦想,比如:可以让

小猫翻跟头,让小猫穿越迷宫,等等。通过进行“积木”搭建,就能实现相应的编程功能。我们也可以将“搭

建好”的程序输入到开源硬件里,实现程序对硬件的“控制”。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 Scraino是怎样

工作的,找一找 Scraino的图标是什么样的,启动程序。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 Scraino窗口的分区

让同学们,观察 Scraino的窗口组成,看看跟以前学过的Word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的是有标题栏、菜单栏,不同的是 Scraino被分成了六大区域。这六大区域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就让小猫带着我们一起解开它神秘的面纱。

现在小猫出场了,它将带领大家走向舞台。

出示任务:打开桌面上的《打招呼的小猫》好绚丽的舞台啊!

(1)舞台区

那咱们就从这一区域开始认识 Scraino吧!(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小猫介绍“舞台区”并板书:舞台区

—演员们演出的地方

(2)角色区

舞台区下方也有演员呀!这是什么地方呢?(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小猫介绍“角色区”并板书:角色区—

显示所有角色的地方)

(3)功能按钮

你们想看小猫的表演吗?怎么看呢?

绿旗按钮所在的这一区域,是对舞台区的角色进行变大变小的区域,因此我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功能

按钮”。(板书:功能按钮控制舞台区角色的地方)

(4)脚本区

为什么有的角色会走动、有的角色会说话呢?(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小猫介绍“脚本”,并板书:脚本区

—搭建角色脚本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双击舞台区的角色或单击“角色区”的角色,来查看它的脚本区的

内容。我们先来看看小猫的脚本区有哪些控件,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查看小猫的脚本区。(学生了解小猫脚本区的控件:表示单击绿旗后将执行相应的脚本。表示小

猫嘴边出现“你好”两个字2秒钟,用来表示它说的话)

(5)指令区和指令分类区

指令区的这些控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教师利用课件中的小猫介绍“指令区”,并板书:指令区一存

放所有积木块的地方)请同学们单击各功能模块,看看它们对应哪些积木块。你能在“指令区”找到控件

吗?你是怎么找到它的?

同学们能够根据控件的功能、颜色,在相应的模块快速地找到它,说明你们已经找到了控件摆放的规

律。那么你们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控件吗?

对指令区和指令分类区的认识与理解,是学生在 Scraino中搭建脚本进行编程的关键。这一环节旨

在从两方面强化学生对指令区和指令分类区的认识,为学生接下来灵活运用指令区和指令分类区打下扎

实的基础:

一是了解控件模块与相应控件的分布;

二是从指令块中能实现的具体功能以及指令的颜色来判断指令所在的模块。最后对 Scraino窗口

的组成进行回顾总结,将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设计动作一选择积木一搭建脚本”的

编程过程,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 strain的窗口是由舞台区、角色区、脚本区、指令区、指令分

类区以及常见的功能菜单组成的。我们要让角色进行表演,首先要在“指令区”找到合适的控件,再拖动

到“脚本区”按规则摆放,为角色搭建脚本,之后就可以执行脚本观看演出了归纳,Scraino主界面的组成:

指令分类区、指令区、功能切换标签、工具栏、功能按钮、脚本区、舞台区、角色区、以及代码区和调

试区

2.搭建脚本

(1)自学搭建脚本

咱们现在就可以指挥舞台上的小猫来跟大家打招呼了,说:“大家好!”怎么做到呢?

出示任务:请打开课本,自学活动指导。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并说一说方法。

(2)比较“说大家好 2 秒”和“说 大家好”指令块

师:老师发现“外观”模块中还有一个“说 大家好”控件可以用来显示文字,它和“说 大家好 2 秒”

完全一样吗?出示任务:分别试一试控件“说 大家好 2 秒”和“说 大家好”,并说一说使用它们的效

果有何不同。

(3)小结

师:通过为小猫搭建脚本,你能说一说搭建脚本的基本过程吗?(教师板书:搭建脚本:选定角色——拖

放控件——完成搭建——执行脚本)

同学们,简单的三个积木就实现了动画效果,编程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吧!

3、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场景展示《小猫过马路的动画》

小猫明明说了三次,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三次的效果呢?

程序语言运行时按积木块的顺序运行,因为没有停顿,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变化。

如何做?

添加“等待”积木,了解脚本程序的运行方式。

通过练习,掌握舞台坐标的划分。

(三)感悟新知,综合练习

场景图:在红绿灯路口,三人在等绿灯,互相交流着,完成这个场景的设计。

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学生展示、交流作品。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神奇的程序开发软件Scraino,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呢?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其实Scraino的有趣和神奇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精彩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板书:闪亮登场打招呼——初识 Scraino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 电子贺卡送祝福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下一个背景”“将造型切换为”和“说……秒”三个积木编写简单程序

2、通过制作贺卡,掌握切换背景和造型的方法,理解“重复执行”命令的含义和使用技巧,理解参数

的含义和设置方法。

3、通过制作贺卡,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培养程序设计思维。通过体验成功,树立自

信心,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下一个背景”“将造型切换为”“说……秒”等命令的理解和灵活使用。

三、教学难点:程序参数的设置和调试,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基于活动的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引入

通过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制作中秋节贺卡。提出间题,进行讨论

1、哪位同学发现了老师刚才播放的这些古诗都有什么特点?(与中秋节有关)谁还能说出一些关于中

秋节的古诗、词句或祝福语呢?

2、中秋节马上要到了,想不想亲自做一张电子贺卡,把你刚才想到的祝福送给亲朋好友呢?

(二)活动探究

1、添加多个背景,实现背景的动态效果。

教师演示讲解:介绍从文件夹中依次添加多个背景的方法和“下一个背景”积木的使用效果。讲解

“等待几秒”积木的作用和参数设置的方法。详细讲解控制模块中“重复执行”积木的重要作用。

2、添加角色,实现角色的造型转换。

提出活动任务—添加角色,让人物动起来。利用文件夹中多个角色的多个造型实现造型的切换。

学生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内容如下:

①怎样对角色进行造型切换控制?

②思考如何对不同造型之间“等待……秒”的时间长短进行设置,让人物更灵动。

③如何让人物说话?

教师通过巡视和小组成员交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指导或引导学生解决程序设计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活动完成后,找1-2个学生演示、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步骤或设计思路。

3、炫动我的贺卡

提出活动任务—添加多条祝福语和背景音乐。结合课后练习一分析两种命令执行的不同效果,通过

课后练习二,初步掌握音乐的加入与控制方法。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探究内容如下

①怎样添加多条祝福语,如何控制祝福语显示的时间长短?

②思考同一角色多组命令的控制方式。

③怎样加入音乐并让音乐循环播放?

教师通过巡视和交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探究情况,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解决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同时引导学生参考课本中的技巧和方法,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结束后,找1~2个学生演示作品、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自由创作

完成的同学进行自选主题的自由创作,或新年贺卡,或生日贺卡,或古诗配画,制作完成后送给最想送

的人。

制作一张贺卡,围绕下列三个问题,先分小组进行讨论

1、制作这张贺卡的时候,准备了哪些素材?

2、在创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3、本小组中选一张创作最好的贺卡,展示交流。

然后各小组出示本组最佳作品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对作品作出

评价,并对学生的创意和设计,进行鼓励。展示时,其他同学有问题可随时提问,由展示学生进行演示和解

说。

六、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三课 几何图形“旋”美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扩展模块中各积木的作用握”重复…次“积木的作用,会使用嵌套“重复“次”积木绘制有

规律的图形;通过用程序绘制图形,体会程序中的数学思想和图形所产生的魅力。

2、用“循环”积木画正方形通过观察规则图形,发现其规律,利用“重复”积木完成绘制规则图形

的任务。

3、通过绘制规则图形,培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志品质;利用“重复…次”画出有趣的重复图形,

感受重复循环“化繁为简”的魅力,体会技术提高效率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掌握扩展模块“Pen”中各积木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掌握“重复……次”积木的作用,会使用嵌套“重复……次”积木绘制有规律的图形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采用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探究操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广播技术

演示操作方法,并与全班同学共同研究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直观地表达出自己

的想法及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大胆尝

试,利用所学知识创造出更多漂亮的图形。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规则性的图案,如饼干上的花纹、蜂巢上密密麻麻的六角形、透过万花筒

看到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这些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图形

通过转动复制拼接而成的,这样组合出来的图案不仅不单调,而是能够散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出示课件:展示饼干、蜂巢横切面、壁纸等图片,播放《繁花曲线》视频。

板书:几何图形“旋”美丽

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这些繁花似锦的线条图形是如何绘制的?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快速绘制正方形

首先我们从绘制简单的图形开始。正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图形,举例说出生活中用到正方形的

物品和图案。

思考:如何在 Strain中绘制简单的正方形?

小组讨论回答,总结出绘制正方形的编程思路。

归纳总结:正方形的绘制比较简单,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就可以了。

引导学生使用 Scraino语言进行描述。

画笔的使用:在 Sscraino中,可以使用“扩展”中的Pen模块来绘制,画笔的相细和颜色也可以自由

选择。

演示添加“扩展”中Pen模块。

学生完成正方形的绘制。

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学生完成后,展示作品,教师总结。

为了让我们的脚本更简洁,同学们看一下这段代码哪些是一样的?可以使用循环语句把程序变得更

简单。

引入“重复……次”积木。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使用循环语句再次修改脚本,完成正方形的绘制。

2.重复绘制正方形

视频展示多个正方形动画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活动指导,自主完成多个正方形的绘制,掌握重复嵌套的使用。

总结重复绘制多个正方形的绘制方法。

利用“重复……次”积木,可以快速地画出一个正方形,如果再嵌套一个“重复次”积木,就可以画出

多个图形。在每一个正方形绘制结束后,让画笔旋转一定角度再进行绘制,旋转一周后,就会出现有规律

的、绚丽的图形了。

试着使用“将画笔颜色增加10”积木插入到脚本程序中,绘制出多彩、绚丽的图形。

教师巡视、辅导。展示学生作品。

(三)拓展练习

现在我们已经能画出一个有规律的、绚丽的正方形了,那么要在此基础上,画一个正三角形、五边形、

六边形、八边形、九边形……怎么画呢?

请同学们在绘制正方形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完成制作正三角形,利用循环嵌套,通过三角形的旋转绘

制有规律的图形,完成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同学们能不能从表格中找出规律,绘制更多的正多边形?应该怎么做?(只需修改次数和角度)

特殊图形的画法:圆的绘制。

(四)欣赏与小结

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反馈。

你的收获是什么?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重复指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利用重复指令编写程序代码绘制规则图形。一段段美

丽的线条,一种种绚丽的色彩,在程序语言的控制下“旋转”出各种有规律的个性化的复杂图形,这是数字

与美的完美结合。希望同学们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图形。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文标签: 学生 脚本 角色 积木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