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c语言中函数递归调用可以解决的问题)
《互动媒体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互动媒体设计
学 分:3
计划学时:48
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互动媒体设计》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能力拓展课。在新媒体时代,多媒体
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商业、医疗、教育等。自媒体、
融媒体、全媒体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媒体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因此,
《互动媒体设计》课程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开设。通过此课的学习,既
可以使学生掌握互动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互动媒体设计
如:微信编辑与排版、H5制作、动态表情包设计等实践操作技能。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
开发,依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并参照行业职业标准,以任务引领为
课程框架,将课程按递进方式设计成项目,并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使学生由
浅入深,以点到面的全面掌握互动媒体设计的职业技能。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
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序号
1
2
3
内 容
项目一 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与排版
项目二 H5互动页面设计与制作
项目三 微信动态表情包开发
合 计
讲 授
4
4
8
16
实践
10
10
12
32
小 计
14
14
20
48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互动媒体设计》要求学生能运用互动媒体设计基本理论,能够利用互动媒
体设计与制作软件进行项目开发,设计出适合职业发展要求、社会实践要求的多
媒体互动作品。在学习程中,不断加强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劳动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创作过程中,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强化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理念。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了解多互动媒体设计的基本理论;
(2)了解和认识几种常见的微信编辑器如:135编辑器、秀米编辑器等;
(3)了解和认识几种常见的H5制作平台如:木疙瘩、易企秀、秀米等;
(4)了解微信表情包基本制作流程和制作标准。
2.2.2能力目标
(1)能使用如秀米、135编辑器对微信文案进行编辑和排版;
(2)能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文章;
(3)能够使用壹伴等软文采集插件进行文案或图片的采集;
(4)能够使用易企秀、秀米或木疙瘩软件进行H5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6)能够熟练运用AI、PS等软件进行微信动画表情设计与制作。
2.2.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2)具有勤于思考、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3)具有运用科学技术和创新创业的理念;
(4)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5)具有自主学习、不断进取、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养。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内容 教学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设计 参考学时
(1)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历史;
(2)微信公众号的申请与注册;
微信公众平台
(3)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与操作;
微信
的申请与使用
(4)常见的几种微信编辑器的认识与基本操作
公众
如:秀米编辑器、135编辑器、96编辑器等;
平台
(5)微信编辑浏览器的选择;
的编
(6)微信推文的标题设计与选择;
辑与
(7)微信推文的抬头设计;
排版
微信编辑器的
(8)微信推文的文字排版与配色;
使用与操作
(9)微信推文的尾部设计、二维设计等;
(10)微信文章的采集与其它应用。
教师讲解
案例演示
学生实践
14
H5互
动页
面设
计与
制作
H5页面的高级
编辑技巧
H5页面基本编
辑技巧
(1)认识几种常见的H5编辑软件;
(2)H5文本与图片编辑;
(3)背景、音乐与形状的编辑
(4)H5常用组件的使用技巧
(5)H5基础组件与高级组件的操作技巧;
(6)微信组件和AI组件的使用技巧;
(7)常用表单和基础表单的编辑使用技巧;
(8)H5高级表单的应用;
(9)特殊编辑技巧。
教师讲解
案例演示
学生实践
14
微信
动态
表情
包开
发
(1)手绘表情基本型以及上色;
手绘形象
(2)AI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基本型绘制、实时上
色工具的使用等;
教师讲解
(3)形态元素的应用;
帧绘制(AI)
案例演示
(4)动态元素的应用;
学生实践
(5)形态骨骼的绘制与基本操作技巧;
动态设计(PS)
(6)PS帧动画的制作如:时间与速度调整等;
(7)通过腾讯微信平台上线动态表情包。
20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可视化H5页面设计与制作 Mugeda标准教程》,xx等编,人民邮电出
版社,2020.04;
(2)《微信公众号后台操作与运营全攻略》,xx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0;
(3)《QQ微信创意表情包设计》,xx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0;
(4)网络资料等。
4.2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和项目讲学,注重以任
务引领型案例或者实践项目来增强学生的创作意欲,通过实践掌握造型的多变性
和想象力。在多次实践项目中磨对练美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实践
设计能力。
(2)课程学生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选用典型的设计
项目,通过实例演示来进行师范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项
目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
(3)注重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项目分析、角色扮演、项目
设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构成技能的训练,在项目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打散,然后
系统的安排到多个趣味的实践课题之中。使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又运用到实践
当中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反复的练习中获得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创造
力的开发。
(4)注重课程思政融合,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摄影摄像技术能力、团队协
作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紧密联系社会生
活实际,深耕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坚定“四个自信”。
(5)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实践,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
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贯彻“基础为专业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表现和表示能力,又有创造精神的设计人才。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本课程操作性强,学习效果即可展示,考核由平时成绩、课程项目设计与实
践、课程任务完成情况。具体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5%)、课堂提问(10%)、每堂课上完成作品
的质量(15%)。
(2)作品创作70%: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难度、完成情况以及作品的质量
给分。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建议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慕课资源或选取网络资料如:微视频、图片等课
程资料,也可依托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拍摄素材,进行课程教学。
4.5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计算机若干、AI、PS软件等。
4.6其它说明
互动式多媒体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于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
学生来说,互动式多媒体设计是一项专业拓展技能。对于本课程,如何提升课堂
的学习效果是在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尽
可能的提供一些多媒体设计案例,进行实战分析。教师主要通过具体软件的操作
进行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实训等。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互动媒体设计》课程标准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5358241a68751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