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html网站论文)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ccess)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ccess)
英文名称:Access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 时:63
学 分:3.0
适用对象: 非IT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先修课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二、课程简介
Microsoft推出的Access数据库是集成到Office中的一个桌面数据库,能够快
速方便的和Office的其他套件综合使用。由于Access具有显著的简易性和有效性,
大量的桌面数据库系统都采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该课程是涉及数据库基本原
理及应用系统操作的应用课程。是一门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本课程以帮助学生
建立数据库概念、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了解Access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掌握
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提高数据库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涉及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Access数据库系统中表、
查询、窗体、报表、宏、VBA编程等对象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等。通过学习本课程, 可
使学生今后能结合专业应用,开发出简单实用的应用程序。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ccess)课程是为本校非IT专业(主要是面向文科类和
管理类)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涉及数据库基本原理及操作的应用课程。通
过本课程学习,使同学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
SQL语言的使用,学习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设计方法和规范。
了解Access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简单应用系统的
开发掌握这些组件的创建方法和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不断跟踪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打下基础,同
时为今后进行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打好基础。
1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信息、数据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四种常用的数学模型;
3、重点掌握关系模型的基本内容;
4、掌握数据库的概念及关系数据库的概念;
5、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
6、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7、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教学内容
数据、信息与数据处理;数据描述;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
系模型(重点介绍)、面向对象模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
结构体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本章课外要求学生认真看书,上网收集有关知识,理解有关概念并掌握所要
求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解,看书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所要求的内容。
第二章 数据库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数据库的总体规划;
2、了解数据库的一般设计方法;
3、了解E-R模型的概念;
4、了解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5、理解实体、属性、实体集、码、联系概念。
6、理解并掌握以下概念: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
键字和外部关键字关系运算;
7、理解并掌握三种实体集联第类型;
8、掌握关系模型的主要特点;
2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Access)课程教学大纲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6088898a69120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