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7675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html与html5的关系与区别)
典籍里的中国第六期摘抄笔记
1、《孙子兵法》其书
(1)简介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全书共13篇,约6000字。《孙
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构筑了中国古典军事理论的框架,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
理论的先河,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兵学圣典”等。其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
在2500年间被广泛的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2)十三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目: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
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中国典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跨越古今,连接千年,读其书而见其人。纵观十三篇,
都包含着先进的军事思想,严谨的辩证法思维,以及朴素而深刻的智慧。并且其并不仅仅
是一本军事书籍,其深邃的哲学思想使其完全可以作为哲学书来阅读。其所富有的战略性
眼光和辩证的哲学思想,使《孙子兵法》从军事领域延伸到了外交、经济、生活等各种领
域,成为在世界范围之内影响最大、也最广泛的中国典籍之一。
(3)核心思想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重战、慎战、安国全军。
兵法之道首在仁本。兵者虽为凶事,但兵法之道,应遵仁道。孙武从小饱经战火蹂躏
之苦,又受其家族“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思想影响。所以他的
战争思想是:高度重视战争,又要慎重对待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安国全军。这也反映
出了中华民族“消弭战争,珍爱和平”的传统思想。
兵法之道要义在于慎战、不战。这一军事哲学思想,影响中国后世两千多年。直到今
天,中国依然传承着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文化基因。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等思想,已
经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
(4)影响及评价
我们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但是我们知兵。我们历代的军事家,对《孙子兵法》都推
崇备至,将其奉为兵家圣典。
孙武去世的数十年后,进入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与齐楚秦燕并称战国七雄。
孙武所写兵法流传于各诸侯国。法家韩非说:境内皆言兵,藏孙武之书者家有之。
秦一统天下,结束纷争,但可惜秦暴虐,二世而亡。后汉室统一天下,王朝兴旺数百
年。东汉末年曹操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但孙武之兵法,世间版本行文
繁杂,不得孙子之要义。后曹操注释《孙子兵法》。
期间,汉室衰微,汉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分天下,史称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
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
也。——《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典籍里的中国第六期摘抄笔记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7291885a70433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