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8日发(作者:dress是什么意思)
2021双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
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是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
患者行体外受精促排卵后的获卵数往往较低,严重影响妊娠成功率。双刺
激方案利用黄体期卵巢刺激的原理,通过在一个月经周期内二次取卵,短
时间内可以获取更多数量的卵子。因此,进一步探索这种新的促排卵方案
可能有助于为POR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本文从POR定义、双刺激
方案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历史, 以及在POR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中的难题和挑战,
因为POR会明显影响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COS)过程中获得的卵子数量。不孕人群中9%~24%会发生POR,其特
征表现为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降低、对卵
巢刺激不敏感、无法获取成熟卵子等[1]。POR人群的一致性不高,患
者可能会有多种临床特点,但对其IVF妊娠结局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除了
年龄以外就是所获卵子数[2]。累积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
CLBR)是评估IVF成功的公认指标[3],而卵子数会极大地影响CLBR,
因此最大化地利用POR患者的卵巢功能十分重要。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POR患者的卵巢储备和优化卵巢反应,针对POR患
者曾提出多种改良促排卵方案,比如尝试增加促性腺激素
(gonadotropin, Gn)的用量、使用多种类型的促排卵方案等,但是
多数研究显示,对于POR患者,单纯增加Gn用量并不能使其获益,不能
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4-7]。因此一些新的COS方案被开发应用。双刺
激方案,即在同一个月经周期中,分别在卵泡期和黄体期连续进行两次卵
巢刺激,即卵泡期刺激(follicular phase stimulation,FPS)和黄体期
刺激(luteal phase stimulation, LPS)后取卵,最早由Kuang等[8]
在2014年提出,又被称为“上海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月经周期中卵
泡生成的波动性:卵泡生成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与月经周期并无直接关
系,这为在黄体期进行卵巢刺激获得成熟卵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从
POR的定义、双刺激方案的作用机制和发展历史,以及在POR患者中的
应用进行综述。
一.POR的定义
POR的定义十分重要,基于对POR的共识,对其治疗的疗效评估才具有
可比性。Nikolaos和Devroey[9]在2011年从47个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中总结了41种不同的定义,导
致不同治疗方案间无法正确有效地比较其研究结果,可见POR定义的异
质性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Bologna标准是2011年由Ferraretti等[10]提出的对POR定义形成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2021双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全文)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9509483a73679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