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printf python)

第34卷第4期2021年02月艺术科技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4 No.4February

2021使用与满足视域下抗疫剧《在一起》热播原因探析靳雯雁(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抗疫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以单元剧的新形式分别讲述了疫情期间抗疫一线的真实人物事迹,以其真实性

和专业性打动了受众,获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分析抗疫时代

报告剧《在一起》成功的原因,为现实题材电视剧总结部分创作启示。关键词:使用与满足;《在一起》;抗疫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2020年9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程组织指导下,

首部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在多家卫视和网络

平台同步热播。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显示,《在一起》

播出10天,全剧到达率15.326%,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

1.045%,连续两周进入当周黄金档电视剧综合收视率前

三。在疫情期间,《在一起》除收视极高外,口碑也很好,

截至2020年11月,在一向以严苛著称的豆瓣上评分高达

8.8分,54.6%的打分者打出了五星,同时“在一起”微

博话题阅读量破20亿。《在一起》作为一部反映真实的抗疫时代报告剧,以

《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救护者》《搜索:24小

时》《火神山》《方舱》《我叫大连》《口罩》《武汉人》

这10个故事为单元,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真实地反映和

还原了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讲述了抗疫一线人员的奋战与坚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获得了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在一

起》是将医疗剧、职业剧糅合起来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其

获得成功的原因有迹可循。因此,本文从使用与满足理

论视角出发,结合《在一起》的医疗题材电视剧特征,分

析《在一起》的受众心理并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为现实

题材电视剧提供可借鉴的启示。1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在

1944年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赫佐格针对美国家庭

妇女收听广播连续剧的动机进行了调查,主要的研究取

向是了解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⑴。70年代以前,大众传

播研究的主流是探寻媒介信息对受众的效果,使用与满

足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新趋势流行开来。在此基础上,使

用与满足理论在美国传播学者卡茨1974年发表的论文

《个人对大众媒介的使用》中被首次提出,并将受众对大

众媒介的接触行为总结为“社会和心理的需求一引起媒

介期待一进行媒介接触一需求满足”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的基本逻辑。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从受众的需求和满足的角度出

发,将受众看成一个有特定需求的个体,把他们的媒介接

触活动看成其出于个人心理或者社会的需要,有目的地

使用媒介,从而使其个人心理或社会需要获得满足的过

程。基于此,大众传播媒介应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被受

众主动选择和接受。《在一起》作为医疗题材电视剧和

时代报告剧的结合,不仅需要体现职业的专业性和人文

关怀,也需要快速及时地反映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并使

创作建立在真实基础之上。只有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

被受众主动选择。2受众接受心理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受众特定需求的满足程度

决定电视剧收视率和口碑,且受众接受完成和反馈才是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67—02艺术创作的结束。《在一起》这部特殊题材电视剧之所

以能获得口碑与收视的双丰收,是因为满足了受众的3个

心理需求。2.1

求知心理需求求知是人本能地对自己所需知识和信息的追求,求

知心理则是基于这种追求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基于

此观察《在一起》这部医疗题材抗疫报告剧热播的现象

不难发现,其通过真实再现和影像化的表达向受众传播

了基本医疗防疫知识,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充分满足了

受众对基本医疗和预防疫情传播知识的求知心理。受众

通过观看电视剧,可以了解真实科学的医疗卫生知识,其

对于传染病预防和医疗知识获取的求知心理需求在观看

电视剧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以《在一起》的第9—10集《搜索:24小时》中主

要展现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为例,受众普遍

对流行病学调查这一名词比较陌生,也对流调员这一职

业很陌生。虽然在公布某地疫情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相

关的新闻报道中常常提到“根据疾控中心出具的流行病

学调查报告显示”,但受众对流调工作依然比较陌生,甚

至与《搜索:24小时》中的商场负责人、蒋云英老太太一

样,对流调员的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流调员没有资格限

制他人人身自由,也没有资格探查其个人隐私。但通过

《搜索:24小时》中北京菁荟商场聚集性感染事件的流行

病学调查过程的影像化叙述,受众可以得知其工作是为

了确认重点人员的行动轨迹、密切接触对象,从而寻找传

染源、理清传播链、准确判断密切接触者、有效控制疫情

传播,这能满足受众对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的求知

心理,从而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支持和理解流调员的工作,

使流调工作顺利开展,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蔓延。下

图为此单元海报。《同行》单元中,村民因将两种消毒水

混合在一起使用而中毒险些丧命的事件,也表现出疫情

期间受众防疫知识的缺失滋生的安全隐患,在这一集中,

《在一起》通过影像化的叙事普及了

“混合消毒水有害”

这一防疫知识。因此,求知心理能提高受众对防控疫情

相关问题的认识能力。电视剧《在一起之搜索:24小时》海报(图片来源:电视剧《在一起》官方微博)67

◎人文科技◎2.2审美心理需求审美心理是指人在对客观对象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情

感愉悦的主观感受,而电视剧的视听享受和完整的故事

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在一起》作为一

部抗疫题材电视剧,其受众的审美需求建立在疫情以来

的集体记忆基础之上,因此呈现的审美需求更高。剧中

各单元“拼盘”式的合作丰富了剧情内容,展现各行各

业发生的事件”首先是对场景的还原”《在一起》力求

再现真实,还原了全民抗击疫情的景象,为受众营造身临

其境的现场感。《方舱》这一单元为了还原武汉方舱医

院的情景,摄制组在嘉定体育中心几乎1

:

1复原了武汉

方舱医院⑵。其次,《在一起》对典型细节的刻画真实

有力。《救护者》单元还原了疫情初期医院里奔跑的医

护、挤满病床的病房。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各个医院的一

次性防护服紧缺。为了保持防护服的医疗防护效果,其

一旦脱下就不能二次使用。而医护人员为了减少防护服

的消耗量,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长时间佩

戴护目镜和口罩,脸上被压出的难以消除的勒痕都清晰

可见。《我叫大连》单元中,大连小伙宋小强在厕所里打

算脱下防护服上厕所,男医生屈峰阻止了他在重污染区

域“裸奔”且浪费防护服的行为,并且向他示范了穿着

防护服上厕所的方法——在防护服内解决。宋小强解决

了上厕所问题后,感到窘迫和别扭,而这都是医护人员每

天经历的家常便饭”这样无比真实的一个个细节和各个

职业的鲜活形象,使受众获得了真实的审美感受,有现场

感,展现全民抗击疫情的价值取向,令人动容。2.3卷入心理需求电视剧是根植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真实现

实世界的艺术作品能使受众对其产生亲近感,抗疫题材

电视剧更是能使受众回顾共同记忆、汲取精神力量的艺

术作品。《在一起》中,每一个单元的主角都是平民英雄,

如逆行的医护人员、白天送药晚上接送医护的外卖小哥、

上错了高铁来到武汉做志愿者的大连小伙

在这部剧

中,人物设定和细节刻画都非常真实,没有将人物塑造成好

莱坞式的完美英雄,而是突出人物的多面性,对他们最真实

的矛盾、挣扎、犹疑到最后的挺身而出进行了立体的还原。

剧中刻画的平民英雄形象也满足了受众对疫情中涌现的

一批平民英雄的崇敬、赞美心理,同时受众还能在剧中人

物形象身上找到自己在疫情防控中的影子,满足了受众

内心渴望接近英雄甚至成为平民英雄的卷入心理⑶。例如《摆渡人》单元的主角一武汉外卖小哥辜勇,

在工作中凭借敏锐的嗅觉,在口罩和酒精用品日渐稀缺

的1月,他就预感不妙。在武汉通知“封城”的那天,他

本来要与妻子一同离汉,但看着拥堵的离城车道,挣扎过

后,他最终选择了留下,白天接外卖订单,晚上义务接送

医护人员回家”外卖小哥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受众在日常

生活里常常能见到,从而在这一单元的观看过程中,将其

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却又比现实更

加精彩的亲近感。同时,剧中人物对于危险时期容易职业

暴露的工作的无畏和志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行为打

动了受众。与剧中人物一样,受众都经历过疫情下的“至

暗时刻”,对疫情的蔓延感到恐惧和绝望,但在无数平凡英

雄做出的每一个力所能及的举动中,受众能够感知到人性

的微光聚集形成的一股暖流,温暖着逆行的医护人员和所

有为抗击疫情而努力的人,也使受众对其传递的价值观产

生触动,联想到自身为抗击疫情所做过的微小的力所能及

的事,产生卷入感,产生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价值共鸣。3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68现实题材电视剧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事件,因此,应

在创作时贴近热点、丰富创作的内容,同时坚持所选题材

的专业性,注重细节刻画,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

合,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3.1贴近热点,反映现实在影视作品“井喷式”涌现的当下,受众掌握了绝

对的观剧选择权,因此,只有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现实

题材电视剧才能被受众选择。以《在一起》为例,2020年

的抗疫经历是全社会的共同经验,受众在观剧的同时可

以从中汲取一份精神力量”但很多现实题材电视剧只是

披着现实题材的外衣,现实题材变成了恋爱剧情的点缀,

同质化严重,在反映现实时本末倒置,不仅口碑和收视率

不高,也算不上真正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在现实题材电

视剧的创作中,要结合社会热点选择主题,将生活真实和

艺术真实有机结合,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3.2内容丰富,从多角度出发在一些特定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不乏“高大全”

的英雄形象刻画,但忽视了人物的多面性和生活化,脱离

现实。《在一起》中,从医院院长到武汉外卖员,从大连

志愿者到口罩厂老板,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想要

守护的东西。他们面对选择时,有挣扎,有迷茫,甚至想

要放弃,但通过剧情的推进,人物逐渐成长,变成立体鲜

活而不是单一片面化的人物形象,引起观众的共鸣。另

外,《在一起》所采用的单元剧形式,从多个行业角度出

发,塑造了

“战疫”时代的英雄群像,展现了各个职业群

体为抗击疫情作出的努力和斗争,揭示了疫情下跨越职

业身份的共同精神感召,能使观众获得对各种职业的了

解和对人物多维精神世界的感知”3.3制作精良,注重细节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源泉和生命就是真实,因此在创

作现实题材电视剧时,要注重环境真实性和细节真实化

的打磨。许多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通病是专业性的戏

份太业余,难以使人产生代入感”在创作《在一起》时,

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参与创作,并指导演员的专业动作,同

时在创作时非常注重细节的刻画”例如抗疫一线医护人

员脸上因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而产生的伤痕、防护

服上的医护人员的名字、加油的口号等,这些常常出现在

“战疫”新闻中的细节,都在剧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在

一起》中生活化、专业化的真实再现,带给观众身临其境

的真实感,使其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振颤。4

结语抗疫剧《在一起》以单元剧的呈现形式,全景还原了

面对疫情迎难而上的各行各业平民英雄们团结一心抗击

疫情的斗争过程,展现了

“战疫”时代的英雄群像,通过生

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医疗知识的普及、时代英雄群

像的刻画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作为一部具有职业性

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在一起》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制作

的专业性,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参考文献:[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1:

51-54.[2]

张熠.以真实为底色---小议抗疫剧《在一起》的成功[J].上海艺术评论,2020

(

06):44-45.[3]

李宝华.热播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分析一以《人

民的名义》为例[J].传媒,2017(10):

44-46.作者简介:靳雯雁(1998—),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

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


本文标签: 受众 疫情 电视剧 题材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