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sedate)

concurrenthashmap1.8原理

ConcurrentHashMap是JDK 1.5中引入的一个线程安全的哈希表,它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访问表,保证了线程安全性和高效性。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经过了大幅度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其性能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ConcurrentHashMap 1.8的核心原理,主要包括:

1. ConcurrentHashMap的数据结构

2. ConcurrentHashMap的修改操作

3. ConcurrentHashMap的查找操作

4. ConcurrentHashMap的扩容操作

5. ConcurrentHashMap的性能

1. ConcurrentHashMap的数据结构

ConcurrentHashMap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哈希表,每个表项包含键值对、哈希值和指向下一个表项的指针。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与HashMap不同的数据结构,并采用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以提高并发性和减少锁冲突。

ConcurrentHashMap的数据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Segment与HashEntry。

1. Segment

Segment是ConcurrentHashMap中的重要概念,用于将整个哈希表分成若干片段,每个片段都可独立加锁。Segment是一种可重入锁,不同于Hashtable的全局锁,通过分区来减少并发访问的冲突。

Segment继承了ReentrantLock,使得每个Segment只能被一个线程操作,这样就避免了线程竞争的情况出现。每个Segment本质上就是一个小的HashMap,这样比整个ConcurrentHashMap加锁的方式更加高效。

对于1.8版本之前的ConcurrentHashMap,Segment是通过数量来控制的。每个Segment中存储的键值对数量固定,超出数量限制的键值对会被拆分到其他Segment中。在扩容过程中也会尽可能地将不同Segment中的键值对分配到不同的Segment中,从而减小锁粒度。

但是,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已经将Segment取消了,而是使用Node数组直接构建数据结构。

2. HashEntry

HashEntry是存储在哈希表中的实例,它包含了键、值、哈希值和指向下一个链表节点的指针。如果哈希表中出现了哈希冲突,那么就会将这些节点挂在同一个桶中,形成链表。链表的头节点就是桶的索引值。

ConcurrentHashMap对于HashEntry也做了改进,1.8版本中使用了一种称为CAS(Compare and Swap)的机制,

在更新时进行自旋操作,避免了对整个表进行加锁操作。这样可以提高修改操作的速度和并发性。

除此之外,1.8版本中的ConcurrentHashMap还包含了许多其他优化措施,如缩小了桶的总数量,先进行非阻塞的更新来减少竞争等等。

2. ConcurrentHashMap的修改操作

ConcurrentHashMap的修改操作包括添加、更新和删除,这些操作都是通过put、putIfAbsent、remove和replace等方法实现的,这些方法的实现是线程安全的。

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通过CAS机制来实现无锁化的更新操作。当线程尝试修改节点时,首先需要获取当前桶中节点的头节点,然后将新节点插入到头节点后面。

对于插入操作,如果插入时发现桶中已经存在相同的键值对,则需要更新链表节点的值。这种情况下,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一种新的插入模式,即插入新节点时不删除旧节点,而是将旧节点与新节点合并,从而减少并发冲突,提高并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ConcurrentHashMap支持并发更新操作,但是它并不保证一定能够保证写入操作的顺序。因此,在实现中,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相同的键值对被多个线程同时写入的情况。

3. ConcurrentHashMap的查找操作

ConcurrentHashMap的查找操作包括get和contains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线程安全的。在1.8版本中,查找操作也进行了优化。

对于查找操作,ConcurrentHashMap使用了分段锁机制,即将整个Map分成多个段,每个段都可以被独立的加锁和解锁,从而减少了锁的竞争。

具体实现是通过检索目标节点所在的Segment,并调用Segment内的getNode方法来进行查找。此方法中使用了volatile修饰的next字段来保证数据的在多线程下的一致性,这样查找操作就不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4. ConcurrentHashMap的扩容操作

ConcurrentHashMap的扩容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ConcurrentHashMap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扩容操作分为两种,一种是旧版本的rehash扩容方式,一种是1.8版本新增的resize方式。

具体来说,旧版扩容方式需要先将ConcurrentHashMap中的所有节点都遍历一遍,将其从旧桶中取出,然后重新计算哈希值并放入新的桶中。这种方式会阻塞所有操作,因为整张表都需要进行加锁。

但是,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采用了新的resize方式,即只更新旧桶中所有节点的next指针,

将其重定向到新桶中。这种方式不需要将所有的节点遍历一遍,减少了对整张表的加锁操作,从而提高了性能和可扩展性。

同时在resize中,ConcurrentHashMap会将正在被遍历的桶标记为fater,这样其它线程访问时不会被resize影响。ConcurrentHashMap为了避免缩容而带来的性能问题,提供了一个参数控制缩容操作是否执行。

5. ConcurrentHashMap的性能

ConcurrentHashMap是JDK中并发最好的Map实现之一,具备高并发性、线程安全、效率高等特点。在1.8版本中,ConcurrentHashMap的性能有了极大提升,许多锁机制被优化、替代,实现了更加精细的锁控制,从而减少了竞争。

目前很多高性能的框架中都大量使用了ConcurrentHashMap来实现高并发操作。总的来说,ConcurrentHashMap 1.8 的性能已经非常不错,大大优化了在高并发下的表现,也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ConcurrentHashMap1.8的实现原理是底层数据结构,锁机制、并发性保证、性能优化和扩容机制的一种复杂的整体实现,详细了解了ConcurrentHashMap1.8的实现,可

以有效提高Java并发编程能力并帮助程序员编写出更为优秀的多线程应用程序。


本文标签: 操作 节点 并发 线程 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