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oracle12下载)
2020
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8.0
分)
1.
战国时代,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稷
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
仿之,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
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
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
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
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2.
人常以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令诸官“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为科举制之
始,但《唐会要》载开元二十五年敕文:“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
直至明代,仍有“(汉)贤良、孝廉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之说。这说明( )
A.
科举制的出现早于隋朝
C.
科举制根植于历史传统
B.
古人比附古制的文化心理
D.
年代久远使历史莫衷一是
3.
北宋时期,商业出现一个新的转折点,去除了经营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
时,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了地主、官僚、商
人逐步结合的趋势。这折射出北宋( )
A.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B.
取消了重农抑商政策
C.
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D.
官商勾结现象很严重
4.
明末清初,一批学者猛烈抨击心学,如王夫之指出心学是佛教禅宗的虚无论,王守
仁的“知行合一”论是“以知为行”,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这反映了( )
A.
佛学与心学已融为一体
C.
士人对理学学术的反思
B.
心学已经不适应统治需要
D.
实学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5.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内地,一部分乡村由于获得了开矿设厂、通商开埠的机遇,
变化日益明显。
1796-1802
年,松江、苏州等四个州府共辖城镇
235
个,
1875-1908
年增加为
341
个。这充分说明( )
A.
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城市化进程
C.
南方城镇化趋势明显高于北方
角度
政治层面
思想层面
个人层面
矛头
B.
外国经济入侵导致农村的凋敝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
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
批判孔予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
A.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
C.
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
B.
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
D.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7.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参加纪念大会的大部分
是进步青年、文艺工作者、工人、学生和广大的市民群众,甚至以前不愿正视、不
愿面对鲁迅的人也以“一致的步调迈入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会场”。由此可见,当时
纪念鲁迅的大会( )
A.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决心
C.
有助于国民政府的抗日宣传
B.
是凝聚抗战力量的有效方式
D.
扩大了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
8.
如图是我国不同时间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书影,这些书影能够反映我国小学教育
( )
第1页,共11页
A.
体现了扫盲教育特点
C.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
有鲜明的苏联教育印痕
D.
关注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9.
共和国建立后不久,罗马平民便联合起来,掀起了延续两个世纪之久的反对贵族的
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公社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迫使贵族逐渐作出让步。
撤离运动使罗马法( )
A.
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
C.
从公民法过渡到万民法
B.
从零散走向系统
D.
不断地发展完善
10.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
1596-1650
)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
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
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种认识( )
A.
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C.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
D.
消除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11.
“
1870
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如果得不到贷款,工厂的扩大或
现代化往往就无法实现。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
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说明( )
A.
金融家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
工业资本代替了金融资本
B.
垄断资本获得发展
D.
资本主义性质改变
12.
1966
年,荷兰公主比亚特丽克斯(后为荷兰女王)与德前外交官阿姆斯伯格亲王
举行婚礼,随后,两国进一步在各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但此桩婚事引起荷兰国内
左翼分子及和平主义者的抗议,原因是德国在二战期间曾入侵荷兰。材料从一个侧
面反映出( )
A.
二战唤醒了荷兰人的民族意识
B.
欧洲一体化以德荷为中心
C.
西欧深化合作过程中面临阻力
D.
荷兰民众反对同德国合作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2.0
分)
13.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摘编自
[
美
]
伊罗生《浮学掠影
--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材料二如今,中国的
崛起无疑是对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的挑战。对西方而言,这种局面的出现完全出乎
预料,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面对。中国太大,无法对它实行孤立;太强,无法
进行抑制;太重要,又无法疏远它;其市场太有钱可赚,则更是无法无视。美国这
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将会怎样对待这个新崛起的潜在对手?就像美苏关系决定了上
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一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想来会决定今后半个世纪的格局。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
第2页,共11页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果沿着时间轴继续划分至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话,你认为
应如何划分?试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根据材料二,就中国崛起,概括美国心态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新关系
出现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对中国看法的主要因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
年
12
月
18
日在北京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隆重表彰了改革先锋
称号人员。
刘汉章
刘汉章,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改革开放之初,他思想
敏锐,抓住机遇,大刀阔斧地开始邯钢领导体制改革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上
世纪
90
年代,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抓住成本管理“牛鼻子”。创
立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扭转邯钢被动局面,实现跨
越式发展,利润总额连续
4
年保持全国同行业前三位,连续
8
年稳居河北省第一位。
“邯钢经验”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模式革命,被誉为我国“工业战线上的一
面红旗”。
袁庚
袁庚,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原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率先在深圳打响
改革开放“第一炮”,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突破思想束缚、
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改革口号,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
--
“蛇口工业
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并由此催生出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一批优
秀企业。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解说词中提取信息,指出其中反映的重大历史
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
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国古代的专卖制度“禁榷”始于汉武帝,其时对外征匈奴、削弱王国,开支
主要依靠“兴盐铁,设酒榷”,中央政府强力保证对某些商品实施的国家垄断生产、
经营和管理,目的在于解决中央的财政收入问题。
与前代相比,宋代进行了变革。首先,对于收入直接归中央的盐、茶等,中央政府
的专卖机制转为以管理和发行钞、引等有价证券,即出售特许经营权代替直接经营。
商人贩茶首先领取买引,引价统一,以引计量,国家不干预茶叶的生产过程,不切
断商人同茶叶生产者的关系。其次,以往主要作为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禁榷项目,
中央政府则采取了逐步加强管理,逐步占夺支配的措施。上述改变产生了一定的积
第3页,共11页
极作用。但对于始终挣扎在财政危机中的宋政府而言,唯一的目的就是敛财,而这
与地方官员以及大商人不谋而合,其背后是官、商、权、利的互相勾结。
--
摘编自朱舸《宋代专卖制度变革及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专卖制度变革的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代专卖制度的变革。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德国统一后,俾斯麦的外交重心集中于维护欧洲均势。俾斯麦判断,法国只有
在找到同盟的情况下才可能对德复仇。当时奥地利积极向巴尔干扩展势力,与沙俄
发生严重冲突。
1871
年,俾斯麦拒绝了与奥国结盟的建议,认为“这足以引起俄
法两国缔结反德同盟的危险”。在
1878
年柏林会议上,俄国把受挫原因归咎于俾
斯麦,会后,俄国沙皇明确地向德国发出警告。俾斯麦认为:“如果我们把奥地利
人搞定的话,那俄国人就要来拜访我们了。”在俾斯麦的大力推动下,德奥于
1879
年
10
月订立同盟。与此同时,俾斯麦强调必须和俄国保持睦邻关系,因为德国不
能确实地保证它所选定的联盟不会翻车,
1887
年,他又与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
约》。
--
摘编自《俾斯麦传
--
铁血首相一世枭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奥同盟建立的时代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俾斯麦外交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德国建立德奥同盟的意
图。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8-1904
年,材料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梁启超先后创办《清议报》、
《新民丛报》号召人们用武力推翻清廷统治,后写出《戊戌政变记》,反思维新运
动的失败;同时继续宣传改良思想,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提出“新民”理
论、“开民智”等主张;
1899
年冬,梁启超赴檀香山筹划成立保皇会事宜,受到
当地侨商们的欢迎,他宣称:名为保皇,实为革命,积极谋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
党人合作。梁启超在檀香山募得
10
万余元的捐款,这些钱都用来帮助革命党人在
汉口的武装起义;
1918
年
12
月,梁启超等人游历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1920
年撰《欧游心影录》,洞察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反顾东方,发现中国智慧的启示
价值,提出“中国文化救世论”。
--
摘编自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
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在维新运动失败后的救国活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梁启超的救国活动。
第4页,共11页
第5页,共11页
-------- 答案及解析 --------
1.
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
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可以看出稷下学宫模式具有宽
松的学术研究环境,因此得到各诸侯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故
A
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诸侯争霸,故
B
项错误。
C
项是儒家思想主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稷下学宫模式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不是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的体现,
故
D
项错误。
故选:
A
。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结合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分析,注意解读材料,同时注意把握
百家争鸣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齐国君王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
汇集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的分析理解,旨在考查学
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
答案:
C
解析: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岀现于隋朝。
B
.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不是反映古人比附古制的文化心理。
C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孝廉、秀才”“(汉)贤良、孝廉
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代的贤良、孝廉等选官依据在
唐代、明代仍然被沿用,说明科举制根植于历史传统。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并非会因为年代久远而莫衷一是。
故选:
C
。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今之明经、进士,则古之
孝廉、秀才”“(汉)贤良、孝廉举以任用似今之科目”,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
科举制发展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入手,
=
,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3.
答案:
A
解析:通过材料中“去除了经营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这实际上说明宋代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故
A
正确;
宋代并没有取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排除
C
;
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官商勾结现象,排除
D
。
故选:
A
。
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主要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中的内容正确认识到宋代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商业突破了
时间空间限制,并促使商人地位得到提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记录能力和知识
的迁移运用能力。
4.
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一批学者猛烈抨击心学,如王夫之指出心学是佛教禅宗的虚无论”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士人对理学学术的反思,故
C
正确。
A
说法片面,排除。
B
说法绝对,排除。
第6页,共11页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2020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0107470a55802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