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redis持久性)

benkanzhuangao本刊专i酶■

i.

大家心头都有些迷惘。有点天塌

的感觉/得知“四人帮”垮台消息大家都

很高兴/国家为他个人的成长支付了

“学费”/

197

高的评价。吴建民记得著名的美籍华人

学者赵浩生也来了,他掉了眼泪,讲的

一番话也十分真诚。吴建民还引他同中

国的副代表庄焰见面进行了交谈。

那一年10月初,乔冠华率中国代

表团来纽约参加了第31届联合国大

会。就在联大期间,从国内发来了电讯,

通告中共中央采取紧急措施,一举粉碎

了“四人帮”。得知“四人帮”垮台,代表

团的人都很高兴。

也是那一年的12月,中国首任常

驻联合国及其安全理事会的代表黄华

离开了纽约,他回国接替乔冠华出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第五任外交部长。吴建民

再见到他,是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

1977年的32届联大,并陈述中国在新

形势下的对外政策。

当1978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吴

建民也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纽约回国。

从1971年11月到1977年12月,吴

建民除了于1973年陪妻子回国做了个

小手术外,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整整

工作了6年。

回顾在联合国的这6年,吴建民的

主要工作除了担任翻译外,主要做的是

两件事:看和听。因为看和听之后要做

汇报、写材料,所以看和听都要用心,然

后要用自己的理解做概括和归纳,这又

逼着他在看和听之后还要思考,使他在

看和听之间受益无穷。

有一幕幕吸引世界目光的戏剧,才会有

如此精彩的表演,并被人称为观望世界

一流外交才俊的窗口。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

6年对中国来说是多事之秋,

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真要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

你要先看到巨人、头脑里有个巨人的概

念。联合国是个外交巨人林立的舞台,

吴建民后来成为中国界的一位佼佼者,

这与他曾经用了6年的时间在这里听、

看外交巨人言谈举止、仪表内涵不无关

系。

三位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周恩来、朱

德、毛泽东相继去世。

1月,周恩来去世,联合国在开会

时也为之默哀一分钟,中国代表团内部

还开了追忆座谈。所有与周恩来有过接

触的人都追溯了自己和周恩来接触的

往事。

9月,毛泽东逝世,中国代表团内

部又~次举行悼念活动。吴建民印象最

深的是,当时黄华痛哭失声,中国外交

向来都是周恩来亲自筹谋部署,毛泽东

决断拍板的,这两位伟人都不在了,大

家当时心头都有些迷惘,有点天塌了的

感觉。

在联合国的屋檐下,吴建民认识

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外交巨人看到了

外交内在的奥妙、玄机。多边国际事务

处理有哪些程序规则,可以施展哪些智

慧技巧,你不身在其中,参与其事,经历

过程,光读教科书,看有关条文,是不会

领略、知晓、悟透其间奥妙和玄机的,甚

至连深刻记忆也留不下。

其实,中国代表团进驻联合国总

部也是第一回,即便是老外交工作者,

对其内情程序过去也不曾感受知晓。年

轻的吴建民地位低、资历浅,出现一些

不成熟的认知和推断也不要紧。才干是

在实践中增长的,错误也是在实践中纠

正的,在联合国的实践本身就极具价

联合国在那些日子也被遮罩了一

层悲痛的云翳,为悼念这位世纪伟人,

联合国总部于9日、18日两次下半旗致

哀。10日,安理会专门召开正式会议悼

念毛泽东逝世。在第3

1届联合国大会

开幕式上,140多个成员国代表都为之

起立默哀。毛泽东是二战中、二战后的

世界级人物。随着他的辞世,二战期间

的风云人物晨星寥落。许多人掰着指头

数,举世闻名的反法西斯战争英雄,大

概就剩下铁托了。

中国代表团在驻地设了灵堂,代

表团成员都参加守灵。当时美国各界送

花圈的很多,许多华人也来送了花圈。

虽然,在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因为共产党

执掌政权而离开大陆的,但他们对毛泽

东领导中国获得独立解放,并挺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还是很钦佩的,给予了很

联合国毕竟是一个多边外交的重

要平台,各国都把其优秀的外交官派到

这里,这些外交官又都为维护本国的利

益、传达本国的声音而竭尽才智。在世

界其他任何地方,在一个大厅里,都不

可能一下聚集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度、操

着不同语言的杰出人物,所以这里才会

◆◆◆党史博采2007·12◆◆◆一

万方数据 

....

本刊专稿benkanzhuangao

奋得一宿都没有睡好/吴建民重回联合国那一年,恰逢会议准备设5位主讲嘉宾,中国是

1985年初,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联合国年。根据联合国1980年制定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理所当然地要

吴学谦提出有必要在国际上建立几个关“国际年”定名的原则是主题选择必成为5位主讲嘉宾之一。其余还有一位

战略观察点,每个点派几个精干的人,须符合宪章;优先考虑与经济、社会发来自亚洲的斯里兰卡,另外还有几位美

在外交前沿及时摸一些情况,了解国际展及人道主义、人权相关的主题:特别国的人口学家、大学教授。

动向,提出一些问题和见解。在纽约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等。“国际年”的此事开始并没有派到吴建民头

联合国总部,早就被中国视为世界主流目的是为了唤起世界公众对全球范围上,但在征求代表团其他几位参赞的意

外交的观察哨,理所当然地被选定为观某个问题的关注,提请各国政府和人民见时,几位参赞都说对这个人口问题没

察点之一。为解决该问题加强国际问的合作与交有研究。中国的人口问题的确是个比较

3月,时任外交部非洲司的副司长流。根据这一解释,吴建民他们正是在大也比较难以解说的问题,没把握还不

的钱永年,被任命为驻联合国的观察组唤起全球关注联合国的时候,来到了联如不讲。

组长。他在印年代曾作为翻译,随同王合国。“有个会议要去发言,你去不

国权大使参加过中美在华沙进行的大当然,那一年对联合国也确实非去?”最后,问到了吴建民头上。“讲什

使级谈判。吴建民被选为该观察组成比寻常,就在吴建民到达三个月后,联么问题?”“人口问题。”其实,吴建民过

员。要重返联合国,这不禁让他想起当合国迎来了自己的40华诞。吴建民刚刚去对人口问题也未做多少关注与思考,

年在联合国常听到的一句话:“People步过“不惑”,联合国也步入了“不惑”,但他觉得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且对中国

keepcomlng

back”,即“回头客”。

而他们此次受命前来,是带着“解惑”性一

的人口问题,国际上各种各样的人皆予

和吴建民同辈选进观察组的,还的任务。置喙,但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中国人,

有金桂华和陈平初等。金桂华和吴建民

联合国果然是“回头客”们聚首的当这样一个机会来临,中国人不该轻易

是北京外语学院的校友,只不过他学的地方,他见到许多和他一样重返联合国放弃。

是英语,比吴建民早毕业3年,有意思的老相识。当他来到熟悉的联合国代表吴建民稍作思忖,感到自己准备

的是后来他俩又前后脚做了外交部的休息厅喝咖啡时,一眼就看到了埃及的准备还是可以接下这个任务。人口压

发言人。

盖特。上次在联合国的时候,他还是一力,美国人哪有中国人了解的深哪!自

在去联合国工作之前,吴建民等

秘,此时已经是副代表了。盖特告诉吴己一家在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了将

和组长钱永年,一起到副外长钱其琛那

建民,他在重返前也曾思量重回联合国近10年的时间,从一结婚就住那间房

里谈了一次话。那些年,改善中苏关系

可能会见到老朋友,其中就想到吴建子,有了孩子还是住那间房子。妻子的

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头工作。此时,戈尔

民,结果真的与吴建民不期而遇。父母从外地来探望,自己就得搬到办公

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消息刚中国有句老话,一回生二回熟。和室里去住,这其中的滋味,美国人是体

刚传来,而主管对苏事务的钱其琛,以

熟朋友在一起情况就不一样了,谈话内会不到的。

他的含蓄睿智和颇有起色的工作为人容就深了。讨论什么问题,就会直截了吴建民随即表示可以去讲。如此

瞩目,并在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上被增当说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再像初次打交痛快地接受这一任务,他内心的确夹杂

选为中央委员。他对观察组在纽约的工道那样跟你兜圈子虚与委蛇了。吴建民了一点“私念”,他自定的个人目标之一

作,给与了提示和指点,观察组是把脉能摸到更多的情况,与可以和这些老朋是能用英文演讲,这正是个难得的锻炼

世界的一个指头。友经常接触深聊不无关系。

机会,

钱永年在见面后即先行动身去了二次来到联合国,除了带着部里接下这一任务,吴建民认真准备

联合国,而吴建民则到了7月才离开北交予的观察、发现、分析的工作重任外,了讲稿,把中国的人口现状,为什么要

京。他到联合国时,中国第三任常驻联吴建民给自己也设立了三个要完成的对人口计划生育,中国为什么选择现时

合国代表凌青已经卸任,新任代表李鹿指标:一个是能用英文演说,一个是对的人口政策,实施这个政策的效果和影

经济问题作一点更深入的研究,再一个响,以及他个人对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

是学会开车。他当然清楚,自己设定的和看法等一一写下。

某些个人愿望本身就与自己的公务相初稿是吴建民自己用英文起草

辅相成,而当他在后来追溯时才发现,的,成稿后请妻子施燕华帮助润饰了一

一些公务上便利、机遇和成就的获得,下,背了几遍,已印在脑子里了。过去在

恰恰缘于对小小个人愿望实现的热衷。联合国的讲坛看得多了,谁能脱稿演讲

1986年春季,美国的一个非政府且讲得出色,谁就受到尊重;而在会议

组织(Amerlca

assemb]y),准备就人口上念稿子,效果就差得多。从那时期,他

问题举行一次讨论会,讨论会在离纽约就把能否脱稿演讲视为评判优秀外交

不远的阿登山庄召开,许多美国的高层工作者的一项标准,他也盼着有朝一日

人士将出席这个会议。自己能脱稿演讲。

’◆◆党史博采2007·12◆◆◆

万 方数据

benkanzhuahngao本千Ⅱ专番高■

阿登山庄的会议,到场的听众大

约有200来人。会上5位主讲嘉宾,4位

都是念稿,只有吴建民是脱稿演讲。不

用看稿子便于观察现场反应,目光更多

地直接与听众交流,加上吴建民说的是

自身实际而生动的感受,现场的反应非

常好。

生平第~次用英文发表演说就获

得了成功,那天晚上,吴建民兴奋得一

宿都没有睡好。

许多事情,有良好的第一次,对建

立信心和取得一系列后续成果具有非

常的意义。但良好的第一次也不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也许机遇有几分偶然,但

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积淀蕴

蓄以及内心明确的追求,你第一次品尝

到的可能就是苦涩。

吴建民引起“政变大使”格林的注

意/西方称之为以人道面孔出现的社会

主义/撒切尔说里根:未发一弹赢得冷

战胜利/

.正是因为在Amerlca

assembly会

亚局势的稳定,因此美国的政策应该是

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格林的这些见解与当时尼克松想

法不谋而合,吴建民后来在与格林的接

触中,听格林说,那一时期,尼克松常对

他说:“我们实在不能与占人类四分之

一的人口无限期地继续处于关系不友

好的状态,特别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军事力量正在增长。…‘中国人口众

多……位居要;中……具有重大影响,与

其同中国人打仗,远不如同他们晤谈。”

虽说在国内的时候,吴建民不太

接受中美苏大三角决定世界走向的观

点,但他并不否认大三角之问的关系对

世界局势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美、

苏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世界格

周的变动。因此,与美国和苏联的外交

人士接触,多听听他们对国际局势的见

解分析,十分重要,所以吴建民对能和

格林这样的人搭上话、保持过往也很上

心。

后来,吴建民每次到华盛顿都与

格林联系,格林也总是在他来华盛顿之

际邀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聊天、吃饭。关

系走近了,他可以在与格林的交谈中,

了解到在美中关系问题上美国人的一

些看法和立场。

议上演讲格外成功,吴建民受到一些与

会者的注意,这其中有一个人,他就是

美国的前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

马歇尔·格林。此公曾经被美国前总统

尼克松拉入他的访华代表团,于1

年2月来到过中国。

当年中国为接待尼克松访华,给

随其访华的每位主要成员都认真地编

了一份生平材料,其中对马歇尔·格林

的介绍颇有意思。他在60年代先后任美

驻汉城使馆的全权代办、香港总领事和

印度尼西亚大使。材料特别点明,在他

任汉城大全权代办期间,朴正熙发动推

翻民选总统政变;在他抵达雅加达不

久,印尼又发生了苏哈托取代苏加诺的

政变,因此他得“政变大使”之名。

格林注意到吴建民且愿意与之接

触,并非没有什么来由。当年尼克松上

台后,他就任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

卿,除了长期在亚洲地区任职,且早就

以日本问题专家知名外,还在于他对中

国的见解与当时美国主流观点不尽相

同。他从美国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求执

政当局注意到美国能力的有限性,不可

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必须接受中国

力量增长的现实。同时他认为中国的强

盛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有助于东

972

和吴建民陆续建立来往的美国政

界和外交人士,还有美国前总统卡特任

内的国务院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霍尔

布鲁克。他曾就中美建交问题与中国驻

美联络处主任韩叙反复交涉,因为在对

台军售问题上立场针锋相对,两人经常

争得面红耳赤。而有意思的是,一些具

体问题恰恰是在他们激烈争论之后得

到了解决。由于韩叙曾批评他搞“小动

作”,故而他在称韩叙老朋友之后特意

加了个诙谐的注解“搞小动作的老手”。

正是由于曾经这么~段不寻常的

经历,霍尔布鲁克对中国、对中国外交

官都有着不同一般的认知。在吴建民和

他接触后,他主动邀请吴建民到他家里

做客吃饭,吴建民由此认识了他的母亲

和弟弟。

霍尔布鲁克就许多问题跟吴建民

他们坦率地刮露了自己的观点。在吴建

民眼里,霍尔布鲁克很有才华,对许多

问题的思考透彻而清晰,但他出言比较

严厉刻薄,这就使得他比较难于和他人

◆◆◆党史博采2007·12◆◆◆一

万方数据 

竺竺!竺三翼1

本刊专稿b巳_kanzhuangao

几个固定的、能够经常就国际时局交换

吴建民第二次到联合国,正是美当吴建民他们到达美国时,美国

意见的朋友,苏联代表团的一位政务参

国经济~起一伏,引起世界经济震荡的股票指数的持续上涨已经进入第五个

赞是其中之_。这位参赞是乌克兰人,时期,而中国也正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

年头。然而,与股市上涨势头同样凶猛

后来成为苏联驻新加坡的大使。

心的转移初期,因此外交部要求观察组的是美国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也在惊

吴建民第二次来到联合国期间,

要加强对经济方面的关注。吴建民的分人地增长。1

98

5年,美国负债额达到

正是戈尔巴乔夫上升为世界瞩目的政

工就是侧重经济问题,他给自己设立对1075亿美元,成为世界头号债务国。

治明星之际,他揭橥的“新思维”赢得了

经济问题作~点更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在贸易和财政赤字猛增的背景

一片喝彩,西方世界说他是以人道面孔

目标,正是和工作直接相系的。下,股市市值依然以远远超过实际经济

出现的社会主义,使苏联以往的形象大

就在吴建民到美国两个来月的增长的速度上涨,这是极不正常的,因

为改观,世人更注意与苏联关涉的重大

1985年9月22日,西方五国财长聚集而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有人分析,大

国际问题的动向。在那些日子里,吴建

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美元有序量的国际游资及私人资本源源不断地

民每隔两周就与苏联的政务参赞见~

地贬值。可直接干预措施尚未启动,美流向股市,主要是受股市高收益性的吸

次面,围绕苏联的情况、中苏关系等问元已然应声而落。会议结束第一天,美引。这些资金为追求短期利润而在股市

题交换看法。

元就下跌4%。到10月底,美元对日元上从事投机交易,造成股市的虚假繁

也是在那一时期,美国政府刚刚下跌12名,对欧洲主要货币下跌均幅近荣,这背后潜藏着可十白的危机。

正式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倡议》,旨在9%;到1986年1月,美元比一年前的最果然,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

建立起以定向武器为主的反弹道导弹高点下跌了25名,从此进入长达10年之

票市场刮起了暴跌的风潮。道·琼斯指

多层综合防御系统,力求在核战中拦截久的贬值周期。

数一天内重挫508.32点,跌幅达22.6%,

并击毁对方发射的弹道导弹。因其设想这一经济现象引起了吴建民的注

创下自1

94

1年以来单日跌幅最高纪

的核大战主要是在外空进行,故被称为意,他通过查阅相关的报道和资料,了

录。6个多小时内纽约股票市值蒸发掉

“星球大战”计划。解到美元的惯性下跌与里根上台时的

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1/

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一方面是美元坚挺政策有关。里根政府首任财长

8。许多百万富翁一天之间沦为赤贫,世

为了保证美国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里甘出来自华尔街,他认为坚挺的美元

界首富萨姆·沃尔顿这天股票价值损失

和威慑能力,维持核优势;一方面是希能够把全世界的投资资金都吸引到华

21亿美元,比尔·盖茨损失更高达39.

图通过旷日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太空武尔街,繁荣美国证券市场。在他放任美

45亿美元。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一故而被

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拖垮。后元走强的政策主导下,先前被压低的美

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

者在客观上是得手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元汇率迅速反弹,半年内升值20%。

惊呼这天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

尔在评价“星球大战”计划时说:里根

美元的强势使进口商品非常便子”。

“未发一弹在冷战中赢得胜利”。

宜,美国人在全世界尽情挥霍,并对里暴跌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了

苏联经济实力不如美国,不可能

根“取悦于民”的政策非常满意,认为他“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

投入巨额资金毫无节制地与美国竞赛,

治国有方,里根亦因此在72岁高龄赢得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

因而以禁止太空军事化来对应。在那几

连任。但美国高利率政策使发展中国家强烈冲击,股票跌幅10%以上。股市暴

年里,太空非军事化成为美苏首脑历次

深受其害,美元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跌狂潮在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

会议及核会谈的主要议题。苏联要求美

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的利息负担就增慌,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

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则以此为

加40亿美元。同时美国的这一政策也招中国国内对美国这次股市大崩盘

牌,压苏联在陆基洲际导弹方面让步。

到包括英国在内的多国反对。

非常重视,向观察组提出了一些问题。

由于观察组在联合国与美国、苏

临近80年代中期,美元坚挺的负面很多人担忧会不会由此引发1929年至

联以及各国外交官员保持着定期的接

影响开始显现,美国工业的竞争力大受

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那次危机

触、交谈,能围绕美苏间就“星球大战”

损伤,实际净出口急剧下降。1984年,美也是起自美国,继而蔓延到德、日、英、

及太空非军事化的争论、交涉摸到一些

国贸易赤字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许多

法等国,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

信息。例如及时发现苏联会谈以外的说

涉外企业受到惨重打击。于是,美国许

人则预见,新的经济大萧条期将由此启

辞很硬,但在实际交涉上却很少占到便多制造大企业、国会议员、经济学家都幕。

宜。同时还及时观察到各国对美苏争吵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

对突然发生的崩盘,在外部、远距

的反应,这些对中国就此问题的应对和值,以挽救趋于衰落的美国制造业。

离一时还看不清,对可能随之而来的变

表态都是颇为有助的。

在美元的坚挺与贬值之间,吴建

幻和影响更难以预测,外交部要求在一

亲历创股市跌幅最高纪录的“黑

民感到了经济问题的复杂及其运行的

线观察、在危机源头的吴建民他们加紧

期一”/格林斯潘随即发表了具有

错综变幻,因此他在查阅经济方面的材

调研,及时反映确切情况和当地各界的

意义的讲话/中央对中国代表团发料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并想方设法尽

评估,最好做一些解说。

报告很感兴趣/量多地与经济界人士和经济学家接触。

此时,吴建民已经继钱永年、金桂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党史博采2007·12◆◆◆

万 方数据

华之后,担任观察组的组长。他们迅速

查阅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的有

关资料,并找了很多经济、金融界的人

士和学者交谈,得出这次股市大崩盘与

1929年至1933年情况不一样的评判。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是

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

时并发,相互交织。而“黑色星期一”的

出现主要原因有二~是美国的巨额财

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需要吸收外来资金

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为此保持了较高

的利率水平,对股票市场价格产生了直

接影响;一是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剩

余资本大量涌入证券市场,导致金融投

机猖獗,债务空前膨胀,形成了“泡沫经

济”。

为了对此次股市崩盘及其影响有

更透彻的认知,吴建民还设法与刚刚就

任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

潘进行了接触。吴建民在与格林斯潘接

触中留下了他态度谦和的印象,如果问

题能问到点上,对一些事务有自己独到

的见解,他就愿意交谈,让你了解一些

情况,说出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在崩盘当晚,美国总统里根立即召

回在西德访问的第二任财长贝克和在外

地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起商讨对

策。格林斯潘随即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

的讲话,称“联邦储备系统为支持经济和

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今天重申将保证金

融体系的流动性。”随后,联邦储备委员

会即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以备必需。同

时,许多上市公司大规模回购股票,这都

对股市回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格林斯潘认为美联储这次采取的

应对措施非常得力,1929年至1933年

经济危机袭来时,美国采取的是收紧银

根的政策,而这次则反其道而行,放松

银根,格林斯潘对自己的杰作也感到几

分得意。

经与诸多相关人士交谈、探讨后,

吴建民带领观察组写出了一份有现时情

状、有比较、有分析的报告。由于一些叙

述和分析产生在与层次较高、学识渊博

的人士交流之后,报告不同于普通的情

况反映,而带有几分专家论证的水准了。

观察组在美国股市动荡期间发回

的报告,得到外交部领导的好评,上呈

中央后亦引起了重视。观察组由此异军

万 方数据

benkanzhuahngao本刊专稿■

突起,据说在那以后,中央领导对这类大街就到了。散散步,僵滞的思维在突

来自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发回的报然间盘活了,一些新的想法也是在散步

告很感兴趣,因为在第一线摸到的情况

过程闪现的。后来他形成了习惯,思路

和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对国内做形势判阻塞的时候,不坐在房间里苦想,而是

断和决策有参考价值。去散散步、打打拳、游游泳。

他修改过观察组每一位成员的报由于深知行文之不易,吴建民对

告/基辛格打趣说:美国虽然是一个穷

改动别人的东西比较谨慎,要使原来的

国。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像

东西有所升华,要改得让人家心悦诚

马神甫说的那样/

服。但即便用心如此,一开始人家也不

自从吴建民担任观察组组长后,

一定买账,甚至对改动处提出挑战的情

他常常亲自制定研究选题和框架,组员

况也有。

们调研写出来之后,由吴建民修改。吴

这样的挑战必须接受,自己也能

建民修改后,一般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

从中获得收益,何况把好报告的质量关

表团的副代表丁原洪批一批,就发往国

是他的责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碰撞磨

内,重要的则要送给代表李鹿野批。

合,组员们感觉吴建民的修改有些道

当时观察组的人员有10位,每个

理,对形势的观察分析,确有独到之处,

人的分工都有所侧重,有专门负责经济渐渐接受了他的修改补充。

问题的,有负责非洲问题的,有负责拉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美问题的,有负责欧洲问题的,还有负

道路四通八达,但没有车或有车不会驾

责美欧关系问题的……驶的话,出行就很不方便。吴建民他们

吴建民接任组长后,一年要向国

的任务是观察、摸情况,这就要往外跑,

内发回分析性的报告100篇,信息和情要尽量多地与人接触,要登门造访掌握

况综述类的报告三四百篇。所有的报告信息资源的人士。因此,吴建民为了方

写好后,吴建民都要审看,有些还要修便工作还学会了开车。

改补充,几乎每一位成员写的报告他都会开车了,腿就长了,活动的范围

曾在上面动过刀斧,因此他对各方面的更大了,接触到的美国人也更多了,这

问题都必须予以关注。后来,在他当外其中就包括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

交部发言人的时候,许多问题好像是突助理兼国务卿基辛格。而到基辛格的公

如其来,但他并不觉得陌生,就是因为司参观,和基辛格聊天,听他谈生意经,

在联合国这一段,这些司题几乎都关注还是通过妻子施燕华的关系。

过,都思考过,所以突然面对时并不发在吴建民他们第一次来到联合国

憷,心里总有点底。

时,中美还没有建交,在美国也没有其

观察组有个专门写报告的地方他办事机构,涉及中美关系的事务,都

一一保密室。保密室里的空气不太好,

是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黄

呆久了有大脑缺氧的感觉,有时一篇报华与基辛格秘密会谈。施燕华作为翻译

告修改补充要花很长时间,头昏脑涨、

每每参加这样的会谈,而相互间的联络

眼睛熬红是经常的事。吴建民说在他外

交生涯中,二进联合国那段日子是最苦

的。但苦归苦,这样的锻炼非常有益。

因为自己当初也是写报告过来

的,个中的艰辛吴建民很清楚。为写一

份报告要看许多材料,关注多方面的信

息,要对材料信息可信度准确度作甄别

和判断,最难的就是写分析性的报告,

常常是冥思苦想很久仍无从下笔。

每遇到这种情况,吴建民就走出

去散散步。他经常散步的地方是纽约的

中央公园,那里距离联合国总部和中国

代表团驻地都不远,百老汇再过去几条

◆◆◆党史博采2007·12◆◆◆一

本刊专稿benkanzhuanga口

时期的国务卿舒尔茨等都是如此。

子的。”

依据讲道理,别人即便不同意你的观

这些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车轮子上的点,至少会觉得你还是言之有物、言之

人际关系,如果某家公司要在某个国家

游走,使吴建民的眼界更开阔了,也只成理,就能把你的话听得下去。吴建民

投资或设厂,这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如有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以后,对美国的想,自己的反击总要达到这个水准,得

何,可以和哪家公司合作,出现问题找

认知才会更全面、更有层次感。当然,能讲出点道理来。

什么人协调,通过他们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驾车除了带来拜访友人的便利以于是,等马神甫讲演一完,吴建民

路径。外,吴建民也可以外出参加更多的活动就举手要求发言。因为是主讲嘉宾,要

这些人还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和

了。

发言很容易就被获准。

丰富的处理高端事务与应对危机的经美国中部有个科罗拉多州,那里吴建民说:“我对马克思神甫是很

验,即使不是为了做一桩具体的生意,有个美国空军学院,就是A1

fo

rce

尊重的,但是他的话令人怀疑。他指责

泛泛地谈一些经济问题,他们也往往能Academy。学院也经常办一些讲座,请中国每年打胎扼杀5000万胎儿,如果我

从一般企业、商业界人士不具备的大局些学者名流讲讲某个时段人们感兴趣说没有,他硬说有,大家也无法搞清楚,

观和高视点,谈出一些独到的、深远的的话题。1987年,这里也举办了一次有那就可能无休无止地辩论下去。我请大

东西。吴建民当然不能放过与这些人交关人口问题的讲座。吴建民又被邀为主家用脑子想一想,如果中国每年强迫打

往和倾听他们高论的机会。讲嘉宾,他随后驱车前往。胎5000万,那会使多少人感到不高兴,

和基辛格的接触,不仅能听到一那天台上的主讲嘉宾也有好几将会惹怒多少人?那样的话会使丈夫

些有意义的见解,还可以从他的言谈举位,其中有一位是美国的神甫,他的名不高兴,妻子不高兴,1年里中国可能

止中感觉这位外交翘楚的魅力和风格。字叫马克思,跟共产党的祖师马克思同就得有1亿人不高兴。马神甫说是强迫

和基辛格接触过的中国人,几乎都对他名。在吴建民讲述了一些中国的情况打胎,要强迫一个人,至少得有两个人

的幽默留下很深印象。后,这位牧师发表评论,对中国的计划吧。如果每一年在中国都有1亿人不高

那天吴建民夫妇到来后,基辛格生育政策大放厥词。兴,都要又动员另外2亿人跟这l亿人

I就陪着他们聊天。中间,秘书端来了三这位马神甫造谣说,中国近些年斗来斗去,你说中国还会发展吗7但是

i杯茶,一人一杯。基辛格喝茶喜欢放糖,

一直在实施强制堕胎,每年大概有5000

我请大家再想一想,中国80年代以来,

;秘书拿来了糖,但忘记给每个茶杯配一

万胎儿被扼杀。……

每年GDP的增长率将近两位数,有的时

;把勺子。基辛格随即给秘书拨去电话,

吴建民一面听着,一面琢磨如何候是8%,有的时候是9j|;。在一个国家里

;他没有直截了当地批评秘书忘了拿勺

回应这位马神甫。要总有3亿人这么斗来斗去的情况下,

:子,而是打趣说:“美国虽然是一个穷

在联合国里经历的场面多了,吴

谁能想象还能取得这么高的持续增长

;国,但是我们喝茶还是可以摆上三把勺

建民觉得只要你在台上发言以事实为率吗?所以我说,中国的实际情况,并

不像马神甫说的那样……”

讲座举办完了之后,空军学院会

给每个讲话的人发一个证书。轮到吴建

民上去领证书的时候,掌声特别热烈。

听讲的都是学院学员,美国的大兵,男

的女的都有。有的学员直接就对吴建民

说:“吴先生,你在这里很受欢迎啊!”

吴建民的整个演说和即席辩言,

都是直接使用的英文,而且无论是演讲

还是辩论发言,他都没有拿着讲稿;而

且他的演讲和发言,都达到了预期的效

果。他当年钦佩的外交家们做到的,如

今他也能做到了。

1989年1月,吴建民又接到了新

的任命,要到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任参

赞。回首二次来联合国的这3年半,吴

建民感到收获良多,他认为是否有意识

地为自己设定目标非常重要,有了目

标,才会去追求,才有努力的动力。而在

吴建民近照

一次一次努力之后,就能享受到成功的

喜悦。(全文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党史博采2007·12◆◆◆

万 方数据


本文标签: 中国 美国 问题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