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while语句计算1到100的和)
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中,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
新课标提出,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强调整合课程内
容。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大任务提炼驱动性问题,
搭建学习支架?
驱动性问题好比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任务开展的“一把钥匙”。
我从“闻道”与“循道”两个角度探索设计大单元教学中驱动性
问题的有效策略。
01
闻道—厘清关系是设计驱动性问题的出发点
· 大任务与小任务
大单元整体教学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构建学生整体性思维,
落实核心素养。语文新课标提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关联的系列学
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
综合性”。
一个具体的目标任务可以分解为几个具有一定层次性、逻辑性的
小任务。
在大单元教学中,这个具体的目标任务称为大任务,是“典型且
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是单元整体学习的核心任务。而由核心任务分
解成的有层次、逻辑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则被称为小任务,这些在
主题、目标、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相关联的小任务组成了“学习任
务群”。
单元大任务具有包容性和系统性,它以目标为导向,统领所有的
小任务;小任务从属于大任务,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每个小任务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且与大任务
的情境、主题、内容体系相呼应。
每一项任务既是前一项任务的扩展,又是后一项任务的准备,通
过循序渐进落实每个小任务,让学生经历一个持续探究的过程,最终
完成大任务,实现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
大任务与小任务紧密关联、有机统整,共同构成学习任务群,将
知识结构化,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 驱动性问题与大单元任务
大单元教学中的驱动性问题是基于学习任务群教学而设计,能够
引起并维持学习者持久探究行为的问题,可以由师生共同设计、探究
和回答。
它相当于是学习任务的动力装置,以“问题”去“驱动”学习任
务,将学习置于具体问题之中,体现以“学”为中心。
处理驱动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提出到解决的闭环,而是处于不断提
出后被解决又被提出的弹性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的目标和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驱动
性问题。
例如,探究型任务可以设计问题导向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型任务
可以设计角色代入的驱动性问题,制作型任务可以设计产品创制的驱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中,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0969704a58199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