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静态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NFC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应用分析

摘要:nfc技术是一种基于开放的标准接口平台的非接触式识别

和互联技术,同时也是最早应用与手机上的移动支付技术。它的应

用不仅能使移动支付成为便捷的手段,也将从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

人们生活的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 nfc 技术,应用模式,产业链分

析,最后结合产业现状进行了模式讨论。

关键字:近距离通信 nfc 移动支付 nxp

前言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步伐不断加快,正日益走向成熟。智能手机在具备了收音机、相机、

mp3、mp4等功能之后,又将面临又一次革命。当逐渐成熟的nfc技

术与手机相结合,必将开启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新时代。

1 nfc技术介绍

nfc[1](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主要用于手

持设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互联技

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传输

速率可为106kbit/s、212kbit/s、424kbit/s、848kbit/s[2]。nfc

技术符合标准有iso/iec18092(nfcip-1)、iso/iec21481

(nfcip-2),符合欧洲计算机协会的ecma-340、ecma-352 、

ecma-356 和ecma-362标准[3]。这些标准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

路层的组成,数据冲突控制机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及条件、传输协

议等。

通过此技术可用集成了nfc芯片的手机接触读卡设备,实现电

子支付和数据下载等多种功能。通过把nfc控制芯片、非接触式应

用芯片(smartmx)、射频天线集成在手机上,可实现卡模拟、阅读

模拟、点对点通信三种应用模拟。

与其它无线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能够提供各种

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因此,nfc可作为一种虚

拟连接器,为数码相机、pda、机顶盒、电脑、手机等设备快速自

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使设备能在更远距离上通信或以更高速率传输

数据。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

接、更安全和更清楚。

2、nfc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2.1 nfc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上海联通nfc手机应用了nfc(非接触式通信)技术,内置公交

卡账户,用户在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银行卡应用时,可直接

用手机进行刷卡扣费,已实现累计发卡2000万张,渗透率超过100%,

可谓目前nfc试验中最具规模和便利性的应用。在2010上海世博

期间,园区内的pos机都支持联通nfc手机功能。

2011年4月26日街旁网正式宣布将会采用nfc技术提供全新的

签到方式,用户使用装备有nfc芯片的手机或街旁网nfc卡触碰感

应设备,即可快速准确的签到。这是国内首个使用nfc技术的lbs

企业。

2.2nfc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由美国四大运营商中的at&t mobility、t-mobile美国和

verizon wireless合资成立的名为isis的公司,在2011年4月5

日宣布将于2012年在盐湖城推出全美首个商用公交车票支付系统。

该系统面向犹他运输管理局(utah transit authority)下辖的公共

交通系统推出一种替代信用卡和借记卡的支付方式。该项目还将支

持盐湖城地区的部分零售网点。

2011年5月27日google发布其联合花旗集团、万事达卡、电

子商务和支付网站first data以及sprint推出的手机支付产品

google wallet。该服务希望建立一个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让用户

通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进行支付操作。

美国hid global公司于2010年开发了trusted identity

platform(以下简称tip)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安全可信的网络,

可提供身份验证传输框架,实现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交付。它是一种

用于创建、交付和管理安全身份验证的综合性框架。采用nfc技术

的手机能像物理智能卡一样,融入iclass®门禁控制和凭证信

息。[4]

3 nfc技术市场条件

3.1 nfc相关产品、技术进展

kovio是一家致力于开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美国电子

印刷品制造商。2011年1月,成为全球第一家生产出用于nfc方案

的低成本标签条码。同月,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 (thinfilm)

(挪威奥斯陆)与xerox parc(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完成了128位

可寻址薄膜存储器的研制[5]。对于在零售业广泛应用的rfid标签

和内置nfc的手机读取应用来说,这两项突破性发明从技术和成本

方面创造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nxp、infineon和inside是目前nfc技术领域三大芯片厂家。

以nxp产品为例,google android系统已经默认集成了恩智浦的全

套nfc解决方案,包括驱动、软件协议栈、开源的应用api以及内

置的应用,采用恩智浦方案手机厂商节省了大量的软件集成和测试

方面的工作。nxp称,其pn544芯片是首个真正符合业界标准的nfc

控制器,在设计阶段通过了三个层次安全设计[6]。随着需求的不

断增加,芯片价格会在保持相对平稳的同时略有下滑。

3.2 nfc产业链模式分析

3.2.1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主导模式

早在2001年,日本开始使用基于nfc技术的交通卡suica和电

子货币edy;2004年开始,支撑nfc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机开始逐步

普及。nfc在日本能够全面集成公交卡、小额支付、信用卡功能,

离不开两方面的因素,一是sony公司是nfc技术的开发公司之一,

不存在专利的障碍;二是日本ntt docomo公司为了推广,联合手

机厂商、银行,进行了大范围的补贴商家。此模式下,运营商和金

融机构可以采用交叉持股的方式实现共赢合作。

3.2.2国家推动模式

2011年3月9日韩国知识经济部在举行的经济政策调整会议上,

发布了“rfid推广战略”。6月13日韩国通信委员会表示,计划在

主要的零售店和交通服务场所新装或升级30万个移动支付处理系

统。 该委员会同时表示,还要求手机厂商为所有的智能手机配备

nfc技术,以方便用户通过手机进行支付。[7]

3.2.3终端厂家推动

在google公司推出google wallet之后,其他移动设备厂商也

在积极进入nfc支付领域,诺基亚在其最新推出的手机上同样采用

了nfc芯片,预计微软、苹果这样的移动领域巨头也将进入这一市

场,nfc俨然将成为手机近场支付的标准。2011年支持nfc技术的

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000万到5000万部。2012年末,全球将有约3

亿部手机/pda将具备nfc功能,将占据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约20%。

当产业链的主要环节都浮出水面,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后,相应

的市场和机制就会逐步完善。

4结束语

nfc的前景是大有可为,可是挑战依然存在。nfc产业链中运营

商、银行/交通部门、nfc解决方案提供商能否建立一个共赢的商业

模式直接关系着nfc产业的前途。运营商应当主动参与,获得金融

领域资质,延展产业链,涉足新的生态环境,并且强力控制手机发

售渠道和定制权,以博得话语权。同时,在平衡好运营商与金融机

构的利益前提下,整合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自身优势,调动商家参与

热情,培育商业应用方面值得继续摸索开拓。


本文标签: 技术 手机 支付 应用 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