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二叉树的度为2为什么不正确)
上 课 时 间
课 题
教 材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理念
和方法
教学资源
第 星期 第 课时
第十课 顺序结构
新疆教育出版
年 级
课 型
课时安排
初中三年级
新授课
1课时
1. 了解程序的循序结构特征,并能画出它们的流程图。
2. 熟悉利用val()函数的使用。
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循序本结构编写计
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
以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制作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小结归纳,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
行过程和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的执行过程,最后完成课堂自评。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我们学习了“求圆面积”的程序,请看程序段
复习引入
(演示),程序中语句的执行是如何的?
教师解释,程序的执行是按顺序从第一条语句
开始执行到最后一条语句,这种程序结构称为
顺序结构,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一种。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它是由若干个
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如图,A语句和
B语句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语句后,
新课讲授
顺序结构的
基本概念
才能接着执行B语句。
学生听讲
解,观看流
程图,并思
考问题。
了解顺序结
构的执行过
程。
学生思考,
回答。
引起学生的
思考。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应用举例:交换两个数的值。
顺序结构程
序的实例分
析
题目:输入两个数,然后交换这两个数,再输
出它们交换后的结果。
(1)分析问题。
教师提示要交换两个数,要利用几个变量来保
存数据?
学生思考。
通过实例分
析,让学生明
确顺序结构
的执行过程。
1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画出流程图。
第一步:输入两个变量A、B的值。
第二步:利用第三个变量C来进行交换,交换
的过程如下:
C=A
A=B
B=C
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3)讲解程序的编写。
Private Sub Form_Click()
A=val()
B=val()
C=A
A=B
B=C
Print "交换后A=";A, "交换后B=";B
End Sub
通过实践,进
(4)教师巡堂指导。
学生做练习
一。
一步加强学
生对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5)教师小结顺序结构的特点。
1. 执行过程是按顺序从第一条语句执行到最
后一条语句。
2.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顺序结构程序中的
任何一条语句都要运行一次,而且也只能运行
一次。
教师小结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程序基本控制
结构的共同特点:
① 三种结构都是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② 三种结构内都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
知识归纳
循环,像下图的结构中就存在一个死循环,在
程序中是不允许死循环出现的。
认真听讲,
归纳知识。
通过归纳,梳
理知识点。帮
助学生形成
系统的知识
体系,让学生
对教学内容
有更为深入
的认识。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按照
课堂小结
由上到下的顺序一行一行地执行的程序结构。 思考问题,
我们灵活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编写出
各种各样的程序,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
2
分析程序的
流程图。
学生观察,
理解程序的
执行过程。
学生听讲
解,做好记
录。
巩固相关概
念的掌握。
通过小结,巩
固知识。 加深记忆。
上 课 时 间
课 题
教 材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理念
和方法
教学资源
第 星期 第 课时
第十一课 双分支结构
新疆教育出版
年 级
课 型
课时安排
初中三年级
新授课
1课时
1. 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2. 了解双分支结构的特征。
3. 掌握if then 语句的使用。
4. 了解mag()函数的使用。
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
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
以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制作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小结归纳,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
行过程和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的执行过程,最后完成课堂自评。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我们学习了“长方形表面积”的程序,请看程
序段(演示),程序中语句的执行是如何的?
教师解释,程序的执行是按顺序从第一条语
复习引入
句开始执行到最后一条语句。
问:画出顺序结构的结构图?
学生思考,
回答。
引起学生的
思考。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只有顺序结构是不够的,
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流程根据条件是
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如下图所示,程序根据
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操作或B
操作。
分支结构的
基本概念
学生听讲
解,观看流
程图,并思
考问题。
了解分支结
构的执行过
程。
这种先根据条件做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
3
操作的结构称为分支结构,也称为选择结构。
应用举例:判断输入的一个正整数,是偶数还
分支结构程
序的实例分
析
(5)教师小结分支结构的特点。
① 分支结构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
序执行走向的结构。
②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在分支结构内,无
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操作或B操作
之一,不可能既执行A操作又执行B操作,也
不可能A操作和B操作都不执行。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
结构和循环结构。
课堂小结
分支结构: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
执行走向的结构。
思考问题,
加深记忆。
通过小结,巩
固知识。
学生听讲
解,做好记
录。
巩固相关概
念的掌握。
(4)教师巡堂指导。
学生做练习
二。
End If
End Sub
通过练习,进
一步加强学
生对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Else
Msgbox("是奇数。")
是奇数。
题目:输入一个正整数,判断它是偶数还是奇
数。
(1)分析问题。
教师提示要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判断的条件是什么?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画出流程图。
第一步:输入一个正整数N;
第二步:判断N是否能被2整除,即判断条件
N mod 2==0是否成立;
第三步:若判断条件成立,则输出该正整数是
偶数,否则输出该正整数是奇数。
(3)讲解程序的编写。
Private Sub Form_Click()
N=InputBox("输入一个正整数:")
If (N mod 2==0) Then
Msgbox(" 是偶数。")
学生观察,
理解程序的
执行过程。
分析程序的
流程图。
通过实例分
析,让学生明
确分支结构
的执行过程。
学生思考。
4
我们灵活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编写
出各种各样的程序,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
上 课 时 间
课 题
教 材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理念
和方法
教学资源
第 星期 第 课时
第十二课 多分支结构
新疆教育出版
年 级
课 型
课时安排
初中三年级
新授课
1课时
1. 了解程序的多分支结构的使用
2. 区别用于双分支和多分支结构
3. 熟悉使用 select case 语句
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
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
以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制作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小结归纳,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
行过程和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的执行过程,最后完成课堂自评。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问:解释下列的程序段?解一元二次方程
Adim a as single,b as single ,c as single
a=val()
b=val()
c=val()
D=b*b-4*a*c
If d>=0 then
复习引入
X1=(-b+sqr(d))/(2*a)
X1=(-b-sqr(d))/(2*a)
n=x1
n=x2
Else
n=””
n=””
Msgbox(“次方程无实根。”)
End if
问:画出上面程序的流程图?
学生思考,
回答。
引起学生的
思考。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5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如:
购买东西优惠,1000元以上打优惠5%,3000
元以上打败12%。。。。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用多分支结构。程序根据
给定的多个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给定的
程序语句。
多支结构的
基本概念
P1
N
P2
N
P3
N
Y
Y
Y
语句1
语句2
语句3
学生听讲
解,观看流
程图,并思
考问题。
了解分支结
构的执行过
程。
这种先根据条件做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
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分支结构,也称为选择结
构。
应用举例:莫市场进行优惠活动,购买东西时
1000元以上打优惠5%,3000元以上打败12%,
6000元以上打败15%,8000元以上打败20%,
10000元以上打败25%。
题目:计算实际支付金额
(1)分析问题。
教师提示要计算实际支付金额,判断的条件是
什么?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画出流程图。
第一步:输入一个正整数x (所购商品总额);
第二步:判断N是否大于10000(p1),即判分析程序的
断条件N是否大于80000(p2),类似p3..p4..; 流程图。
第三步:若判断条件成立,则y(实际支付金
额)=x*(优惠),否则输出x。
(3)讲解程序的编写。
6
学生思考。
通过实例分
析,让学生明
确分支结构
的执行过程。
学生观察,
多办支结构
程序的实例
分析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x as single,y as single
x=InputBox("输入一个正整数:")
Select case x
Case is>=10000
Y=0.75*x
Case is>=8000
Y=0.8*x
Case is>=6000
Y=0.85*x
Case is>=3000
Y=0.88*x
Case is>=1000
Y=0.95*x
Case is<1000
Y=x
End select
n=y
End Sub
理解程序的
执行过程。
(4)教师巡堂指导。
学生做练习
二。
通过练习,进
一步加强学
生对知识的
理解和掌握。
(5)教师小结分支结构的特点。
① 分支结构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
序执行走向的结构。
②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在分支结构内,无
似下一个条件,不可能既执行时,执行最后一
句。
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遇到多种现象。
双份支结构程序中判断语句只有一个。使用的
区别双分支
结构和多分
支结构
语句 if then end if
select case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分支结构。
课堂小结
多分支结构: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
序执行走向的结构。
思考问题,
加深记忆。
通过小结,巩
固知识。
学生听讲解
多份支结构程序中判断语句多个。使用的语句
进一步加强
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
握
学生听讲
解,做好记
巩固相关概
念的掌握。
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相对的操作,类录。
7
我们灵活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编写
出各种各样的程序,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
作业
签名
上 课 时 间
课 题
教 材
知识与
技能
教学目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理念
和方法
教学资源
第 星期 第 课时
新疆教育出版
年 级
课时安排
初中三年级
新授课
1课时
第十三课 顺序结构 课 型
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并能画出它们的流程图。
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写
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
以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制作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小结归纳,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
行过程和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的执行过程,最后完成课堂自评。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我们学习了“求圆面积”的程序,请看程序段
(演示),程序中语句的执行是如何的?
教师解释,程序的执行是按顺序从第一条语句
复习引入
开始执行到最后一条语句,这种程序结构称为
顺序结构,是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一种。
学生思考,
回答。
引起学生的
思考。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8
有时在解决一些问题时,经常需要重复执行一
些操作,如计算1+2+3+…+100的和,我们
可以利用循环结构控制程序按照一定的条件
新课讲授
循环结构的
基本概念
或者次数重复执行。
即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
理步骤,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
新课讲授
循环结构的
基本概念
应用举例:累加求和。
题目:计算1+2+3+…+10的和。
(1)分析问题。
教师提示进行累加运算,可先设累加变量的值
为0,还要准确理解循环次数,避免出现多一
次循环或少一次循环的情况。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画出流程图。
循环结构程
序的实例分
析
第一步:使累加变量S的值为0;
第二步: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1,终值为10,分析程序的
步长值为1;
第三步:判断循环条件I>10是否成立,成立,
则输出累加变量S的值,否则S=S+I,I=I+1,
重复第三步。
(3)讲解程序的编写。
Private Sub Form_Click()
S=0
学生观察,
理解程序的
执行过程。
流程图。
通过实例分
析,让学生
明确循环结
构的执行过
程。
学生思考。
学生听讲
解,
观看流程
问题。
了解循环结
构的执行过
程。 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图,并思考
9
For I=1 To 10 Step 1
S=S+I
Next I
Print "1+2+3+…+10的和是";S
End Sub
通过实践,
(4)教师巡堂指导。
学生做练习
三。
进一步加强
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和掌
握。
(5)教师小结循环结构的特点。
① 循环结构中通常都有一个起循环计数作用
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一般都包含在执行或
终止循环的条件中。
② 循环结构主要用在一些有规律的重复计算
的算法中,例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
教师小结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程序基本控制
结构的共同特点:
① 三种结构都是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② 三种结构内都不存在死循环,即无终止的
循环,像下图的结构中就存在一个死循环,在
知识归纳
程序中是不允许死循环出现的。
认真听讲,
归纳知识。
通过归纳,
梳理知识
点。帮助学
生形成系统
的知识体
系,让学生
对教学内容
有更为深入
的认识。
学生听讲
解,做好记
录。
巩固相关概
念的掌握。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
结构和循环结构。
课堂小结
顺序结构: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一行一行地执
行的程序结构。
思考问题,
加深记忆。
通过小结,
巩固知识。
10
分支结构: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
行走向的结构。
循环结构:需要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程序结构
称为循环结构。
我们灵活运用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编写出
各种各样的程序,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
11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1585173a60104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