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7652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padavan科学插件)

2021信创产业分类排行

一、基础设施产品

二、基础软件

三、应用软件

四、信息安全

内外驱动,信创推广跑出“加速度”

2018年3月22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签署备忘录,计划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

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战开启。

2018-2019年期间美国对中国挑起数十次贸易争端,对价值上万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期间,中美

进行了多轮经贸磋商,但是成效不大,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如此尚还不够,对美国来说,科技与金融才是关键。在世界贸易领域,科技水平更决定着一国在商品流通

中的地位与竞争力,是真正外延式的发展,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本国居民的经济水平。

2019年贸易战正式升级为科技战,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国将华为、中兴列入实体清单,这也意味着任何使用

美国技术的企业,除非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否则不得与“清单”内的中国企业进行任何商业交易。

进入2020年,美国则开始屡屡发起舆论攻势,即以疫情和新疆为核心对中国进行攻击,试图在中国内部

制造矛盾,同时在西方社会内部进行反华动员。

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这三板斧中尤以科技战的威力最大,毕竟目前部分软硬件关键核心技术仍为国

外公司所主导。只有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才能摆脱美国在技术上的牵制。打破国外垄断、改变被动

局面、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已成行业上下共识。

2020年5月,运营商首次集采国产CPU服务器,这是信创元年爆发的标志性事件。7月开始,各地政府

陆续招标,金额是前次数倍,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IT架构将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各

层级逐渐实现国产化。

部分核心产品企业业绩已经开始释放,飞腾2020年全年交付芯片150万片(2019年20万片),全年营

收13亿元(2019年2.1亿元),预计2021年交付芯片超过200万片,收入超过20亿元。

如今,信创产业元年已过,党政信创份额大头基本尘埃落“地”,市场规模短期突破千亿。接下来的2021,

信创产业将逐步拓展至八大行业,行业信创市场规模预计将呈数倍扩大。据初步估算,到2023年,中国

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650亿元,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

空间与挑战

从2020年开始,党政以及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八大主要行业的信创

推进工作便已经全面启动。重要行业的信创替换既是信创产业发展的深水区,也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看点,

相对党政市场更加市场化。

2020年5月,电信发布电信服务器(2020年)集中采购项目货物招标集中资格预审公告,搭载鲲鹏和海

光的国产CPU服务器首次明确进入电信大规模集采,数量占比达到19.86%,具有突破性意义。

5月,北明软件中标农业银行2020年重点服务器项目,是行业信创在金融领域的重要突破。

10月,贵阳银行公告核心业务系统易鲸捷国产数据库应用项目,成交金额约4.27亿元,创造了国产数据

库的单一采购项目记录,是国产数据库首次明确被运用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中。

这一系列行业信创取得的突破进展,一定程度上佐证着信创产品的竞争力与执行力。

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如操作系统、芯片等领域受限于技术、生态问题,仍然与国外厂商存在较大的差距,

除了党政与金融行业,其他领域信创产业渗透率依然较低。从“基本可用”到“好用易用”,这既是空间,也是

挑战。

行业乱象

由于去年下半年是党政信创大规模放量元年,基于构建用户粘性与产品良性迭代的诉求,各家信创厂商纷

纷把市场份额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相对放宽对产品价格的要求,这也造成了2020年价格战较为惨烈

的局面。

比如,宝兰德服务器中间件对运营商的报价一般为5万/CPU,而机关集中采购为2.5万,比之前东方通服

务器容器中间件2.7万报价还要低一些;整机价格也降低至5000,并且长城、联想、同方、曙光、华为等

巨头环伺,竞争还在持续。

如此,头部厂商不断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参与企业即便拿下项目,利润普遍也很低。上游厂商为

了生存,要么放缓新技术的研发,要么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或者售后服务标准,这其实对整个产业的

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有鉴于现阶段本土技术在性能、成本和成熟度上与外企存在的客观差距,企业在报价上必须趋于理性,从

而为CPU、OS、整机等参与厂商预留一定的利润,使本土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去投入研发,缩短与国外大

厂的差距。

同时,很多厂商也在互相积极进行兼容适配认证,借助信息、资源的不对称构建优势;部分行业巨头开始

通过与软件协会等组织配合组建信创联盟,借此拔高竞争门槛并实现对中小企业的卡位;个别厂商在全国

各地跑马圈地建产业园,向地方政府寻求政策扶持、采购市场份额,本质上是塑造厂商与地方政府共同利

益,以共同利益绑架地方决策;一些企业将引进技术标榜自主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只着眼于自身利益的表现,通过政商关系影响评价体系和规则制定,都不利于信创市场

的良性竞争,客观上造成了对政策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没有在如今的黄金时期加快拉近与国际水平的距

离,宝贵的资金和时间被利益集团挥霍掉,那无疑将是莫大的悲哀。


本文标签: 信创 企业 行业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