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java实体类)

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0802万喜峰---通过无限深势陘来理解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通过无限深势阱来理解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一,最简单的量子力学体系——一维无限深势阱

通过对量子力学的初步学习,很明显一维无限深势阱是最简单的量子力学体系。

通过对多种教材的了解,我认为周世勋先生的《量子力学教程》是中国物理学教

材中的经典,我非常感激这本教材,是它把我带进了量子力学的大门。该书概念

性错误极少,但有两个小错误必须订正。其一就是p.37中,有如下一句话,无

限深势阱中的定态波函数“是由两个沿相反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叠加而成的驻波”。

这句话错误的根源在于忽略了量子力学波函数具有非定域性。很高兴看到国内越

来越多的教材(例如曾谨言先生(第三版),张永德先生等),都不采用周世勋

先生的讲法。

一维空间中的无限深势阱体系,无疑是最简单的量子力学体系。任何理工科大学

生都会首先学到它。并且我们从近十年的量子力学考验真题中也发现这类题目很

少有学生打不出来的!不过,只有聪明的学生能准确回答如下3个中等难度问题。

三个中等难度问题:

1. 写出体系的位置算符, 动量算符和哈密顿算符的定义域。

2. 体系的动量算符和哈密顿算符不对易的根源何在?

3. 在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中,如何定义这个问题的空间?

当然,不是每一位量子力学博士教授都能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4. 在某一状态上的动量分布可以取任意大的数值,是否意味作粒子的速度会超

光速?

5. 定态波函数是局域的(localized)吗?

6. 定态波函数是非局域的(nonlocal)吗?

二,问题的答案和量子力学非定域

这六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如下:

1,位置算符, 动量算符和哈密顿算符的定义域都是 。

第 1 页 共 4 页

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0802万喜峰---通过无限深势陘来理解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2,动量算符定义在全空间,而(全空间的)哈密顿算符包含有势能,这是这一势能

导致了动量算符哈密顿算符不对易。或者说,边界条件本身意味着势分布的不均

匀。

3,数学上似乎可以有一种处理:处理为一个[0,a]空间中的问题,此时波函数只

定义在这个空间,没有外部。但是,在量子物理中,绝对不可以只把空间定义在

[0,a]上,而必须定义为全空间

物理也确实是这样定义的。

在经典物理中,这两种定义没有差别。

4,本质上,量子力学中速度不是一个很容易定义的物理量。这个问题和哈密顿

力学的独立变量的定义相关。

不过,马马虎虎地说,可以通过动量定义速度算符。当然,此时也可以说,速度

不过是动量的另外一个说法。不过,也就是在这个马马虎虎的说法里,动量任意

大,可以认为意味着速度可以任意大。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粒子的速度会超

光速!这是因为,粒子的速度,是各种可能性的平均值,尽管有超光速的成分,

但是出现的概率总是太小。

5,波是局域的localized! 或者说,物理的波局域(localized)在势阱内部。

6,波是非局域的(nonlocal),为什么?

非定域性最初步的定义是通过狭义相对论定义的,说是类空间隔中发生的事件无

因果联系。或者说,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不可能存在因果联系。

量子力学中的非定域性不能等同于相对论中的非定域性,而是对它的一个扩展,

更加深刻。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的定义是:类空间隔两点事件的波函数是相互(概

率)关联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美国取一个自旋往南的电子,在中国取一个

自旋往北的电子,在我手上合到一起,象摇骰子一样摇几下让两个电子相互熟识

一下,然后分开。一个去了美国,一个留在中国了。量子力学的标准说法是,无

论去了美国的电子还是留在中国的电子,都只有二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原属于美国

或中国的电子,而且二分之一的可能性自旋朝南或朝北。戏剧性的事件是:如果

在某时刻中国有人看它一眼发现它朝南,同时,尽管美国的电子没有任何人看,

却一定朝北,概率从1/2一下子变到了概率为1。这就是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注

意,由于中国这边的电子自旋朝向原本就没有明确的信息,不存在把一个具体的

信息瞬时传达到美国的可能性。因此,量子力学中的非定域性,并不违背信息传

播速度有限的物理原则。对于一维无限深势阱,非定域性的表现在:尽管粒子不

可能进入[0,a]之外的区域,但这些区域是存在的,就会对体系的波函数产生影

响。这个影响在两方面:

。事实上,看势场的形式,量子

第 2 页 共 4 页

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0802万喜峰---通过无限深势陘来理解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1,影响到了粒子的能量本征函数。在[0,a]之外

空间是完全不同的!

2,动量本征函数就定义在全空间

,和数学上只定义[0,a]

上,尽管粒子无法进入[0,a]之外

的部分,它直接导致了本征态上粒子的动量分布是一个连续的分布。这两方面和

经典力学完全不同。

三,定域实在论与非定域实在论,EPR佯谬

量子力学发展到1927年,前景似乎明朗起来。随着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的召开,一系列从量

子力学诞生起就存在的基本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达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中有波恩的

几率波解释、海森伯的不确定关系和波尔的互补原理,这三者共同形成了量子力学的正统的

哥本哈根解释,并从此开始统治人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

至此还看不出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的叛逆。发现量子力学对经典叛逆性的是量子力学哥本

哈根正统解释的反对者们: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和薛定谔。其中最坚定的要数爱因斯坦。他

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名为“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的描述是完备的吗?”

(CanQuantum-MechanicalDescriptionofPhysicalRealityBeConsideredComplete?)的文章,指

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是与以实在性判据和定域性假设为基础的相对论相悖的。

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设想了一个涉及两个粒子的思想实验,在实验中两个粒子经过短暂

的相互作用后分离开,这一相互作用产生了两个粒子之间的位置关联和动量关联。然后爱因

斯坦论证道,由于通过对粒子1的位置测量可以知道粒子2的位置,而根据相对论的定域性

假设,这一测量不会立即影响粒子2的状态,从而粒子2的位置在测量之前是确定的,同理,

粒子2的动量在测量之前也是确定的。于是,粒子2的位置和动量在测量之前都具有确定的

值,而一个完备的理论应当同时给出粒子2在测量之前的位置值和动量值,但量子力学只能

给出关于这些值的统计信息。因此,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

这篇文章的论证建立在实在性判据和定域性假设的基础上,这两大基础似乎是物理学最为终

极的设定。没有它们,就没有物理学的一切!因而显得是那么的牢固。但大自然总是不轻易

将自己的本来面目示人,爱因斯坦加以万分信赖的两大基础假设竟然会演变成绊倒自己的绳

索!1964,贝尔推导出了著名的Bell不等式。从此,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终于从理论上的

唇枪舌剑走上了实验上的用事实说话。尔后的多次试验证明,量子力学中存在非定域实在性!

爱因斯坦的EPR推论作为一个佯谬更加增强了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正确性。

量子力学又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闪亮登场了。她否定了定域实在论,也否定了因果律。

一生笃信定域实在论和因果律的爱因斯坦,其迷茫和彷徨从他的两句经典话语中得到了淋漓

尽致的体现:“我无论如何不愿相信上帝在掷骰子!”“难道月亮只有当我们看它的时候才存

在吗?”

量子力学已经得到了100多年的长足发展,一幅壮美的量子图像在世人的面前正显现得越来

越清楚。量子力学的实际应用也引起了许多人的重视。但是,关于量子力学的一些基础性的

第 3 页 共 4 页

黄冈师范学院 物理0802万喜峰---通过无限深势陘来理解量子力学非定域性

东西却依然是那么的模糊,预示着她带给人们的思想上和观念上的冲击必将是革命性和彻底

性的。

附录: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之量子力学处理的全部内容。取自一本大学物理学

教材。

第 4 页 共 4 页


本文标签: 粒子 算符 动量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