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php大学教材)

沙特出兵巴林平叛,搅动中东局势意欲何

作者:暂无

来源:《海外星云》 2020年第6期

沙特出兵巴林

2020 年2 月中旬以来,巴林国内占人口大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为“实现民主,终止歧视”

而走上街头,进行了一系列抗议活动,矛头直指逊尼派的王室统治者,要求巴林国王哈马

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下台。

3 月上旬,巴林境内又再度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很多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废除君

主制度,并且要求以民主制度来分享国内石油开采的福利。3月13 日夜间,什叶派抗议者和国

王哈马德的政府安全部队、现政权支持者爆发了血腥的冲突,导致这名君主向海湾阿拉伯国家

联合部队———“半岛之盾”寻求支持。“半岛之盾”部队是一支组建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以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员国沙特军人为主的快速反应联合部队。“海合会”最初由6

个海湾阿拉伯国家(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组成,是海湾地区

最主要的政治经济组织。“半岛之盾”部队的职责是保护海合会成员免受外来侵略的军事联盟。

他们把伊朗看成主要威胁。3 月14 日,由100多辆沙特坦克和1 万多名全副武装的沙特士兵

组成的军队经过连接沙特和巴林之间的道路,进入巴林,以挽救巴林王室政权。

巴林的回应及国际舆论

对于沙特军队开进巴林国内这件事,巴林官方表示,这是“邀请外国派兵维护秩序,保护

基础实施”;巴林反对派则抨击这是“一国对另一国的公然占领”,是“不宣而战”;西方舆

论认为,这是“沙特派兵进入巴林镇压示威者”;而美国白宫的态度则非常微妙,一方面敦促

巴林政府保持克制,另一方面又不认为沙特出兵是入侵行为。

伊朗媒体称,这是巴林政府为了应对国内的抗议活动而甘愿沦为沙特的傀儡,任凭沙特利

用国防军控制了巴林地区的所有重要地点,包括政府目标、军事基地以及海岸港口等等。而沙

特这种蚕食巴林的行为,在2011 年就已经开始。

沙特阿拉伯法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翰·斯法基阿纳基斯表示,沙特“不希望它的邻国陷

入政治动荡”。“沙特人发出的信息是他们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将保持这些国家的安

全和稳定。”

分析认为,沙特是应巴林受到围攻的逊尼派穆斯林王室的要求采取这番举动的,但主要还

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如果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巴林陷入埃及式的民众暴动,那么,利雅得政

权无疑会担心下一个将轮到自己拥有丰富石油资源、居住着许多什叶派教徒的东部省份。

富国弱兵,夹缝求生

巴林全称巴林王国,是一个位于波斯湾西南部的袖珍岛国,国土的面积767 平方千米,主

要的经济来源是石油,国民大多数是什叶派穆斯林,但是巴林国王家族信仰却是逊尼派。地理

上沙特阿拉伯位于巴林西部,并可经由法赫德国王大桥连接;伊朗则位在巴林北方。巴林国内

石油资源得天独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过度开采,已近枯竭。20 世纪后期,该国将经济模式向

国际金融和旅游业转变,得益于之前石油开采所带来的资金积累,即使是最早步入后石油经济

的波斯湾国家,巴林的国内经济状况仍然保持稳定,2018 年人均GDP2.36 万美元左右,被世

界银行认定为高收入经济体。而这也正是引起周边国家对其虎视眈眈,想要对他“薅羊毛”的

原因。

巴林,虽然名义上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早在2011 年的时候,沙特就已经掌握了对巴林

的实际控制权。当时,巴林国内爆发以什叶派民众为主的持续抗议活动,逊尼派立国的沙特以

帮助镇压叛乱为由,向巴林派出了约5 万人的国民警卫队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警察部队。

此后,长达9 年的时间里,反对者仍顽强抵抗,双方冲突不断,国内频频爆发内乱。

表面上看,这些反抗者的主要诉求是要求废除君主制,引入议会制度。深层次来说,中东

国家的内部矛盾都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历史问题。从经济层面上看,巴林是富裕

国家,国民本应该过得很不错。但是,在巴林真正能够享受到经济红利的人,只是极少部分的

高层人士,普通的民众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这也是巴林民间会爆发抗议活动的重要原因。此外,

宗教信仰是另一个原因,大部分信仰什叶派的民众更亲近什叶派立国的伊朗。正因为如此,此

次巴林国内的局势动荡,沙特王储小萨勒曼先后派遣近3万人的联军(截止3 月18 日数据)

前来镇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伊朗方面的说法,德黑兰并没有采取武力输出方式来支持

巴林的抗议民众。其实伊朗说的也没错,如果他们真的想要那样做,那么如今在巴林爆发的就

不是暴乱了,而是内战。

美国幕后发挥作用

据外媒分析,沙特的举动在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地缘政治方面的考量。利雅得与华盛顿有着

密切的军事和经济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关系实际上是将美国第五舰队所在地巴林包含在内的。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不会不事先征求华盛顿的意见就采取行动。

在向巴林派兵前,沙特就已经加强了对这个地区其他引人瞩目的国家的干预。这些国家包

括黎巴嫩和也门。沙特抑制地区骚乱的努力还扩展到阿曼。与巴林一样,阿曼是个相对“贫穷”

的国家,也是美军基地所在地。

美国完全理解和赞同沙特在地区安全方面日渐增强的作用。不过,美国仍然试图两者兼得。

一方面锲而不舍地在这个地区寻求自身战略利益,另一方面又不留情面地抨击镇压抗议活动的

阿拉伯政府,保持其民主灯塔的形象。

伊朗的反应

英媒认为,沙特出人意料的军事行动可能进一步激怒的不仅是麦纳麦的抗议者,还有德黑

兰领导人,也许会导致巴林变成一场“代理人”的战场。伊朗长期以来一直有意主导波斯湾。

美国智库战略预测公司的约翰·弗里德曼3 月14 日表示,中东地区的大规模“起义”运动对

德黑兰来说是一个“黄金机会”。他写道,“沙特人认识到这对他们的政权产生了重大风险,

并与美国人协商后,带领一支联盟军队进入巴林。”

在沙特采取干涉行动后,伊朗方面也作出回应。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拉明·迈赫曼帕拉斯特

3 月15 日对媒体表示,“外国军队的出现并干涉巴林内政是不可接受的,会进一步把事情复

杂化”。伊朗现在面临如何应对巴林动荡的选择。

英媒分析,伊朗可能会大力支持巴林的抗议者,或是鼓动海合会其他成员国的歧见者制造

动荡,以此削弱沙特的力量。弗里德曼认为,德黑兰企图从海上采取自己的干涉行动。

中东地区动荡加剧,与2016 年特朗普在竞选时许诺要结束美国“无尽的战争”,减少额

外开支,“让美国再次伟大”重振本国经济的目标有关。到目前为止,美军“撤出中东”的计

划一直在缓慢推进。而伊朗是美国及其盟友企图“霸占中东”的最大绊脚石。如今,美国实施

“以退为进”的撤兵计划,给中东地区留下势力“真空”,不免让地区豪强“窥觑”。此次,

沙特率阿拉伯联军“出兵”巴林“帮助”平叛,标志着利雅得在阿拉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动

荡之际,已经开始“不情愿”地扮演起地区警察的角色。

(综合自网络)(编辑/ 柏舍)


本文标签: 巴林 伊朗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