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elasticsearch性能)
2014年3月
第16卷第1期
江 南 社 会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JIANGNANSOCIALUNIVERSITY
Mar.2014
Vol.16No.1
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美国石油外交战略
殷 蕾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无需考虑石油安全
问题的状况,使美国陷入了能源困境。从美国刚解密的档案文件来看,美国在石油危机期间及随后
对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采取的外交政策,反映出美国针对石油危机所采取外交措施的针对性。
早在石油危机发生前,美国就已经预测到石油危机的出现,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
举措达到石油解禁的目的,保障美国的石油安全。
关键词: 石油危机;美国;石油外交
中图分类号:D8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26(2014)01-0019-07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联合行动,发
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战争爆发后,阿拉伯石油生
产国开始利用石油武器打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
家,通过实施石油禁运、暂停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
油价大幅飙升,引发了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对以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造成严重的冲击。
明石油储备量增加了66%,达到5648亿桶,而曾
经是世界上最大产油国的美国,可探明的石油储备
量只有334亿桶。
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一、
的能源状况
二战时,全球石油供应短缺,美国在当时是主
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二战后,随着技术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开采出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参见图1),
由于全球石油储备分布的不平衡,世界产油中心由
美洲转移到了中东地区(参见表1)。中东的可探
图1 1967~1987年全球石油储备量按地域增长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TheBritishPetroleumCompanyp.1.c.BPStatistical
ReviewofWorldEnergy.1988,p2
表1 中东石油产量(百万吨)
年份
1950
1961
1971
1976
伊朗
31.75
59.4
226.2
279.00
伊拉克
6.5
49.00
83.40
100.0
巴林
1.51
无数据
无数据
无数据
沙特阿拉伯
25.9
69.20
223.4
409.00
科威特
17.00
82.70
147.10
100.0
整个中东
86.60
280.00
803.00
1034.00
中东占世界百分比
16.7
24.0
32.4
38.3
资料来源:BenjaminShwadran.TheMiddleEast,oilandthegreatpowers.NewYork:PublicAffairsPress,1959,pp.368-369;BritishPetroleum
Company.BPStatisticalReviewoftheWorldOilIndustry.London:BritishPetroleumCompany,1972,p.18;ExecutiveOfficeofthe
President(U.S.).InternationalEconomicReportofthePresident.Washington,D.C.: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77,p.174.
收稿日期:2013-09-22;收修改稿日期:2013-10-10
作者简介:殷 蕾(1989-),女,安徽芜湖人,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交学、国际关系。
—19—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趋增
加。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在十年
内增长了4%,从1968年到1973年的五年中,石油
日消耗量从13085万桶增加到了1687万桶。为
了保证工业上的竞争力,美国必须获得稳定的能源
供应,国外的廉价石油成了美国的首选,中东地区
工业系统不发达,对石油的需求很小,所以石油出
口成了中东的支柱产业,这正合美国的意愿。
世界并不总是平静,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
争给美国的石油安全敲响了警钟,1969年9月26
日美国外交文献的备忘录就可能出现的石油供应
中断进行了探讨。专责小组在报告中指出对外国
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不利于美国在战争或紧急情
况下维护自身的利益,并指出了美国应当注意的有
关对阿拉伯国家石油依赖的问题
[1]
:一是阿拉伯国
家可能会同时都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二是阿
拉伯国家有足够的财政储备来限制石油出口,同时
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三是在可预见的未来,阿
拉伯国家仍然是石油出口市场的主宰者。四是从
阿拉伯国家进口的石油份额空缺不可能全部从西
半球来填补。
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于1973年,石油输
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为声援第四次中东战争
中的埃及和叙利亚,对以美国为首的偏袒以色列的
西方国家实行了禁运,使得油价暴涨(原油价格由
危机前的301美元/桶提高到1165美元/桶)。
这次危机长达5个月,导致了美国工厂倒闭、失
业率增加、燃料紧缺、交通困难。这次危机形成
的根本原因,是OPEC对国际市场具有绝对的控
制力。
石油危机的爆发,彻底改变了美国无需考虑石
油安全问题的状况。美国政府开始对石油问题持
积极干预的立场,这种干预是全方位的,包括在内
政方面的措施和外交上的干预与协调,而在外交上
的措施从源头上解决了能源的稳定问题。
二、美国对中东产油国的外交
十月战争发生后,美国继续援助以色列,致使
沙特一改往日友好的态度,号召阿拉伯世界拿起石
油武器,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实施石油禁运,美国
对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政策也因为石油危机而发生
了改变。
(一)美国对沙特阿拉伯的外交政策
1.石油危机前美国对沙特的外交政策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也是最大的石油
出口国,沙特的产油量和出口量对国际石油供应和
国际油价的影响举足轻重。能源危机后,沙特一直
—20—
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领导者,在OPEC内部,沙特利
用其作为主要石油出口国的地位操纵石油价格,除
了在石油上的主导作用,沙特在伊斯兰世界也承担
了更加广泛的义务,并且在伊斯兰世界具有相当高
的地位。美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中东的和平进程
离不开沙特的支持,希望沙特在阿拉伯世界起主要
的调解稳定作用。
[2]138~139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到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
霸权相对衰落的时期,它在中东的外交遇到了前所
未有的困境与挑战。这时,尼克松在关岛讲话时提
出由“亚洲国家自己来处理”安全问题
[3]
,将美
国置身于亚洲包括中东地区的事务之外,减少在
亚洲承担的军事义务。这一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
是“双柱政策”(TwinPillars),即将沙特和伊朗视为
美国在波斯湾的主要伙伴,提供给他们大量的武
器,使伊朗成为军事支柱,起警察作用;沙特主要成
为经济支柱,通过运用其庞大的经济诱导力量,起
到稳定器的作用。
[4]
美国通过武装扶植伊朗和沙
特,保证了对海湾地区的间接控制和稳定的石油
供应。
石油危机前美国人没有想到沙特人真的会对
他们使用“石油武器”,一直以为与他们保持友好
关系的沙特不会使用武器,沙特带头的针对美国的
这次“石油禁运”给了美国一次“震慑”。这次石油
武器的成功运用,大大提高了沙特的国际经济地位
和政治地位。
即便是石油禁运解除之后,美国的能源供应依
旧存在问题,美国急需调整能源政策和能源结构以
应对长远的能源问题。石油危机期间,美国认识到
了中东能源对美国的重要性,因此,美国调整了在
中东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的政策,而更加重视与阿
拉伯国家的关系。美国调解获得了埃以、叙以协
定,使得阿拉伯国家同美国的关系密切起来,而苏
联在中东的实力在十月战争和石油危机中被大大
地削弱。
2.石油危机后美国对沙特的外交政策
(1)尼克松政府开始调整政策,与沙特建立特
殊关系
1973年11月8日,基辛格飞抵沙特,会见费萨
尔国王,要求结束石油禁运,但是失败了,基辛格并
没有说服沙特。同年12月3日,尼克松写信给沙
特国王,表示美国一直在为达成埃以协议努力。8
日,费萨尔在回信中表示,只有在以色列撤出阿拉
伯土地并实现巴勒斯坦自治后才有解禁的可能。
12月14日,基辛格再次访问沙特,会见费萨尔,双
方在两个小时的会谈中在解除禁运问题上取得了
一些进展,沙特国王对美国的处境表示理解。在基
辛格这种穿梭外交的攻势下,解除禁运确实取得一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美国石油外交战略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3210245a62406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