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6日发(作者:通达oa2020官方网站)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对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研究
Bull(2001)认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交通出现拥堵问题。
在不少城市,公交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主要是公交系统可以
节约公共交通资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公众的交通需要。为此,公交系统的吸引
力下降容易导致人们选择其他交通公交,例如公众选择自驾车作为交通公交。另
外,Bruno. A(2008)还补充认为,公交的吸引力还影响人们对政府治理城市交
通的信心。公交系统水平常常被人们视为政府管理交通的能力的表现。为此,低
下的公交发展水平容易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消极的影响
[2]
。
David F(1995)认为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主要为部分公民的交通意识没
有得到有效提高,这给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Dublin
(2002)认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不能够仅仅依靠交通法规。法规随着在很
大程度上能够对公民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但是,单纯的法律强制却不能发挥完
全的作用。毕竟,交通法规无法完全对公众的交通行为进行全范围的限制和规范。
这需要交通道德意识的补充
[4]
。Fries(1992)指出,良好的交通意识可以提升
公众的自律能力,自觉性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意识教育
的缺失,公民的交通道德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导致
部分公民没有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导致交通的混乱。另外,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
识还影响了行政政策的执行。一些公众由于缺乏良好的公共意识,没有严格执行
政府颁发的交通措施。这导致措施的效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
解决
[3]
。
Leblan(2006)提出,数量庞大的自驾车无疑给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沉重的
压力,导致城市交通出现了拥堵。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驾车这种方式占有更
大的公共交通资源,严重降低了道路的使用效率。政府难以通过对自驾车的管理
以实现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为此,在个体利益和整体交通权益相互冲突的时候,
政府难以对自驾车出行进行有效性的管理。这将大大降低政府在交通管理方面的
执行力。除此之外,自驾车的出行还受到拥有者素质的制约
[5]
。
(2)对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对策的研究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交通拥堵问题的
成功解决对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不少国外学者
都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交通拥堵进行解决。国外学者
对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对策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Meyer(2005)认为,要重视公交系统的建设。相对于自驾车,公交系统能
够有效提升人们的出现效率,并避免了资源的过分消耗。同时,政府能够从城市
交通发展的目标与需要出发,对公交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的提升。Newell(2009)认为要关注绿色出行系统的发展。很多国家当前正处于
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期,节约资源,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不仅是经济发展
的需要,也应该成为公交管理的目标。同时,绿色出行还能够降低城市交通的压
力,避免交通拥堵问题的出现。为此,绿色出行系统建设也应该得到管理者的重
视。Romein(2003)认为要强化法制建设。比如东京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对公交
管理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国内研究现状
(1)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危害的研究
陈新(2009)认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给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运行带来消极
性的影响。这种消极体现在城市交通拥堵影响人们的出行效率,给人们带来严重
的不便。陈骏,许甘芸(2011)认为,出行效率的影响容易给人们增加人们的焦
虑感。在出行通畅的情况下,人们能够感受到轻松与愉快,心理健康也相对较佳。
但是,在出现效率降低的情况下,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受到出行的影响。
曹钟勇(2012)指出,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给其生
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城市交通拥堵对居民生活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
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居民的出行。影响居民出行是交通拥堵带来的最为不利的影响。
每个个体需要工作和上学,良好的交通环境是保证他们准时达到工作地点和学校
的前提。可是,不良的交通环境却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不利的影响。公众往往由于
交通堵塞,无法准时达到公司和学校,这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便。
其次,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应激能力。生活应激能力的提升有赖于良
好的交通环境。在不良交通环境下,居民将无法积极有效应对生活应激事件,这
容易加大应激事件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损失。
城市交通堵塞处理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外,还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陈新
(2011)指出,每年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额外生态环境污染损失很高。城市交通
堵塞造成的污染包括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交通噪声。此外,杜迈驰(2011)提
出,由城市交通堵塞带来的环境污染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
戴东昌(2012)也认为,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舒适感,对
于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交通拥堵缺对于生态
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2)对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对策的研究
黄文雄(2009)认为,完善交通线路的设计是政府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
一个关键措施。顾尚华(2011)补充认为,交通线路设计的完善需要重视设计的
动态性。设计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交通环境的变换,保证交通线
路不仅当前,而且需要满足今后的交通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者主要需要考
虑汽车和旅客的数量变换。汽车的不断增加已经给东莞市带来沉重的交通压力。
胡卉,申金升(2012)认为,交通管理的优化有赖于强有力的监管。系统全
面的监管工作能够保证交通的顺利运行,避免了交通拥堵情况的出现。 监管能
力的提升一方面要强化行政监管的强度。交通行政部门应该强化行政监管,运行
的车辆进行指挥。为此,交通行政部门可以交通高峰期,如上下班,安排一些工
作人员到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进行交通指挥,保证交通有序运行。监管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交通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为交通管理提供明
确有效的指导,实现交通管理的优化,避免城市交通堵塞情况的发生。
胡春雷(2013)提出一个新观点,即政府通过汽车限购,能够从根源上防止
更多的汽车进去市区,减轻市区的交通负担。但是,汽车限购并非越大越好。这
就要政府统筹考虑市民的现实需要和城市交通的运载能力。但毛敏(2013)同时
也指出,汽车的限购应该不以过分市民利益为前提。除了限购汽车之外,政府还
可以增加自驾车的停车费用。增加停车费用不仅能够降低公众选择自驾车的热情,
而且可以有效节约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广东省陆路整体交通运输政策(2010-2020).广东: 广东省交通事
务局.2010年
2. Bull. Traffic congestion the Problem and how to deal with
it[J].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11, 8:669-674
3. Bruno. A multi-modal approach to the location of a rapid transit line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104):321-332
4. David F. Network cities: 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 for 21st
Century[J]. Urban Studies,1995,32(2):235-240
5. Dublin. External cost International of Urban transpor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2013,(64):401-410
6. Fries. A simulated Annealing Approach To The Network Design Problem
With Variation Inequality Constraints[J].Transportation
Science,1992,26(l):18
7. Leblan. A Bi-level programming Algorithm For Exact solution of The
Network Design Problem With User-Optimal Flow[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986,20(3):259-265
8. Meyer. Urba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D]. London:Hutehinson,2005.
9. Newell. 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optimal design of bus routes[J].
Transfusion Scienee,2014,13,13:20-35
10. Romein. The Multi-scalar Complexity of Infrastructure Planning[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3,11:205-213
11. 顾尚华.德国慕尼黑对人本交通的实施概况[J].江苏交通,2011(10):.8-10
12. 胡卉,申金升.智能交通系统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
理,2013,(3):6-8
13. 胡春雷.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政工程,2013(1):5-7
14. 金风君,戴特奇,王妓娥.中国交通投资经济效应的量化甄别[J].铁道学
报,2014,(3):9-14
15. 贾艳杰,郭琳,魏秋霞. 天津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问题及其出路探讨[J].天
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3:34-37
16. 陆化普,王建伟.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17. 刘晓光,李雪梅.论和谐社会之和谐交通[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
息,2010,(4):129-133
18. 林晓言,李红昌.中国交通运输外部性制度分析与内部化政策
[J].2012,(5):22-24
19. 陆峰,胡江云,许顺才.国外城市交通对策的借鉴[J].城市发展研
究,2011,(4):50-54
20. 刘军民,郝思和.日本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综述[J].交通管理研究,2010,
5:18-20
21. 赖比尔. 大马士革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D].长安大学,2014
22. 李兵.道路交通管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23. 刘建军,交通工程学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4. 樊颖玮.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14,(4):99-100
25. 李占德,张康敏.农村交通秩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公安大学学
报,2014,(6):67-69
26. 毛敏,蒲云.交通运输走廊研究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
展,2008(5):76-81
27. 王漩,牛格非.北京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4,2:216-217
28. 唐黎标.解决农村交通顽症的对策[J].农机安全监理,2012,(7):5
29. 荣朝和.运输发展理论的近期进展[J].中国铁道科学,2011,(3):1-8
30. 汤潇.中国城市交通问题三思[J].城市建设,2014(7):37-38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3222957a624667.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