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19日发(作者:电脑点不动屏幕没反应)
《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校本课程设计
一、校本课程: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教学材料:创编
课程类型:讲授型、实验探究型、活动交流型。
授课时间:一学年。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中程序设计的爱好者。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知识与技能:认识VB对象的属性与方法,理解事件、事件过程和事件驱动
的概念,了解VB的可视化编程。
过程与方法:熟悉VB界面,制作简单的程序界面,能够通过属性窗口更改
对象属性,认识事件和事件过程的概念并制作出一个小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演示并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编辑简单实用小程
序,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的兴趣,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
题的习惯。
校本课程目录:
第一课:我的第一个VB程序
第二课 编写程序代码
第三课:认识各国国旗
第四课:做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第五课:“你猜对了吗?”----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
第六课:让飞机飞起来----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第七课:编译软件
三、校本课程实施方法和形式:
实施方法:教案讲授,学生讨论分析综合实践。
实施形式:教师设计、组织主持,学生设计、集体实践
四、校本课程教学评价:
部分学生评价:VB程序设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易理解,但在老师
的举一反三的例证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之下,能最大层度的激发我们的兴趣,调动
我们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课程中,我们不但能了解了VB的一些最基本的
功能,也能简单的编辑一些实用的小程序。我想,这也为我们以后进一步的学习
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教学自我评价:本校本课程是VB面向对象的程序部分,根据我校学生
的自身特点,在教材自身的知识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常规对话框的制作,如自然数
相加自然数的制作,文本框的设计等等,充实了教材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求知
欲和好奇心,学生基本能全程参与,积极动手。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基本能
了解的程序设计的对象的概念,设计并制作一些简单的实用的对象,如仿制操作
系统中的文本框,制作文件的保存对话框等等,基本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第一课:我的第一个VB程序
操作步骤如下:
一、新建一个工程
步骤1:启动VB6。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Visual Basic 6.0】。
步骤2: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选择【标准EXE】。
Visual Basic把设计程序比作兴建工程。因此,启动VB6时首先要新建一个工
程或打开一个工程文件。
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时,Visual Basic将自动创建一个空窗体,并命名为
“Form1”。窗体是程序运行的窗口。
二、在窗体中新建对象
控件和对象 在VB的窗口中有一个工具箱(一般在左边),工具箱中有很多“工
具”,称为控件。单击工具箱中的控件,然后在窗体中拖放鼠标,就可以在窗体
中绘制具体的控件,这些具体的控件就称为对象。
步骤3:单击工具箱中的Label(标签)控件,然后在窗体中拖放鼠标,窗体中
就生成了一个新的对象,对象名为Label1。
三、修改对象的属性
步骤4:选中窗体中的一个对象,属性窗口就会显示出这个对象的所有属性。
属性 属性就是对象的特征。每个对象都有很多属性。属性的设定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在属性窗口中修改属性值;操作方法
方法二:通过控制代码来修改属性值,它的格式为:
[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比如,将对象Label1的Caption属性修改为“我的第一个VB程序”: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校本课程设计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3465081a63601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