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matlabr2020b下载)

萨克斯的演奏技巧

1 萨克斯的发音原理及方法

1.1正确理解认识萨克斯的发音原理

想要控制好萨克斯的音色得先了解它的发音原理,最开始当然要从震动发声开始,哨

片和笛头震动产生的声音带动整只管来发声,然后由各个音孔的开合来控制震动的频率和

声波的走向,达到发出乐音的目的。也就是说萨克斯这种乐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震动发声

器,我们所谓的演奏就是控制它的震动来达到发出乐音的目的。

1.2正确掌握萨克斯的发音方法

很多萨克斯的演奏者把嘴型单纯的理解成把嘴摆成某一种形态来演奏,这的确是正确

的,但是我希望大家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演奏萨克斯的时候摆出的嘴型说白了其实是一

种改变内部嘴型的一种表象。要呈现这种嘴型的根本目的还是改变口腔的内环境:

下巴要求:首先下巴要拉平,除此之外要让下唇变薄。古典萨克斯演奏中,扁而薄的嘴

唇更适合演奏古典萨克斯。因为下唇更敏感,对于控制音源更有好处。哨片是两个直接音

源之一,嘴唇对音源的直接接触会更直接的影响音色,扁而薄的嘴唇在演奏萨克斯的时候

更快速的反应和控制音色的变化,所以在演奏古典的时候比较讲求下巴拉平。

口轮肌收紧:口轮肌收紧之后口腔内会呈现出一个相对比较圆的空间,气流从这个空

间走过之后气很平均,所以声音很暖,很柔和

微笑一样的收紧两个嘴角:这样做之后口腔内会呈现一个向外收的形态,这样的嘴性

能让您的声音更紧实,声音更有弹性

舌头:在控制声音方面,嘴内腔起的作用非常大,主要的一个形式就是控制口内腔的

形态。在这其中,舌头的位置当然也非常重要。在中音区的演奏的时候,舌头的位置应该

是平躺在下鄂里的。在中底音音区的演奏的时候,需要更宽阔平稳的气流,所以这时舌头

应该尽量压底,使口内腔面积增大,使气流尽量平稳。

其次还要了解萨克斯声音的原动力,在萨克斯的演奏中,气是非常重要的。在萨克斯

演奏中呼吸非常的重要。气息: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人正常的呼吸运动,利用排出气体的力

量产生出的气流。这股气流才是萨克斯震动发声的原动力,所以对于这股气流的控制相对

与嘴型更是重中之重。它的急缓直接影响到声音的质量。

对气息有两种评估,第一种就是控制的气流的气压的大小,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集中度。

另一种就是气的急缓,主要控制音量。气流的急缓很好理解,一鼓劲,使劲一吹气流自然

非常急促,声音也非常大。省气吹声音自然小。但是很多初学者并没有注意到它第二个条

件就是口腔内气压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初学的的人吹奏时的声音很大,但是仍然

很散的原因。初学的人只知道一味的将气吹出去,而忽略了对它的使用,所以很多出学的

人即使用很薄的哨片仍然觉得很难吹。吹小号的人都知道吹号得哄着吹。也就是说你在演

奏的时候要控制好你嘴里的气压。很多初学的人刚开始吹并不清楚腹式呼吸,用肺挤出来

的气不但力度不够,而且特别浮躁。虽然一时的量非常大,但是就象一滴水的形状一样,

大头大身子小尾巴。用胸腹式呼吸法之后用腹肌稳定的收缩和扩张来控制气息的气压和密

度之后声音不仅会变的结实,而且它会象细水一样长流,同等量的气如果做到收放自如的

话长度会增加很多倍。而且声音的质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了解萨克斯的发生原理和原动力之后就要学习怎么控制气压了。控制气压其实很简单,

呼吸是用腹部控制,气压也是。大部分的古典演奏员一般会要求口腔内有比较高的气压,

所以他们的笛头口风很小,哨片很厚。实际上他们追求的就是非常结实的音色。在气压很

大的气流的作用下,比较薄的哨片即使过分震动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弹性。这时候就需要

震动弹性更大的哨片来支撑。就象圆珠笔里用的几根头发粗度的弹簧,火车用的手腕子粗

的弹簧一样。在演奏过程中,在腹部肌肉的控制下肺内,气管内,口腔内的气压应该是一

致的作为一个整体。如同声乐家控制嗓子一样去控制sax管。也就是说你在演奏sax的时

候要觉得自己是在唱歌,在控制自己的声带,而不是在演奏身体外的某样东西。乐器也是

身体的一部分。

2萨克斯在演奏中几种音色技巧的控制

萨克斯管的演奏其实包括两个大部分,其一就是对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包括:好的演

奏姿势、口形、运气的方法、音色、熟练的指法、清晰敏捷的吐音;其二就是技巧。技巧

是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上的,技巧的运用是为了体现不同乐曲的风格和效果。技巧还带有

创造性,一些高级的萨克斯管演奏大师在达到演奏的高深阶段时,能不断创造新的技巧来

体现新的演奏效果。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技巧包括:自然颤音、滑音、喉音等等,下面将分

别说明。

2.1自然颤音

自然颤音必须在获得良好的基本音色后产生。自然颤音的产生来自和身体直接相关的

腹、喉、唇和颚,因而就出现了以上四种自然颤音的分类形式。其中被大多数成功的演奏

者所采用的是颚式自然颤音。作为支撑口型的缓冲垫(唇),当领动作时,上牙的压力传递

给下唇,下唇接到信号后,肌肉的弹性又反馈于颚部,并将每一动作过程直接反射给哨片。

从而影响自然颤音频率的变化,进而造成音高、音色、音量的变化,形成对比。我们称这

一类型的技巧为颚式自然颤音。有人形容“萨克斯管笑了”,就是体现了自然颤音的效果。

腹式自然颤音是变化震动哨片的气流压力,主要依靠腹部肌肉运动来达到目的。在某

种情况下,腹式自然颤音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但是要做到像颚式自然颤音那样准确、灵

敏地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采用那类自然颤音的方式,都必须将其作为音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将其分割

或视为一种“装饰手段”

2.2喉音

喉音属自然颤音分类形式中的一种,所以也可称喉式自然颤音,也有人称它为破音、

沙音。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称呼,但它的效果是一致的。我国的民族管乐器笛子、唢呐等,

也常用喉音技巧来体现粗犷、豪放的演奏效果。在中西管乐器的演奏中,喉音是根据喉部

肌肉发声原理来演奏的。人们都知道,音是通过物体震动而产生的。萨克斯管发声的震动

源体是单簧哨片。要获得新的演奏效果,就要增加第二物体的震动,这个物体只有靠身体

的喉部肌肉来完成。促使两个物体(哨片、声带)同时震动,综合产生的效果就是喉式自然

颤音。一般来说,喉音用于较激烈的乐句和乐段,给人一种刺激感。有人形容此种效果是

带歇斯底里的效果,听来很疯狂,在美国摇滚乐和爵士乐里用途最广,我国的流行音乐中

经常在前奏、间奏中用到。初练时有人感到喉部很痒,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性训练,这种现

象就会消失。

2.3滑音

当今萨克斯管的演奏风格中,滑音(滑奏)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它的效果极像中文

拼音字母所采用的四声一样,故采用韵母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符号(—、

/、∨、\)作为滑音形式,并分别在声调符号上加上指示箭头:阴平就是音的淮确音高,

不采用任何符号;阳平作为上滑音用符号/表示;上声作为下转上滑音(下滑加上滑)用符

号 表示;去声作为下滑音用符号\表示。按滑音(滑奏)速度的要求可分激进滑音和慢速滑

音两种。滑音的方法又可分为气滑音和指滑音两种。气滑音是靠气息控制和喉部、唇部肌

肉的控制而构成的,不改变口型位置;指滑音是以手指控制管键的开闭速度和气息控制的

结合而产生滑奏效果的。学习滑奏方法时,演奏者必须具备对准确音高的辨别能力。对音

高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同时进行练耳和长音的训练,以求得更好的滑奏效果。

2.4虚音

在萨克斯管所演奏的抒情段落里,有时会出现一种轻柔、虚弱、迷人的音色,这是由

气流的大小和哨片震动所产生的音量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是在不改变、不影响音色的前

提下,将音量控制得小一点,让气流声大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以优美为核心,就像在音的

四周包围了浓浓的气团,让气团簇拥着音同时出现,在低音区最易体现这种效果。对于基

本掌握长音练习者,应该同时对虚音进行练习。

3指法在演奏中对音色的控制

柔美的音色、准确的音高、干净的吐音、清楚流畅的连音、干脆饱满的断音是每个吹

奏者所追求的。但在实际演奏中,特别是在初学过程中,常有吐音不清、连音不连、断音不断

等情况,这些现象与不规范的持乐器的姿势、过高的抬指、僵硬的按指有直接的联系。有的

吹奏者气息上不来就靠双手“帮忙”,用双手拼命按住乐器,嘴唇使劲的包住笛头,加上抬指

过高,按指过重,结果造成了手指肌及至小臂、大臂肌肉都紧张,按指僵硬、手指不灵活,一遇

到快的节奏就不能把音吹清楚,造成吐音不清、连音不连、断音不断的现象。僵紧的臂肌、

肩肌又使本该通畅下放的气息上提僵滞,失去“下支点”控制力,造成音色僵硬、虚、紧。另

外这样的姿势加上乐器本身的重量又造成了乐器的不稳定,影响笛头与嘴唇之间接触的稳

定性,进一步形成了吹奏的恶性循环。要改掉这些毛病,一定要建立松驰自然的演奏状态,持

乐器时两肩一定要放松、自然下垂,大、小臂肌肉放松使手指自然而略带有弯曲地进行按键。

左手大拇指放在萨克斯管背面泛音键下端的指托上,大拇指尖略伸出。当运用泛音键时,只要

将指尖向上轻轻一按即可。右手大拇指放在萨克斯管中部的指托下面以支持管身。双手在

按键时显孤形,并靠近音键,用指肚按键。左手的拇指为着力点,右手拇指为支持点,其它手指

放松,按键时要充分发挥好乐器指托的作用,尽量地把一些力量放在乐器的指托上。按键时手

指不可用力过重,以防手指僵化,抬指时不要过高,要充分发挥大关节的灵活作用,带动二、三

关节协调运动,只有在松驰自然的运指前提下,才能保证演奏的自然流畅。

在萨克斯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努力的练习,刻苦学习专研才能成功的演奏出优

美的乐曲,对声音的控制一定要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才能取悦于观众,使人们沉醉于优美

乐曲之中。


本文标签: 演奏 控制 震动 颤音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