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有必要学xhtml吗)

牛5种病毒性腹泻病诊断和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纽布病毒和牛诺如病毒共5

种病毒引起的牛病毒性腹泻病临床诊断和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上述5种腹泻相关病毒的检测,病毒性腹泻病诊断、疫情处理、预防与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18637-2018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规范

GB/T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NY/T541-2016兽医诊断样本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

毒(Bovineviraldiarrheavirus,BVD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BVDV可引起牛呼吸道综合

征、繁殖障碍性疾病、腹泻/黏膜病、免疫抑制和持续性感染等。该病呈全球性流行,在养牛业发达国

家危害尤为严重,造成全球乳/肉牛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BVD是进口动物检疫的二类传染病和跨

省交易运输必检的疫病。BVD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2kb~13kb。整个基因组由三个部分组成,

可分为5'端非编码区(5'untranslatedregion,5'UTR)、开放阅读框架区(openreadingframe,ORF)

和3'端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region,3'UTR)。

3.2牛轮状病毒病BovineRotavirusdisease

牛轮状病毒病是由牛轮状病毒(BovineRotavirus,BRV)引起的以呕吐、腹泻、脱水等为主要特

征的人畜共患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尤其在幼龄动物中高发。该病已在全世界主要养牛国家和地区普遍发

生和流行,给养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BRV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无囊膜双链RNA病毒,分

11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VPl~VP4、VP6、VP7)和6种非结构蛋白(NSPl~NSP6)。

3.3牛冠状病毒病BovineCoronavirusdisease

牛冠状病毒病是由牛冠状病毒(BovineCoronavirus,BCoV)引起的新生犊牛腹泻、成年牛冬季腹

泻和各年龄段牛呼吸道疾病。BCoV为不分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囊膜。基因组全长大小介于30847

bp~31100bp,具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1a和ORF1b,五种主要的结构蛋白:纤突蛋白(S)、血凝素/酯

酶蛋白(HE)、核衣壳蛋白(N)、跨膜蛋白(M)和小膜蛋白(E)。

3.4牛纽布病毒病Nebovirusdisease

1

牛纽布病毒病是由纽布病毒(Nebovirus,NeV)引起犊牛腹泻的疾病。Ne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根

据其重组酶聚合酶(RdRp)基因序列,NeV可以分为NB-like、NA1-like和DijonA216-like3种基

因型;根据其完整VP1基因序列,NeV可以分为2个基因型(基因1型和基因2型),其中基因1型又细分为

4个谱系(谱系1~4)。

3.5牛诺如病毒病Bovinenorovirusdisease

牛诺如病毒病是由牛诺如病毒(Bovinenorovirus,BNoV)引起的一种犊牛腹泻的疾病。NoV属于

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单链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7.3~7.5kb。根据其基因特征,可将NoV

分为6个基因型。

4诊断

临床症状4.1

感染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多数病牛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排出水

样稀粪,内有气泡、粘液或血,气味恶臭;病牛甚至迅速脱水,死亡。

4.2荧光定量RT-PCR鉴定腹泻相关病毒

4.2.1样本采集与处理采集肛门棉拭子5~10g,置RNA保存液,-20℃及以下保存运输不超过48h,

提取并反转录合成cDNA。

4.2.2样本检测依据本标准附录A中提供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牛冠状病毒、牛轮状病毒、牛

纽布病毒和牛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或iiPCR方法鉴定5种主要的牛腹泻相关病毒。

5防治措施

隔离:发现疑似疫情,立即隔离患病动物。

消毒:对病牛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彻底消毒。

对症治疗:采取补液、强心、止泻和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等措施治疗患病动物。

5.1

5.2

5.3

5.3.1补液:复方氯化钠或生理盐水,重症者输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一定量的10%低分子右旋糖酐

补液。

5.3.2

5.3.3

强心:在补液同时选用毛花苷C、洋地黄毒苷、毒毛旋花苷K等强心剂强心。

止泻:每头牛口服碱式硝酸铋15~30g形成一层薄膜保护肠壁止泻。

5.3.4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单一或联合使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磺胺类或酰胺醇类抗菌

药物等1~2种防止细菌继发感染,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5.4

5.5

6

特异性抗体治疗: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对发病牛紧急治疗,对受威胁牛紧急预防。

疫苗紧急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相关病毒疫苗紧急免疫预防。

无害化处理

2


本文标签: 腹泻 病毒 病毒性 文件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