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大学学习c语言用什么软件)
第41卷 第2期
Vo1.41 No.2
doi:
10.3969/.2096-7853.2021.02.023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月20日
Feb.20 2021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网络流行语“X精”语义及语用分析
赵一锦 李国宏 于 雯
(西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摘 要:近年来,网民们频繁使用“柠檬精”“杠精”“猪精”等“X精”词汇,使其成为网络流行词
汇。分析“X精”语义及语用情况能进一步探究网民情感与网络流行语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X精”形
式满足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其使用更能隐晦表达网民感情。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近年来网民情感变化趋势,从
而反映出语言和变化中的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热词;“X精”;语义分析;语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2-0051-04
多元的文化交融造就了多样化的语言,丰富了
网民的情感,并最终使出现的网络用语迅速走红,因
此,本文试从社会环境着手分析网络流行语风靡背后
人们的心理动机。反过来,对网络流行语的语用进行
研究也能够顺势探索出中国网民所关注的焦点,从而
总结这些焦点反映的网民感情偏好和发展情况。
一、“X精”的语义结构
根据阿黛尔·葛德伯格(Adele E. Goldberg)所
说,当语言表达形成构式时,一般表明这种语言表
达能够在形式和意义上配对,同时其意义超越其构
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组合
[1]
。例如,“戏精”一词是“X
精”最早流行起来的样式,却不是最早出现的样式,早
在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中便有“白骨精”“蜘
蛛精”等“X精”的出现
[2]
,但语素意义却与本文
中讨论的“X精”大相径庭。《西游记》中的“X精”
就是各类妖精的一个称呼,而现在流行的“X精”
并不是指某种妖精,而是对具有X特性的一类人的
称呼,更加具有语用价值。“X精”可分解为变量
“X”(根据词性可分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和固
定词缀“精”,故可分为“名词+精”“动词+精”“形
容词+精”的形式。语义上,该类词通常幽默指称
具有“X”特性的一类人。
(一)“X精”结构的历时性
王寅认为,隐喻让一个词语意义不断更新,是
语言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就词义的历时性来讲
有连接型和放射型两种过程
[3]
。本文对“X精”范
式进行历时性角度的语义结构分析,以“柠檬精”
为例进行带入分析,如图1所示:
图1对“柠檬精”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语义结
收稿日期:
2020-02-02
作者简介:
赵一锦(1996— ),女,四川德阳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李国宏(1978— ),男,陕西西安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于雯(1995— ),女,山
东青岛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
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词义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
隐喻性理据关系所连接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现实意义到虚拟意义:如“精通”到“精
华”最后到“妖精”,词义逐渐从具有现实意义的
动词到具有现实意义的名词,最后“妖精”是一个
具有虚拟意义的名词。同样,从“柠檬”到“味觉酸”
到“心理酸”也是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
第二,由抽象意义变成具体意义:“妖精”一
词在具体语境使用中会因为语境的侧重点不同而选
择将词义具体化。
第三,内部语义成分可再次结合起来,不断形
成新的语义:如“柠檬精”可解释成柠檬变成的妖精、
爱吃柠檬的人、经常说酸话的人。
图1 “柠檬精”结构历时性过程
“精”的词义由“精通”发展到“妖精”,再
根据不同的语境具体到更精确的词义;对“柠檬”
的分析表现出从物理特质到心理感受的一种越来
越抽象的语义延伸:这两者都属于历时性中的放
射型。而内部语义重新结合,形成新语义的方式
属于历时性中的连锁型。同时“柠檬精”内部词
素还可与外部语义相结合,产出多种“X精”模式
词汇。
·51·
(二)“名词+精”结构
根据周飞的统计,“n精”形式的数量在网络
微博语料库中居高不下,是“X精”最普遍的形式
[4]
。
例如:
(1)就在我对瘦腿无望的时候,是瘦腿霜打
开了我通往腿精的道路。(知乎2019-08-10)
(2)刘哥全家都是睫毛精转世吧,这雨刷
一样的睫毛是要羡慕死多少人啊。(新浪微博
2019-09-28)
(3)“盒子精”小姐姐在线求带。(百度
文库 2019-06-22)
(4)看着朋友圈各种戏精朋友的表现,笑到
嘴抽风现在还没好。(新浪微博 2019-09-20)
从例(1)到(4)可以看出,当“X精”中的X
是名词时,既可以是双音节也可以是单音节
[5]
,而
且其中的名词“X”修饰名词“精”,有“X”形容
词化的倾向。“X精”在日常的使用中多为偏正词语,多
指具有X属性的人,而X多为实义名词,这里的“精”
并非明代志怪小说中万物可以转化成人的精怪,而是
代指像“精怪”一样超凡脱俗、宛如传说一般的人。在
例(1)中,“腿精”的含义就是腿很好看的人,其
中“腿”有实际语义,是指修长、匀称没有赘肉的很
好看的腿。例(2)中的“睫毛精”是形容睫毛又密
又长的人。当“X”是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名词时,“X
精”通常使用比较固定的语义:形容该身体部位比普
通人更有优越性,很吸引人的人。例(3)中“盒子精”
最早源自一款游戏,多用于形容那些技术不好常常在
游戏中死掉的菜鸟玩家。这里的“盒子”是特定语言
环境下意义泛化的结果。例(4)中的“戏精”,这
里的“戏”已经超越了用于称赞演员精于表演,具备
扎实的表演功底,能够用高超的演技诠释所扮演角色
的这个含义,还有肢体动作夸张、表情丰富,过分表
现以博取关注的意思
[6]
。
在这种范式中还存在一个普遍名词形容词化的
现象,上述“戏精”“腿精”之类的名词便可以直
接在句子中作为形容词使用,如“你好戏精/腿精/
柠檬精哦”。如此一来,词性范畴就变得模糊了,由
于对于词性的划分是说话者们自己定义的,在日常
使用中也没有一个绝对的范畴界限,因此这种名词
形容词化的使用方法也渐渐多起来。
(三)“动词+精”结构
这种情况下的动词X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
双音节,而双音节动词通常是动宾形式,并且在语
义上通常是贬义或非积极意义的词。例如:
(5)到三峡旅行,我带回来一个惹事精,
他害我被训好几回。(百度文库 2019-04-28)
(6)学人精们那么多,谁知道他们是真喜
欢假喜欢?(新浪微博 2019-10-04)
在例(5)和(6)中,“惹事精”和“学人精”
的语义就是动词和精的语义组合的结果。“惹事精”
·52·
就是经常惹事造成不好后果的人或动物;而“学人
精”就是指那些自己不动脑筋想办法,总想照搬别
人的方法或是模仿别人的人。这里体现出汉语中一
种构词用法——动词形容词化,因此动词也能修饰
名词,在名词前的动词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补充意
味,因为动词作为“参照目标”的实质是为了围绕“既
定目标”的名词进行补充说明,认识了既定目标,就
充分认识了参照目标
[7]
。
(四)“形容词+精”结构
“形容词+精”的形式中,形容词常常是已经
存在或日常生活中正在使用的词汇,这样的构式是
为了弥补没有特殊描述这类具有该形容词特性的人
的语言“缺位”。例如:
(6)爸妈一回家,我立马变成小嗲精各种
撒娇。(新浪微博 2019-10-03)
(7)时髦精的这些穿搭太高级了,每一套
都值得学习!(新浪微博2019-10-03)
(8)我相信有些人还是有真善美的,但是跑
到微信朋友圈去宣扬真善美的,有一个算一个,
不是事儿精就是骗子。(新浪微博 2018-02-27)
“形容词+精”的结构大多是由前两种结构衍
生的。例(6)的“嗲精”一词,“嗲”既可以是动
词发嗲撒娇,也可以形容嗲声嗲气的样子。例(7)的
“时髦精”中的“时髦”就是潮流、时尚、懂得穿
衣打扮的样子,而“精”将妖精的妖娆加到有这种
特性的人身上,因此“时髦精”就喻指那些走在流
行前沿的弄潮儿。例(8)中的“事儿”和“爱搞事”
的语义相近,是北京地区常用来形容人总爱挑刺很
难将就,或是爱管闲事惹人厌烦。由于读音简便,尤
其中间还有儿化音,显得简单俏皮,并且又符合语
言的交际原则,“事儿”这个词便渐渐普及全国,而
“事儿精”就是形容那些总是挑刺、爱管闲事的人。
“X精”形式的词汇如此多样,是由于其中的
已虚化为类词缀,具有“定位性”和“表明词性”
的两种语法特点和类词缀强大的构词能力
[8]
。可预
测的是,“X精”的词汇在原有的基础上将会变得
更加丰富,语义也会更加多样。
二、“X精”结构的语用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X精”中的X可以有
多种词性,而“精”由于在纵向的语义结构中能够
延伸出“人形外貌”的词义,因此可以隐喻形容人。但
是,无论其中X是什么词性,“X精”都是偏正词汇,总
是形容拥有X属性的人。但不同的“X精”也包含
着使用者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这种感情色彩的加持
下这个词更易风靡网络,并且其感情色彩直接折射
出当今网民对社会环境的改变所作出的反应。
(一)“X精”的感情色彩
由于感情的变化,同样的词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时会有不同的感情倾向,因此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
果。总体上,“X精”可分为单一和多种两种感情
“精”
色彩模式,其中单一感情色彩又有褒义和贬义之分。
上文分析的“身体部位+精”的情况通常只有褒
义的感情色彩,例(1)和例(2)提到的“腿精”和
“睫毛精”都是形容某身体部位很出色、引人注意的
人。这里的“X精”包含着词汇使用者羡慕与喜爱的
情感,因此这里的“精”侧重“妖精拥有美艳的皮囊”
的词义。语言源自社会,是人类在日常交往中最常使
用的交际工具,是认知世界的手段
[9]
。因此,“身体
部位+精”的结构反映出了部分网民对于外表的追捧
和消费主义盛行。
在实际使用中,“X精”所处位置也取决于说
话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化成分“X精”越靠左,越
能体现人在语言中的决定性地位,从这方面而言,由
于汉语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到右,因此“X精”在句
子中向左移体现了说话人对自己想要表达信息进行
先行表达的“象似性”原则
[10]
。
而与只有褒义色彩相对的是只有贬义感情色彩的
“X精”,如“杠精”一词。“杠精”侧重突出“杠”
的意义,调侃、讽刺对方得理不饶人或者为了反驳而
反驳的行为,在许多场合中以贬义的含义出现。在网
络交流中,人们处于平等的地位,但由于个别网友的
他人认同感过低或自我认同感过高,总认为自己是对
的,所以喜欢抬杠从而占据交流的主导地位。抬杠是
人性的弊端之一,其表现形式即语言暴力
[11]
。再者,在
网络宣泄自己的不快和吐槽文化的盛行,让“网络杠
精”的群体迅速壮大,他们以拆台或挑刺为乐,为
了博取足够的关注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辞和偏激的观
点
[12]
。但根据“杠精”一词的贬义色彩可以看出,大
多数网民很抵制“杠精”,“杠精”中的“精”就提
取了“妖精”在社会评价中恶毒狡猾的语义,来强调
“杠精”含有的负面色彩。
同以上只有单纯的感情色彩不同,另一些“X精”
不仅有单独褒义或贬义色彩,甚至有中性的词义。例
如,网络上“猪精”一词是用来抨击人的,形容人
又丑又胖。乍一看是一个充满贬义色彩的词汇,因
为隐喻“人是猪”和中华传统文化相关,人们可以
从成语词典中找到猪狗不如、猪朋狗友等成语,这
些成语都是以猪为源域、人为目标域进行映射,并
且都包含贬义的色彩
[13]
,“猪”一词就成为愚蠢、
丑陋、好吃懒做的代名词,但是却常有人用“猪精”
表达一种自嘲的感情倾向。例如:
(9)身为精致的猪精女孩,化妆已然不能
满足我们的爱美之心了,别说脸了,头发、指
甲都要美美哒!(新浪时尚)
例(9)中的“猪精女孩”显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
是通过自嘲是猪精展现出一种心态——“即使胖又
不美但还是爱漂亮”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另外,同“猪精”一样,“柠檬精”也是一个
可褒可贬的词。它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又可
以指无论别人做什么都爱酸溜溜地比较、针对别
人,总是通过贬低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的人,这
种人通常被形容为“柠檬精”。另外,“柠檬精”
现在也被很多网友用于自嘲。当看到别人展示一样
自己没有却十分想得到的东西时,很多网友就会表
示“我酸了”,此时便可使用“柠檬精”。
(二)“X精”的流行原因
“X精”作为当前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格式,不
仅是由于这种格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更重要的是
它能表达一定的感情诉求。“X精”格式既体现了
网友求新从众、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心理,也体现了
其展现自我的心理。
第一,“X精”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即人们
要在使用语言时尽量减少努力,以达到最大的交际
效果。同时,在形容有某种特性的人时也产生了“缺
位”现象,就是先出现事物,但当时的语言无法准
确描述该事物,于是就出现了语言“缺位”。由于
网络的普及,人们都期待在网络中拥有话语权去吸
引大众眼球以及引发共鸣,在这种原因的驱使下网
民开始使用更加普及的网络语言表达诉求,如用简
短而特别的词组形容某一类人,这样既显出使用者
的风趣幽默,又因为词语简洁易模仿而受到追捧,在
这种情况下,网民不惜使用一些违背传统语法的用
语,“X精”应运而生。正是因为形式简洁、自带
潮流属性的特点,“X精”风靡一时
[14]
。
第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
力,对“X精”格式的运用有时候可以让他们得到
心理上的委婉发泄。在例(9)中,这个社会常会带
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些面容和身材不那么优秀的女
孩子,甚至一些长相和身材姣好的女孩子也会在意
他人的眼光,这就导致某些女孩子面临一定的社会
压力,进而在网络上用“猪精女孩”这个词来自嘲
或调侃。另外,还可以让某些女孩子从中委婉发泄
对社会上一些人“以貌取人”的不满,同时也表达
了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第三,“X精”格式还可以被网友用于表达一些
潜藏的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真实的自己。网
络的发展伴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一些人是为了彰显
个性,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追求表达真实的自我
[15]
,这
时网络交流中便开始普遍使用“杠精”一词,就像是
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尤其是平等沟通被“杠精”们强
行打破时,必定会让沟通的另一方产生一些不满的情
绪,这时候另一方通常会使用“杠精”一词隐喻形容
那些难以妥协的人,这样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赞
成,又不至于失了风度。
第四,这样的语体可以让交流双方进行共情。共
情是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
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是基于
现实中社会关系的,网民以生活中的事件为题材,让
精”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16]
,在这种角色“扮演”
和“观赏”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参与感。例
·53·
“X
如,当某人自嘲为“柠檬精”时,与之交流的人可以
通过对“柠檬精”特点的构建达到对对方心理状态的
把握并作出更生动的应对,这就是“X精”独特的共
情价值。凡是能在语言中生存和定根的形式,都是由
于它具有特定的难以取代的语用价值
[17]
。
(三)“X精”结构反映出网民的感情变化
由于独特的语用价值“X精”才能红极一时并
存在至今,其中包括对网民感情倾向变化的反映。通
过对含有褒贬双重语义的“X精”例子的分析可以
证实中国网民的情感发生了转变:一是曾经网络是
人们发泄怒气的地方,现在人们渐渐能够在网络上
控制住自己的怒火而变得更平和;二是人们对网上
的其他网民和激进言论变得更宽容;三是一些网民
的行为和语言变得更幼稚
[18]
。
首先,在现实社会中的压力和不平等,使一些人
在网上追求“解压和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和隐匿性。人们的感情发泄
在网络社会中被放大,这会造成一定的舆论。而随着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民开始以一种更加公正、客观、
平和的态度去看待网上的现象。在本文的多个例子
中,一些贬义词汇如“杠精”“柠檬精”实际上有很
大的开玩笑成分,并不会给被形容者造成很大的心理
负担,甚至某些贬义的词汇在特别的语境中可以变成
褒义的。从某些程度上看这也反映了网友平和的心态。
其次,不少人也会戏称自己“杠精”“柠檬精”,用
这种标签化的概念来保护自己
[19]
,并以此得到认
同感和满足感。甚至这些人认为用这种反讽式标签
能够转移他人对自己作出失礼的事时所产生的厌恶
感和仇恨度,以此为自己开脱。因为人们对于已经
见怪不怪的行为宽容度更高,一般对或许有些偏激
失礼的“杠精”们用略带讽刺的玩笑带过。从前在
网络上口诛笔伐的语言激进人士渐渐消失,人们学
会用更理性的思维看待问题,而且网民逐渐将对他
人的嘲讽挖苦转变为对自己调侃式的“吐槽”。在
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将赋予网络言语更多的
宽容。
再次,“X精”这样的隐喻形容,其运用“精怪”
这一语素本就充满着童真童趣,这种“幼稚”的网络
流行语展现出的是网民们潜意识里对“长大”的抗争,拒
绝被社会变得沧桑,拒绝被标签化,这正是成长迅速
的互联网中需要的“幼稚”气息,因为特色较浓的语
言有助于生动形象地表达情绪,增添人们网络交流的
乐趣和色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网络社会和中国网
民情感正在向着和谐、宽容、积极向上的趋势发展。
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语言的一项本质属性
是社会性。“X精”结构是语言一种标新立异的体
现,从语义特征来看,“X精”具有历时性,其中
放射型赋予“X”和“精”不同的词义;而连锁型让
其能够进行词义的再组合,在此基础上“X精”可
·54·
以被认为是变量X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精”
的结构,但“X精”基本形式是“名词+精”组合,事
实上无论是哪种结构,具体词汇将会根据语境产生
不同的语言色彩感情。从词汇产生的效果来看,“X
精”简单地表明了具有“X”特性的一类人,解决了
语言“缺位”的问题,也满足了广大网友委婉地发
泄心理情绪以及共情的诉求。一方面反映出随着社
会环境的改变,网民逐渐呈现出平和、宽容、“幼稚”
的情感倾向;另一方面反映了语言与正在变化的社
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事实。
参考文献
ADELE E G.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4.
李晓萍.网络流行语“X精”的小三角分析[J].华中师范
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4):93-97.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229.
周飞,沈莹.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语“X精”流行构式与认知
解读[J].新闻知识,2019(7):39-42.
田萍.揭开“杠精”的面纱[J].语文建设,2019(6):73-75.
陆丽程.“戏精”的诞生[J].语文学习,2019(1):74-75.
王玉娥.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用结构分析[J].桂林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1):78-80.
宋珍珍.论“精”的类词缀化现象[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9(3):44-48.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上册[M].增订本.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11:1.
李国宏.“左移”:语言主观化理论的新进展[J].西华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34-44.
张善存.“杠精”是怎样的过路神[J].语文学习,2019(7):
75-76.
项威.微博对抗性表达现象分析:以“杠精”为例[J].
传播力研究,2018(14):109.
杨锐婷.网络热词的意象隐喻本原识解[J].海外英语,
2019(9):214-217.
蔡雨,丁思,陈萍,等.新兴词族“X族”的形式与语义
研究[J].汉字文化,2018(7):24-25.
张婧.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特点及网民心理探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5):83-85.
任雪菲,蔡贺.功能论视角下简析网络环境中的“戏精”[J].
社科纵横,2018(1):109-11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94-398.
侯建建.从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看中国网民的情感变化:以
2004-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
2015:32-35.
阮立.美国华语电视经营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8
(32):98.
(责任编辑:梁士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网络流行语“X精”语义及语用分析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3935285a65847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