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日发(作者:sql数据库修复大师)

1.3 习题

1. 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

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不保存,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没有文件

的概念,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的形式已

经多样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最

低的冗余度,数据控制功能。

2. 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人们通过数据来认识世界,交流信息。

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

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

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

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

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

之间,是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数据库后的系

统,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构成,即由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使用人员构成。

1

3.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简化管理,提高效率,提供安全。

4.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和二级映象的特点。

答: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

内模式。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

为了实现这三个层次上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层映象:外

模式/模式的映象和模式/内模式的映象。

5. 什么是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什么是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答: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都有一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它定义并保证了外模式

与数据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模式的映象要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外

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根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

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即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的内模式依赖于它的全局逻辑结构,即模式。它定义并保证了数据的逻辑模式与

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模式/内模式的映象也必须作相应的

修改,使得模式保持不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6.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有哪些单位部门使用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起的作用如

何?

答:电信、图书馆、银行等部门。

2


本文标签: 数据 数据库 模式 管理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