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开源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车联网术语汇总大全手册

1、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构建

的车与人、车、路、云平台、环境、服务等之间的网络连接平台。

2、车联网路侧设施(roadsidefacilitiesforinternetof

vehicles):加载通信模组和位置、方向、状态等传感器,能够

与自动驾驶车辆通信、与云平台互联互通的路侧设施。

3、数字化车联网路侧设施(digitalroadsidefacilitiesfor

internetofvehicles):采用数字化方式将地理信息、交通管

理信息、环境状态信息等内容传递给自动驾驶车辆和云平台的车

联网路侧设施。

4、静态路侧设施(roadsidefacilitiesofnovariablesigns):

信息不可变的车联网路侧设施。

5、动态路侧设施(roadsidefacilitiesofvariablesigns):

信息部分或全部可变的车联网路侧设施。

6、数据链单元(smartdatachainunit):采用现代的通信和

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对车联网环境下道路各节点的通信集成、数

据集成、算法集成,实现各类数据的充分融合、高效传输和主动

控制的设备。

7、满载工作时间(fullcapacityworktime):采用太阳能供

电的设备,在断开充电回路的条件下,完全充电状态的蓄电池组

可以保证设备连续有效工作的时间。

8、半载工作时间(halfcapacityworktime):采用太阳能供

电的设备,蓄电池放电至过放保护状态,断开负载,在标准测试

条件下对蓄电池充电8h,连续负载后设备连续有效工作的时间。

9、行人过街智能预警系统(intelligentwarningsystemfor

pedestriancrossing):一种设置于无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

横道线处,通过采集过街行人和车辆数据,向行人或车辆预警的

系统。

10、单向预警(one-waywarning):向车辆发布预警、引导、

控制信息。

11、双向预警(two-waywarning):可以向车辆,也可以向行

人发布预警、引导、控制信息。

12、智慧高速公路(smartexpressway):应用现代通信、数据

采集、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高精地图等技术,感知并融

合车、路、环境、事件等多源数据信息,在路测或云平台在线计

算决策并形成交通安全预警、交通流调度和路径诱导等策略,实

时发布,能够为人工驾驶和自动驾驶提供服务的高速公路。

13、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标志(smarttrafficsignsofsmart

expressway):设置于智慧高速公路,具有网络通信、智能传

感等设备,能够与车、路、环境、事件等多源数据信息与云平台

进行连接,上传和接收数据信息并实时发布的交通标志。

14、智能网联交通标志(trafficsignsofintelligent

connected):为人工视觉和机器视觉提供信息识别的交通标志。

包括:能够依托云平台远程感知标志位置、方向和状态的静态信

息标志和能够依托云平台实时发布、上传、接收动态数据信息的

动态信息标志。

15、数字化交通标志(digitaltrafficsigns):采用数字化

通信方式将地理信息、交通规则信息、环境状态信息等内容传递

给自动驾驶车辆和云平台的交通标志。

16、4G(the4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17、5G(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

技术。

18、ABM(AirBagModule):气囊控制器。

19、ABS(Anti-skidBrake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作用

就是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

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

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

20、ACC:在汽车上通常有两层意思。(1)钥匙门开关。(2)

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CruiseControl)。

21、APA(AutoParkingAssist):自动泊车辅助系统。是利用

车载传感器(一般为超声波雷达或摄像头)识别有效的泊车空间,

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车辆进行泊车。

22、APN(AccessPointName):接入点。

23、AQS(AirQualitySensor):空气质量传感器。

24、ASR(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

25、AVM(AroundViewMonitor):全景影像系统。

26、BCM(BodyControlModule):车身控制模块。

27、BSP(BoardSupportPackage):板级支持包。

28、BLE(BluetoohLowEnergy):蓝牙低能耗技术。

29、C-V2X(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以蜂窝通信

技术为基础的车联网。

30、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广泛

应用于工业和建筑等领域。车载CAN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

品著称的德国博世公司开发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

31、CEM(CentralElectronicModule):中央电子模块/域控

制器。

32、CGW(CentralGateway):中央网关。

33、DMS(DriverMonitoring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

34、DSM(DriverSeatModule):驾驶员座椅模块。

35、DTC(DiagnosticTroubleCode):诊断故障代码。

36、DV(DesignVerificatIon):设计验证。

37、DVP(DesignVerificationPlan):设计验证计划。

38、DVR(DigitalVideoRecorder):数字视频录像机。

39、EBD(ElectronicBrakeforceDistribution):“电子制

动力”分配系统。

40、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

41、ECM(ElectronicControlModel):电子控制模块。

42、ECS(ElectronicControlSuspensionSystem):电子控

制悬架系统。

43、EMS(EngineManagementSystem):发动机控制器。

44、EPB(ElectricalParkBrake):电子驻车制动。

45、EPS(ElectronicPowerSteering):电子助力转向。

46、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刹车系统控制器。

47、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不停车电子收费系

统。

48、FOTA(FirmwareOver-The-Air):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软

件升级。

49、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

50、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51、GRS(GestureRecognitionSystem):手势识别系统。

52、HBB(HydraulicBrakeBoost):液压制动助力。

53、HDC(HillDescentControl):陡坡缓降控制。

54、HU:车载多媒体主机。

55、HUD(HeadUpDisplay):抬头显示。

56、HVAC(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供

热通风与空气调节。

57、ICCID(IntegrateCircuitCardIdentity):集成电路卡

识别码。

58、ICM(InstrumentClusterModule):组合仪表模块。

59、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国

际移动设备识别码。

60、IPM(IntegratedPanelModule):空调面板。

61、ITS(IntelligentTrafficSystem):智能交通系统。将

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

控制技术、信息发布技术等有机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

建立起的一种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

系统。

62、LDW(LaneDepartureWarningSystem):车道偏离预警系

统。

63、LHS(LockingHornSound):闭锁喇叭声音。

64、LIN总线(LocalInterconnectNetwork):局域互联网络。

65、LSD(LimitedSlipDifferential):限滑差速器。

66、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控制单元。

67、MIL(MalfunctionIndicatorLamp):发动机故障灯。

68、OBD(On-Board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

系统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

标,会马上发出警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

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69、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

70、PDID(ProductDeviceIdentification):生产设备标识

号。

71、PPAP(ProductionPartApprovalProcess):生产件批准

程序。

72、PV(ProductVerificatIon):产品验证。

73、RRM(RadioReceiverModule):音响控制器。

74、SAM(SteeringAngleModule):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75、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SIM卡。

76、SN(SerialNumber):产品序列码。

77、SOS: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

78、SPI通信协议(SPI总线)(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

串行外设接口。

79、SRS(electroniccontrolofsafetyairbag):电子安全

气囊。

80、TBOX(TelematicsBOX):车载联网终端/远程信息处理器。

81、TCS(TractionControlSystem):牵引力控制系统。

82、TCU(TransmissionControlUnit):变速箱控制器。

83、TMC(TrafficMessageChannel):交通信息频道。欧洲的

辅助GPS导航的功能系统。在欧洲,它是成熟的车载智能交通导

航技术,能实时反映区域内交通路况,指引最佳、最快捷的行驶

路线,提高道路和车辆的使用效率。从功能而言,TMC等系统是

GPS系统应用的延伸。

84、TPMS(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胎压监测系

统。

85、TSP(TelematicsService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

商。

86、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

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

87、UDS(UnifiedDiagnosticServices):统一诊断服务。

88、VCU(Vehiclecontrolunit):整车控制器。

89、VIN(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车辆识别号码。

90、V2X: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技

术条件下主要指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目前V2X的

技术交互模式含有V2V、V2P、V2I和V2N四种:

(1)V2V(VehicletoVehicle):指通过车载终端进行车辆间

的通信。车载终端可以实时获取周围车辆的车速、位置、行车情

况等信息,车辆间也可以构成一个互动的平台,实时交换文字、

图片和视频等信息。V2V通信主要应用于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车辆监督管理等。

(2)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指车载设备与路侧

基础设施(如红绿灯、交通摄像头、路侧单元等)进行通信,路

侧基础设施也可以获取附近区域车辆的信息并发布各种实时信

息。V2I通信主要应用于实时信息服务、车辆监控管理、车辆收

费等。

(3)V2P(VehicletoPedestrian):指弱势交通群体(包括

行人、骑行者等)使用用户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与车

载设备进行通信。V2P通信主要应用于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信

息服务等。

(4)V2N(VehicletoNetwork):指车载设备通过接入网/核

心网与云平台连接,云平台与车辆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并对获取

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提供车辆所需要的各类应用服务。V2N

通信主要应用于车辆导航、车辆远程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娱乐

服务等。

91、X-Call:汽车呼叫功能。(1)I-Call(InformationCall):信息

呼叫。(2)B-Call(BreakdownCall):故障呼叫。(3)E-Call(EmergencyCall):

应急呼叫。


本文标签: 信息 车辆 技术 控制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