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font字体图标)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第七层:应用层 数据 用
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 数据 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 如数据加
密。
第五层:会话层 数据 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
关系,如
WINDOWS
第四层:传输层 段 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
与不可靠的传输, 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
包 提供逻辑地址(
IP
)、选路,数据从源端
到目的端的 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帧 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
MAC
地 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 与修正。
第一层: 物理层 比特流 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 物理接口, 电气
特性等。 下面是对
OSI
七层模型各层功能的详细解释:
OSI
七层模型
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
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 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
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物理层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
层,该层包括物理连
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 络接口
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你提供 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 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
出错率。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 开,将影响物理层。
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面
P C
上插入网
数据链路层:
O S I
模型的第二层, 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 之间
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 行数据的可靠
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 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
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 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
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 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
确定了帧将发送到 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 层类型,它
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
Wo r d
、
E x c e l
或使 用
I n t e
r n e t
。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 对帧解码并使
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正确的接收方,所以它 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的。
网络层:
O S I
模型的第三层, 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
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 收方。
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 以及可选
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
A
到另一个 网络中节点
B
的
最佳路径。 由于网络层处理路由, 而路由器 因为即连接网络各段,
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
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 指引数
据的发送。
传输层: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 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 量控
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 发送速率。除此
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 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
割。 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
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 接收方
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 称为排序。
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 号,以便数据到达
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
T C P / I P
协议套中的
T C P
传输控制协议) ,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
I P X / S P X
协议
集的
S P X
(序列包交换) 。
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 畅通,同
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 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 及通信中断时决定
从何处重新发送。
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
当通过拨号向你的
I S 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 因特
网时,
I S 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
P C
客户机 上的会
话层进行协商连接。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 落时,你终端机
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 接。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
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 设置通信期限 表示层: 应用程序
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 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
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 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
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例如: 在
Internet
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
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 对接收到
的数据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 件格式信息进行解
码和编码。
应用层: 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 术语“应用
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
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 信息处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
1985
年研究的网络互联模 型。
最早的时候网络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大型的公司都拥有了 网络技
术,公司内部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可以却不能与其 它公司连接。因
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计算机之间相互传 输的信息对方不能理解。
所以不能互联。
ISO
为了更好的使网络应用更为普及, 就推出了
OSI
参考模 型。
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 样所有公司都
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其内容如下: 第
7
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
可以 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
6
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
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 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
5
层会话
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 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
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 置,尽管可以在层
4
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
4
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 全双工或半
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
3
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
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
2
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 指定拓扑结构
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
1
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
和硬件接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 网络层叫包 数据链路层叫帧 物理层 叫比特流
这样的叫法叫
PDU
(协议数据单元)
OSI
中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比如网络层就要管理本机 的
IP
的目的地的
IP
。数据链路层就要管理
MAC
地址(介质 访问控
制)等等,所以在每层拆分数据后要进行封装,以完 成接受方与本机
相互联系通信的作用。
如以此规定。
OSI
模型用途相当广泛。
比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很多网络设备的设计都是参 照
OSI
模型设计的。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6737491a69651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