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普京再谈乌克兰、默克尔和核战争)
ISO/OSI七层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及对应关系
ISO/OSI七层模型分为如下七层:
① 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介质上传送;
② 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一帧一帧传送信息;
③ 网络层: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
④ 运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输报文;
⑤ 会话层:会话的管理和数据传输同步;
⑥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
⑦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程序的接口。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如下四个层次:
① 应用层:与OSI的应用层相对应;
② 传输层:与OSI的传输层相对应;
③ 互联层:与OSI的网络层相对应;
④ 主机-网络层: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
iso七层协议及其作用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
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
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
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
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
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
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 网络层叫包 数据链路层叫帧 物理层叫比特流 这样的叫法叫
PDU (协议数据单元)
OSI中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比如网络层就要管理本机的IP的目的地的IP。数据
链路层就要管理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等等,所以在每层拆分数据后要进行封装,
以完成接受方与本机相互联系通信的作用。
如以此规定。
OSI模型用途相当广泛。
比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很多网络设备的设计都是参照OSI模型设计的。
网络设计者在解决网络体系结构时经常使用ISO/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
连)七层模型,该模型每一层代表一定层次的网络功能。最下面是物理层,它代表着进行
数据转输的物理介质,换句话说,即网络电缆。其上是数据链路层,它通过网络接口卡提
供服务。最上层是应用层,这里运行着使用网络服务的应用程序。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ISO七层模型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6983809a69925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