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29日发(作者:普京再谈乌克兰、默克尔和核战争)

ISO/OSI七层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比较及对应关系

ISO/OSI七层模型分为如下七层:

① 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介质上传送;

② 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一帧一帧传送信息;

③ 网络层: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

④ 运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传输报文;

⑤ 会话层:会话的管理和数据传输同步;

⑥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

⑦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程序的接口。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如下四个层次:

① 应用层:与OSI的应用层相对应;

② 传输层:与OSI的传输层相对应;

③ 互联层:与OSI的网络层相对应;

④ 主机-网络层: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对应。

iso七层协议及其作用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

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

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

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

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

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

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

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 网络层叫包 数据链路层叫帧 物理层叫比特流 这样的叫法叫

PDU (协议数据单元)

OSI中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作用。比如网络层就要管理本机的IP的目的地的IP。数据

链路层就要管理MAC地址(介质访问控制)等等,所以在每层拆分数据后要进行封装,

以完成接受方与本机相互联系通信的作用。

如以此规定。

OSI模型用途相当广泛。

比如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等很多网络设备的设计都是参照OSI模型设计的。

网络设计者在解决网络体系结构时经常使用ISO/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

连)七层模型,该模型每一层代表一定层次的网络功能。最下面是物理层,它代表着进行

数据转输的物理介质,换句话说,即网络电缆。其上是数据链路层,它通过网络接口卡提

供服务。最上层是应用层,这里运行着使用网络服务的应用程序。


本文标签: 数据 传输 网络 应用程序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