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6日发(作者:html中span怎么居中)
第27卷第1期
2011年3月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an 硼】Teachers’College
Vo1.27,No.1
Mar.20l1
Web2.0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黄琳娜
(沧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随着w .0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引入注目。分析了Web2.0理念和技术在教育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以期Web2.0的教育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和富有成效。
关键词: .0;教育;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8—4762{2011)01—01D一03
扬个性、对于创造的高度尊重”的Intemet精神,极大地触动了
O前言
Web2.0是以liog(博客)、IM(即时通讯)、WIKI(百科全
普通教师等草根阶层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
1.2 Web2.0核心思想与学习理论的不谋而合
Web2.0鼓励用户参与、注重集体智慧等思想与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提倡自主学习、关注协作学习等观点不谋而合。而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
书)、SNS(社会网络)、RSS(站点摘要)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
心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是—个自下而上、由广大用户集体智
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组合,更是
一
种思维方式或理念,它以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开放性、自由
平等关系;参与——集体智慧;分享——学习型组织;
Web2.0的概念自20O4年被明确提出后,其理念和技术便
平等的信息交流方式深得网民青睐。它的思想精髓是:开放
——
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
的场所”。 1]运用w b2.0相关技术可以构建良好的网络化学
习环境,有力地支持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正因为Web2.0的理
念和技术契合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所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
教育工作者研究应用Web2.0的热情,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实践。
创造——创新文化。
被迅速传播和应用,成为信息发布、获取、共享、交流及资源管
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博客吹响了Web2.0的第一声号角后,
教育博客便以蓬勃之势迅猛发展,随后,Web2.0的各种其他
应用如Wild、Moodle、播客、RSS、SNS、TAG、照片与视频分享、
Goo ̄[e协作平台等接踵而至,关于w b2.0在教育中应用的文
献也越来越多,其平等开放、协作共享与群体智慧的理念在不
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在百度搜索栏输入
“Web2.0教育应用”,找到相关网页约1850万篇,以“Web2.0教
育研究”为关键词搜索,可找到相关网页约423万篇。可见,
1.3技术要求门槛低
在Web2.0的应用中,博客作为“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
人出版方式,以满足“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质、零
成本、零形式)而备受青睐,成为典型代表。很多其他方面的
应用也因为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而愈加广泛和深入。随
之而来的是,草根网民们感受到了更好的网络体验;享受到更
加人性化、便利化的“技术与观念”,更加丰富、优质、可获得的
近几年来国内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应用Web2.0的热潮。
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上的社区、互动、资源的自我组织使得人
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
1 W_eb2.O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原因分析
1.1触动了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
2D06年末,时代杂志以电脑荧屏上斗大的“You'’作为年度
风云人物,点燃了每个人以“我”为中心拥抱和创造世界的热
2 w_eb2.0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从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我们可以看到
Web2.0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现状的概貌。根据从中国知网检
索的数据,统计整理得到表io[2]检索的范围是社会科学Ⅱ辑
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
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等所
情;“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优美图景、每个人都是信息
发布中心和交流中心的“读写”模式、“平等开放、协作共享、张
收稿日期:2010—12—10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3O9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Web2.0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No.Z2RF)201。
作者简介:黄琳娜090)一),女,河北安国人,沧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
l lo・
・
有教育阶段和种类,时间是从200 ̄年1月到2010年l2月,文
献数据库名称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方式为
“精确”的“主题”检索。
表1 Web2.0教育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统计
表中数据显示:
(1)博客作为Web2.0技术的典型代表,在教育教学应用
中占有绝对优势,这既和博客应用起步早、零技术、个性展示
的需要有关,也和博客在教育中的多种功能(收集资料、教学
反思、师生交流、教研活动、课外拓展、教学评价、班级管理等)
有关。
(2)l ̄p时通讯工具如QQ的使用也较多,这可能与其良好
的交互性和交互的即时性有关。QQ平台功能的日益完善使
其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这其中学生是其主要的用户群,教师
如果用好QQ,可以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解决教育教学中
的多种问题。BBS虽然是Web1.0时代的主要交流工具,但目
前在教育中的应用仍非常普遍,可谓“宝刀不老”,而且伴随着
Web2.0时代的到来,BBS正朝着即时性方向发展,Ajax技术的
出现使得BBS论坛系统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所以BBS的应
用也相对较多。
(3)Moodle、Wild、网络视频等的应用虽远不如Blog广泛,
但也在不断增加。例如ioodle系统,近两三年来,许多地区
和学校组织培训教师学习掌握‰ e的课程设计方法,建立
信息化课程平台,将mDodle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如上海
闵行区“魔灯闵行”、上海浦东“上南魔灯”、广州天河区“天河
部落 、辽宁鞍山一中] ̄x)dle信息化课程平台等。
(4)P2P、RSS、SNS、电子地图(包括C,ooge ̄th)等的应用研
究较少,也许和这些应用起步较晚或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
或技术有关。
(5)目前对教育微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检索到的
文章基本都是2010年发表的。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交流、
管理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性能提高及资费下
调,微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6)数字图书馆也在朝着Web2.0的方向发展,目前已经
有了不少研究和实验,教育应用价值不可小觑。
3 W_eb2.O教育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3.1教师方面
由于文化意识及传统观念,目前中国学校教学的现状
是,多数教师仍习惯于黑板讲授式教学,Web2.0在教学中应
用很少。但影响Web2.0应用的最大因素,是技能与动力不
足,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不够,也缺乏Web2.0
相关概念的了解。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推动教师进行相关理
念、技术的学习,并通过Web2.0的应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
观念。然而是否每位老师都愿意利用Web2.0技术来辅助学
生学习,并建立教学档案供他人分享,仍是相当大的挑战。
另外,在现有的应用研究成果中,也存在理论研究多、实
证研究少、应用及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
3.2硬件环境条件
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如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集体智慧
建构、在线互动教学等的需要而开发的平台,不仅需要使用者
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具备基本的硬件环境条件。但由于目前
我国教育信息化环境条件的不均衡性,尽管许多地区声称实
现了“校校通”工程,但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师生不能在需要的
时候上网,Web2.O技术的普及受到硬件条件的制约。
3-3教育行政部门
历史经验证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是自上而下推动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各地的实践表明,凡是
领导重视、注重落实发展措施的地区,教师的积极性就会被充
分调动起来,形成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互动
的发展态势,并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教育行政部门需
要做的是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水平。
在此过程中,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性问题容易解决,关键
是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让教师认识到技术对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的
紧迫性和必要性,体会到Wel:O..0对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作
用。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技术,才会有
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创新的动力。
3.4教师培训模式
目前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基本是集中时间进行,这
使得培训内容相对较多,很多参训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
掌握并熟练应用,因此,要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可将培
训拆分为几段:先集中一两天学习掌握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然
后在教学中使用一段时间,组织使用后的教师交流,然后再进
行第二期培训,进一步掌握更多功能,熟悉使用一段时间之
后,再培训新的功能。如此循序渐进,直至教师完全掌握并能
轻松熟练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4 W_e】)2.O教育应用研究的趋势
Web2.0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去中心化”,Web2.0
时代是凸显个人中心的时代,同时也是凸显群体智慧、协作和
分享的时代。如果说博客等Web2.0的典型应用最早提供了
—
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群体创作、群
体发现、群体交互、群体活动会成为应用的主流,而我们探讨
・
7 7,・
已久的协作学习将会成为常态。
在线学习和教育类的Web2.0网站最近一两年推出了不
开展、更有深度的思想碰撞,将最终解决“李克东难题”。
5结束语
虽然Web2.0的教育教学应用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
展,但是用户参与程度及相应内容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
少,特别是一些在线英语学习网站做的很好,不仅有很好的音
频和视频课堂和互动,还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记录、课下
的辅导跟踪等。在线学习将成为Web2.0教育教学应用的一
个重要发展趋势。
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广大教师在这方面可做的文章还有
很多,让我们期待着Web2.0的教育教学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和
富有成效。
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在新浪爱问推出文档分享服务后,百
度也推出文档分享服务,文档分享服务本身也结合了Digg、评
论等大量Web2.0要素,再辅助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目录,
形成互联网强调的在线知 ̄P,/g,结构化的Wild加上非结构化
的文档库对于网络探究学习的开展将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J].外国教育资料,1999,
(1):59.
对教师来说,Web2.0相关概念的网站,因为集体创作与
分享的关系,对于教学素材的搜寻、教师社会人际的扩充、专
[2]吴向东,王继华.WEB2.0的教育应用现状与反思[J].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D ,(6):32.
业成长机会的增进都大有裨益。更广泛深入的网络教研的
ApIflieofion f oWeb 2.0 to Edm ̄fin o
HUANG Lin. na
(Depa】衄眦d Com[Rlter b西ne 她,C日咖
Abs
Teachers’College,ca ,Hebei cI5砌,China)
attI薯lding.1he statt ̄s quo and some :With the mature 0f Web2.0,its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II玳
mblems of it application are an8lyzed,aimhg at pointing 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e Il(1pe that Web2.0 will have a deeper and
nlOl ̄eglcient applk ̄ion.
1 呵删 Is:Web2.0;education;application;study
[责任编辑:刘志军]
(上接第1 页)
AI1al Bioaml , ,372(5—6):639—643.
甲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O8,22(1):68
—
74.
[19]zuI℃k G, U.2,4一dinitro一3,5,6一trideuteropheny hy-
一I1日ss spec'tlDlI ̄r【JJ.
[ ]
郑春生,王建清,杨南,等.空气中微量甲醛的快速检测
方法的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O4,19(2):4—6.
dHIz0nes for the quanfit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ms in air
samples by liquid吐l10m曲0g呐
[2}4] 吴娜,王兢,杜海英.甲醛气敏元件的研制[J].传感器技
术,2ID ,24<10):83—85.
OIIo!1' ̄togr A,20OO,8国(1—2):251—259.
[ 包丽,韩薇.气相色谱法测定车间空气中的甲醛[J].职 [25] 冯国会,胡艳军,李国建,等.活性炭一纳米,Ii 复合光
催化网处理空气中微量甲醛的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OO6,22(3):432—436.
[
业与健康,2OO0,16(7):::8一 .
[21]李韵谱,吴亚西,宿燕兵,等.电化学原理便携式甲醛分
析仪对居室甲醛浓度测定准确性的研究[J].中国卫生
检验,2007,17(1):l一3.
金宗哲,张志力,翟洪祥,等.将自由基转化为负离子的
光催化稀土材料[J].中国稀土学报,20O4,2(4):567—
57O.
[22]周考文,徐峥.静态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的微量
Reseal ̄On the D ec廿0Il leI and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door Formaldehyde
FAN Rni
(Can u Environmental Monitor Station,Can l0u,Hebei 061 ̄0,Claim)
:Formaldehyde is me 0f major indoor p0u蛐
harms 0f in'or fom ̄dehyde.
Key啊
. analysis methods of formaldehyde and the H幽吣0f prevention
and o0|.畦 I have been intoduced.Irt is suggested that ameliorate treatn ̄nt and pmper decoration n ̄erial are eff ̄tive ways to reduce
:formaldehyde;formaldehyde pollution;indoor air pollution;detection n nl0ds;lllea s1lI鹊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责任编辑:刘伟]
・
7 72 ・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Web2.0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8484065a72283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