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6日发(作者:weight的派生词)
维普资讯
2008年第7期(总第65期)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中国观甙款唷装各
从Web2.0角度看网络教育个性化
资源库的建设
范太华 叶洪波
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本文从web2.0的角度来分析探讨网络教育中个性化资源库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仅包括
网络教学课件、公共资源等由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门以及学科教师所提供的静态性资源的建设,还应包括学习者在学习交往
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个性化动态性资源的建设。Web2.0环境下的资源库建设应体现社会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知识
的聚合与创新、开放性、动态性。
关键词:Web2.0 网络教育资源社会化长尾理论
于0’Rei11y公司 ̄IMedia 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
一
、
序言
暴部分。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
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互联
网络教育要可持续发展,资源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
个环节。目前,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与学习资源相对匮乏
的矛盾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发展,我们所处在一个用户制
造内容、资源丰富的Web2.0时代,却发现网络教育学
习资源的相对匮乏,究其原因,会发现当前资源库建设
不是对学习资源建设的重视不够,而问题在于没有转变
思想观念,对学习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库中提
供给学习者的资源不能及时动态更新,没有体现开放
性、社会化、以学习者为中心,去挖掘、利用、共享学
网先驱,no’Rei 11y公司副总裁戴尔・多尔蒂指出,互
联网不但没有破灭,反而随着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
网站规律性的涌现,互联网的作用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
重要。以至于呼吁Web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
同这种观点,Web2.0会议由此诞生。在那以后Web2.0
概念深入人心,像W e b 2.0的一些具体应用,比如
B1 Og、RSS、社交网络等普遍流行,已成为社会化工
具,应用在各个方面,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Web2.0的具体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
习者在学习交往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及经验。要以学习
者为中心,促进知识的共享、交流与创新,让学习者也
成为资源库的建设者和生产者,建设满足学习者个性化
学习需要的开放、动态资源库。
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Web2.0本身开放、动态
性的特征。下面引用几种比较典型的看法:
(1)Web2.0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站模式,而是互联网
理念和思想体系的一次升级换代,Web2.0的动力来源
二、Web2.0的概念、特征及主要优点
1.概念
于个体的积极主动参与,以用户为中心,追求的是提高
用户体验度。
(2)Web2.0是以Blog,RSS,WIKI,Tag,SNS以及
Web2.0概念开始于2004年3月的一个会议中,展开
其他社会性软件的应用为核 tl,,依据六度分隔、长尾、
收稿日期:2 008-04—09
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用户不但是受众,更是参与者,不仅能“读”,更能
作者简介:范太华,教授,院长。叶洪波,硕士研究生。
3
维普资讯
中国观代 装备
“写”,交互性强。
(3)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2.0没有一个明
确的界限,而是一个引力核心。不妨将Web2.0视作一
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
为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
现着Web2.0的原则。
2.特征
2008年第7期(总第65期)
三、Web2.0对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建
设的启示
综上所叙,Web2.0的理念与服务对网络教育中个
性化资源库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网络
教育资源是指为满足学习者学习需要而服务于学习活动
的各种人力和物力的总和。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仅
包括网络教学课件、公共资源等由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
门和教师所提供的静态性资源的建设,还应包括学习者
(1)参与性: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不再只是简单的
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Web2.0打破门户网
站垄断信息的格局,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创造、贡献
内容,全名“织网”,是用户自我实现的需要。
(2)开放性:Web2.oN务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用
户通过开放的服务如API,Blog,WIKI等自由的引用信
息,然后去整合、创造、发布新的内容。
(3)自组织性:Web2.0以自组织为中心,个体本
身、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
个体组成的社群与社群之间,都以不同的自组织形式有
机架构起来。个体、内容、社群通过这种组织汇聚成有
机网络,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4)重视长尾:个体智慧汇聚成集体智慧,小型网
站组成互联网的大部分内容,细分市场构成互联网的大
部分可能的应用程序。重视的不仅仅是中心还应该是边
缘、不仅仅是“头部”还应该是长长的“尾巴”。
(5)聚合创新性:通过Web2.oN务 ̄HBlog,RSS订
阅等,用户可以更方便、自主的去发掘、引用网络资
源,然后去整合、思考、交互、创造新的内容。
(6)粘性:正因为Web2.0的参与性、个性化、开放
在学习交往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价值的个性化动态性
资源的建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创造力、学
习和社会经验以及个人学习资源和潜在的智力资源都是
个性化资源库建设的宝贵资源。
web2.0对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建设具有如下启
不:
1.转变思想观念,体现开放性和社会化
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光是由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
门和教师提供是不够的,在个性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
性,从Web2.0角度出发,应转变思想观念,扩展资源
库建设的范围。不仅仅包括网络教学课件、公共资源等
由网络教育学院资源部门和教师所提供的静态性资源的
建设,还应包括学习者在学习交往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
有价值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去发掘、
整合、利用学习者自己所创造的内容。个性化资源库对
学习者来说应该是个开放、动态的平台,学习者动态
的、个性化的资源是个性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2.重视长尾理论
性等特征,更利于个体平等的交往与自我实现的满足,
也就更具粘性。
连线杂志主编Chri S Anderson在2004年首次使用
长尾(Long Tai l)这个词汇,用以描述像Amazon或
(7)网络效应:对于用户来说,网络的价值是随着
新用户的增长而成倍的提升。
3.主要优点
(1)更多的用户参与:用户即是信息的使用者,也
是信息的加工者、创造者、发布者,极大的提高了用户
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也使互联网资源成倍
增加。
Netfl ix这样的经济模式。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
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
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
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可以汇聚成具有
可以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经营者不应该只
关注头部的作用,长尾理论中长长的“尾巴”的作用是
不能忽视的。长尾理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
被成功应用于网络经济领域。举例来说,网上零售巨人
(2)更好的信息共享与创新:通过信息的引用、订
阅、聚合,大大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了信息的
共享程度以及信息的创新速度。
(3)更高的用户体验:Web2.0注重人性化的设计,
在界面的交互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功能的完善性方
面,都为用户提供更高、更好的使用体验。
亚马逊的商品包罗万象,不仅仅是那些可以创造高利润
的少数商品。结果证明,亚马逊模式是成功的,而那些忽
视长尾,仅仅关注少数畅销商品的网站经营状况并不理
想。
对于许多Web2.0的应用而言,长尾理论是一个很好
口
豫 m . %f皂 \//
维普资讯
2008年第7期(总第65期)
的理论支点。比如Blog,用于个人文章的出版和思想的
中国现甙欺甫装备
利于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氛围,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
交流等。这种应用是属于尾端的,当通过众多用户的关
注、引用、传播,它产生的效果丝毫不比传统媒体差,
影响甚至更大。对于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建设而言,
教师之间以及学习者与资源管理人员之间交流畅通,使
资源得到有机融合与升华,资源库的内容得到不断更
新,从而更好的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推动网络教育
个性化需求的丰富意味着必然也存在着这样的长尾。传
统的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其操作原则往往是遵循着80/20
原则,很有可能出现花费80%的精力却只能满足20%的学
习者或者学习者20%的需求上,由于人力、物力、时问上
向前发展。
四、结语
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教育中非常重
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建设不能仅依靠网络教育学院资源
部门和学科教师,而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注重长尾,体
的关系,无法满足许多个性化的要求。网络资源库的建
设可以在Web2.0开放性、动态性和社会化方面上做出
突破,以此聚集更多的学习者参与资源的建设。当越来
越多的学习者参与互动,越来越多的内容是由学习者产
生,通过Web2.0的自组织性、聚合、网络效应而实现
长尾就能够成为可能。
现社会化、开放性、动态性,让资源库真正满足学习者
个性化学习需要。
3.强调资源的共享与有效整合
资源共享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一个重要的原则,通
过共享可以避免资源的低层次重复建设,节省成本。重
视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建设符合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的多层次、多元化资源库。比如通过w eb 2.0服务如
Blog、RSS订阅、个性化门户等,学习者可以更方便、
自主的去发掘、引用网络资源或者其他学习者的相关资
源,然后去整合、思考、交互、创造新的内容,通过订
阅、聚合,大大加快了资源的流通速度,提高了资源的
共享程度以及创新速度。
4.提供Web2.ON务
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向学习者提供Web2.0服务,如
参考文献
[1]Tim 0 Re¨1Y.What I S Web 2.07 Desi gn
PatternS and BuS ine S S Mode1 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DB/0L].httD://www.
Ore¨1ynetI com/pub/a/ore¨1y/t im/news/2 00 5/
09/30/what-i s-web一2 0.htm1 7page=1
[2]成江东.Web 2.0研究[J].电子商务,2 0 0 6,4
[3]周文军.谈网络与信息资源的评价及建设
[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 0 0 7,2 8
Blog,RSS,Tag,群组等,加速资源的建设与聚合。
比如BlOg服务,学习者通过个人Blog以个人日志的方
式进行叙事研究或者记录学习心得等,同时通过Blog整
合自己感兴趣的资源,这些资源是自组织的、个性化
的,同时是个性化资源库非常重要的来源,当众多的学
习者Blog聚合起来就会是一个长尾;学习者可以对资源
作标签(Tag),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Tag,满足不同人的需要;通过RSS,学习者可以订阅
[4]邹景平,陆海云,庄秀丽.创造 集聚与辐
射~关于We b 2.0与网络学习环境的对话[J].中国
远程教育,2 0 0 7,9
[5]史文崇.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机制及其
运作[J] 当代教育论坛,2 0 0 6,8
[6]杨炯照,何莉辉.发掘下一代网络一we b 2.0
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方便知识发掘、流通;具有相同兴
趣爱好或者相同专业的学习者可以加入一个群组,在群
组里交流、互动、协作,同时学习者可以选择以邮件或
的教育价值[J]I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 0 7,11
[7]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者其他方式订阅群组内容,不管在线与否,群组内容都
会实时发送到学习者订阅的地址。通过这些W.eb2.0服
务,资源会非常丰富、多态化、个性化、人性化,这是
以往传统资源建设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要利用Web2.0的特点创设有
【8]实战Web 2.0 fM].《程序员))杂志社,2 0 0 7
[9]对Web2.0特点的初步思考[EB/0L].htt p:/
/S 1yang2 00 5.bokee.com/6 019 28 0.htm1
[1 0]web2.0的关键特征[EB/0L].httD://chn.
b 1Ogbeta.com/82.htm1
口5。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从Web2.0角度看网络教育个性化资源库的建设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8485796a722864.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