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1日发(作者:txt文档怎么改成xml格式)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0卷第4期
2019年8月
JournalofHuaibeiNormalUniver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Vol.40No.4
Aug.2019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为例
侯杰,何荷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基于自建小型双语平行语料库,对菲茨杰拉德小说TheGreatGatsby的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分别从类符/形符比、词表分析、四字格、叠词的使用和明喻修辞手法的再现四个方面,从词汇、句法层面考察两
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通过对比发现,乔志高译本显化特征较为明显,用词丰富度略高于李继宏译本,但
均低于汉语原创文本,倾向于归化策略,可读性较高,符合当时中文读者阅读习惯;李继宏译本倾向于异化策
略,较为忠实地再现原文。结合两位译者所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版社的特点与要求、重译的影响,对两译
者翻译风格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了不起的盖茨比》;译者风格;乔志高;李继宏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683(2019)04-0066-06
根据MonaBaker的定义,译者风格即为译者
“留在文本中的一系列语言及非语言的个性特
[1]
征”。近年来,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不断发展,译
者风格研究也日渐升温,呈上升趋势。有不同学
者从不同视角对译者风格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
究
[2-3]
,国外如MarionWinters考察两德语译本的语
气助词、叙事视角等内容
[4-5]
,MengJi从四字成语
使用文体风格、古语使用风格作为切入点的研
究
[6-7]
;国内最具代表性学者如刘泽权等对《红楼
梦》从报道动词、叙事方式等开展了译者风格系列
研究
[8-9]
,黄立波等对葛浩文、戴乃迭译文和《骆驼
祥子》译本从叙事维度等的研究
[10-11]
,胡开宝基于
莎士比亚戏剧汉英平行语料库,对“把”字句、“被”
字句、“得”字句、“使”字句的应用分析等
[12-13]
。但
译者风格研究也存在不足,研究对象亟待厘清,研
究范围有待拓展等
[14]
,也证明了译者风格研究仍
有很大空间值得探索。本研究以TheGreatGats⁃
by的乔志高译本和李继宏译本为例,自建小型双
语平行语料库,探究两位译者的译者风格,以期拓
宽语料库翻译学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描绘
收稿日期:2019-07-18
出译本的翻译过程和影响译本背后的因素。
被誉为“美国梦的破灭”“爵士时代”代表作的
TheGreatGatsby,是菲茨杰拉德的百年经典之
作,该作品对20世纪20年代拜金主义包裹下的爱
情和资产阶级纸醉金迷而缺失社会道德感的现状
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小说语言自然流畅,简单易
懂,小说中倡导的人性、怜悯之心、普世道德在21
世纪的今天依然有启迪和警醒意义。
乔志高(原名高克毅)的《大亨小传》于1971年
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李继宏译本《了不起
的盖茨比》于2013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果麦文
化传媒公司的赞助和投资下出版,为最新译本。
乔志高译本曾被邱淑芳评说“译本不仅是原文的
翻译,同时融入了译者对原作的了解、欣赏与评估
……因此原作主人公Gatsby也再度在中国读者眼
[15]
前产生新的生命,被赋予新的意义。”两个译本
分别出版于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
背景的翻译规范和翻译策略。本文拟通过自建小
型双语平行语料库来对比乔志高译本(简称乔译
本)和李继宏译本(简称李译本)在四字格词语、叠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CYY049、11BYY114);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K14)
作者简介:侯杰(1976—),男,山东枣庄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何荷(1990—),女,河南汝南
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66
词的使用以及明喻修辞手法再现上的差异,并基
于此分析两位译者风格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语料选择
小型《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共收录菲茨杰拉德的英文小说TheGreatGatsby,
以及两个汉译本:乔志高1971年首次出版的《大亨
小传》和2013年出版的李继宏译本(如图1所
示)。乔志高的译本风靡香港、台湾以及大陆,多
次出版,不愧为经典佳译;李继宏的译本出版正值
2013年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上映,迎合了观影
者对于阅读原汁原味原著的需求。对比库是兰卡
斯特现代汉语语料库(TheLancasterCorpusof
MandarinChinese,简称LCMC),以与两译本语言
特征进行相应的对比。
图1《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构成
二、语料的人工处理
首先,将TheGreatGatsby英文小说和高克毅
译本、李继宏译本分别扫描入库,通过汉语分词软
件NLPIR对两个译本分别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
并进行人工校对,以便将来检索时方便后期研
究。再者,通过ParaConc软件和人工处理实现两
个译本和原文的句级对齐,以便检索能快速准确
地定位到相关译文和原文。
三、语料库检索与分析
通过语料库检索工具WordSmith4.0、
表1
考察项
形符
类符
类符/形符比TTR
标准类符/形符比STTR
AntConc、ParaConc等,分别获得高克毅译本和李
继宏译本词汇、句法层面上的数据,包括类符/形
符比、词表、四字格、明喻修辞手法的处理等。
(一)类符/形符比
类符/形符比是用以测算词汇使用丰富度的
一种方式,以展现出使用的词的数量和总词数量
之间的比例关系。如若类符/形符比越高,则意味
着词汇丰富度较高,选择的词性词类较多,译文的
语言丰富度较;反之,不同词性词类词汇则较少,
丰富度较低。乔志高译本和李继宏译本类符/形
符比以及LCMC小说子库进行对比情况,如表1所
示:
乔志高译本、李继宏译本和LCMC-N语料库类符/形符比统计
乔译本
12,8954
7335
6
29.25
李译本
11,6887
7031
6
28.15
LCMC-N
17,1670
1,2945
44.02
7.54
乔志高、李继宏译本的形符数分别是12,8954
和11,6887。乔志高译本形符数明显多于李继宏
译本,多9%左右。究其原因,乔志高接受翻译任
务时,当时的国际社会处于冷战时期,美苏意识形
态之争在香港的文化界有所体现。今日世界出版
社要求出版的优秀文学翻译作品译文像中文一样
通顺自然、明白易懂,因此乔志高译本在形符数
上、篇幅上要多于李继宏译本。
以两译本的STTR(标准类符/形符比)来看,乔
译本以29.25高出李译本的28.15,反映出两译本
用词丰富度上无较大差异,乔志高所用词语的变
化性相比较之下较大,李译本用词变化性稍低。
LCMC子语料库(小说部分)的STTR为44.02,乔译
本与李译本明显低于LCMC(小说部分)的数据,表
明汉语译文的词汇丰富度低于汉语原创作品。
(二)词表
使用WordSmithTools4.0统计出《了不起的
盖茨比》乔志高译本、李继宏译本和LCMC词表,
67
并以LCMC前十位词表为参照词表进行对比,得
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10
9
乔译本
的
我
他
一
了
是
在
不
她
你
频率
3014
1944
1412
1262
1010
964
906
834
738
572
2.34
1.51
1.09
0.98
0.70
0.75
0.70
0.65
0.57
0.44
%
到下图的表格,呈现出频率排在前十位的词表。
两译本及LCMC词表前十位列表
李译本
的
我
他
了
是
在
她
说
地
不
频率
3006
1830
1375
1004
910
784
708
676
657
596
2.57
1.57
1.18
0.86
0.78
0.67
0.61
0.58
0.56
0.51
%LCMC(总)
的
了
是
在
一
不
和
他
我
有
频率
51324
13124
12599
10527
10115
7766
7370
5899
5686
5642
6.75
1.73
1.66
1.38
1.33
1.02
0.97
0.78
0.75
0.74
%
如表2所示,两个译本的前10位词与LCMC
词表的前10位类似,主要以虚词构成,包括助词
(结构助词—的、时态助词—了)、人称代词(他、我
等)、介词(在、和等)。结构助词“的”在表2中全部
列位第一,表明符合汉语语篇的规律。但乔译和
李译第2-3位是由人称代词“我”“他”构成,而LC⁃
MC中的人称代词,仅在第8、第9位出现,综合来
看,两译本人称代词的频率高于LCMC。究其原
因,英文原著TheGreatGatsby采取以黛西的远方
表亲尼克(Nick)为第一人称口吻来进行故事叙
述,通过作为第三者的尼克回忆关于发生在盖茨
比、黛西、汤姆身上的故事,更为客观、引人深思,
因此译者也受到小说本身的叙述特征影响,导致
译文中“我”位列第2。同时,盖茨比作为小说的核
心人物,“他”出现在第3位也是受到原著的影响,
第三者叙述手段的结果。尼克对于盖茨比的态度
从一开始的“质疑”到后来对盖茨比的出身了解更
多之后的“崇拜”的态度,盖茨比能在战后到牛津
大学进修,并拥有巨大财富,富足、奢靡的生活在
某种程度上令尼克神往,同时盖茨比能够一直维
持他内心中对黛西的真爱,这种纯真质朴的理想
正是成长在西部的人看重的品质和价值观。乔译
本与LCMC词表的前10位基本吻合,除去乔译本
第9、10位的人称代词“她”“你”与LCMC词表中的
第7位的“和”、第10位的“有”,基本能够对应。
此词表一显著特征在于李译本中出现了动词
“说”,频率为0.58%,而乔译本前10位并未出现动
词,表明李译遵循了英文原文的表达习惯,将英文
原文的said保留在中文译文中,而乔译前10位并
未出现动词,表明乔译为了更符合中文读者的阅
读习惯,将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部分进行了处
68
理,以给中文读者带来更为顺畅的阅读体验。以
下3例表明乔译本选择“告诉”“插了一句嘴”“道”
等词语表达said一词,与李译本相比更为丰富,并
结合语境进行合理添加和处理。
例1:Thiswasapermanentmove,
saidDaisyoverthetelephone,butIdidn't
believeit…
[16]4
乔译:这次他们是在纽约定居了,黛
西在电话上告诉我,可是我还是不信
……
[17]8
李译:这次来是准备定居了,黛熙在
电话里说,但我不信……
[18]9
例2:AtthispointMissBakersaid:
“Absolutely!”[
16]7
乔译:在这个关头贝克小姐突然插
[17]13
了一句嘴:“对极了!”
李译:这时贝克小姐说:“绝对的
[18]13
啦!”
例3:原文:"Youdidit,Tom,"she
saidaccusingly.
[16]8
乔译:“汤姆,是你弄的,”她指控
道。
[17]15
李译:“你干的好事,汤姆,”她责怪
地说。
[18]14
同时李译第9位为副词结构“地”,说明李译对
于原文的副词也较大程度上地进行了直译,保持
了原文的结构和表达习惯,而并未对英汉翻译中
副词的转换过多关注。“说”字和“地”字均未出现
在乔译前10词表中,表明乔译顺应目的语规范,为
了使译文读起来更地道、通顺,而做了相应的词性
转换或表达习惯调整。
(三)四字格、叠词
四字格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类词汇,语言
精练,蕴含深厚,颇具文采,其形成有一定的政治、
历史、文化蕴涵。四字格在小说的使用能够增添
小说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审美性,提升作品的文学
价值。下面拟通过AntConc软件统计两译本对四
表3
类别
四字格总数
除AABB型外叠字四字格
AABB型四字格
字格的再现情况并分析两译本差异及其成因。在
AntConc软件Concodance界面下的SearchTerms
(勾选Regex)检索字符串中四字格使用的表达式
b([^x00-xff]){4}b
[19]
,得到任意四个字符排列在一
起构成一个词,排除非成语、习语部分,检索结果
如下图所示。
四字格使用情况统计
乔译本
1117
191
94
李译本
1007
138
5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整体四字格的使用数量
上乔译本略高于李译本,其中AABB型四字格乔
译本高出李译本41个,除AABB型外的叠字四字
格乔译本高出李译本53个。
通过AntConc软件,Concodance界面下的
表4
译本
乔志高译本
李继宏译本
SearchTerms(勾选Regex)检索字符串中叠词使用
的表达式b([^x00-xff])2
[19]
,得到任意数量的字符
串中有两个连续重复的字符,检索结果如表4所
示。
叠词在两译本中的检索结果
ConcordanceHits
529
485
可见,叠词的使用也是两译本的显著特征,在
数量上乔志高译本要多于李继宏译本44个,其叠
词的丰富度要高于李译本。译者所处的时代不
同,其语言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导致了叠词的使用
数量有所不同。
乔志高译本受其出版社出版要求的影响,译
本语言流畅,没有翻译痕迹,使中国读者易于接
受,所以其四字格和叠词的使用频度要相对高于
李继宏译本。
(四)明喻修辞手法
通过ParaConc软件Search→ParallelSearch检
索英文:like,中文一:像,中文二:像,共得到38句
含有“像”字的语句,但通过筛选,排除非真正意义
上的比喻句(表示类比,同类事物的对比等),共得
到22句明喻修辞句。通过ParaConc检索软件
Search→ParallelSearch检索英文as,中文:像,中
文:像,共得到12句,排除非真正意义上的明喻,共
得到3句明喻修辞手法的保留。节选部分实例以
对两译本修辞手法的再现异同进行分析:
大部分明喻的处理,两译者均保留了原文的
修辞手法,只是在选词上略有不同,如下例:
例1:PickingupWilsonlikeadoll
Tomcarriedhimintotheoffice,sethim
downinachairandcameback.
[16]88
乔译:汤姆把威尔逊像木偶一样提
起来,提到账房里面放在一把椅子上,然
后自己又出来。
[17]188
李译:汤姆像提着玩具般把威尔逊
提进账房,安排他坐在椅子上,然后走回
来。
[18]137
明喻的处理中,也有对喻体根据文化因素进
行变换的,如下例所示:
例2:Adampstreakofhairlaylikeadashof
bluepaintacrosshercheek,….
[16]53
乔译:她的面颊上贴了一股浸湿的
头发,像抹了一撇黑墨一样……
[17]113
李译:她的脸颊上贴着一绺被雨水
打湿的秀发,像是一笔浓墨重彩似的
……
[18]83
原文中的adashofbluepaint,bluepaint字
面意义为“蓝色的颜料”,形容头发被淋湿之后的
状态。乔译本将此明喻译为“像抹了一撇黑墨一
样”,将原文中的蓝墨替换为“黑墨”,而李译本替
换为“浓墨重彩”。可见,此例表明两译者在文化
69
色彩不能对等的情况下,选择归化策略,缩短与译
文读者的距离。
例3:Theyweregone,withouta
word,snappedout,madeaccidental,isolated,
likeghostsevenfromourpity.
[16]84
乔译:他们俩就这样走掉,一句话都
没有,像烛光一样熄灭了,像一件偶然的
事从此不会再发生,像一对鬼影和人间
隔绝,连我们的可怜心都无从向他们表
示。
[17]180
李译:他们转头就走,片言不留地离
开,就这样像幽灵般意外地决绝地不辞
而别,连我们的同情也弃之不顾。
[18]131
此例表明乔译本增加了“像烛光一样熄灭”,
⋯
,构成排比句式,以三个“像⋯
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反讽,
”结构增强了语气,对汤姆
达到嘲讽的效果。而李
·布坎南和黛西处理
译本仅保留了原文的明喻,没有增加其他的明喻。
明喻的处理也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的,
如下例中李译本的处理:
例4:Gatsby,paleasdeath,withhis
handsplungedlikeweightsinhiscoat
pockets,wasstandinginapuddleofwa⁃
terglaringtragicallyintomyeyes.
[16]53
乔译:盖茨比站在一摊水里,面无人
色,两手揣在口袋里像石头一样沉重,很
悲哀似的向我瞪着眼。
[17]113
李译:盖茨比脸如死灰,双手沉重地
插进上衣的口袋,站在一滩水里,凄然地
盯着我的双眼。
[18]83
此例中包含两处明喻,一处用“asdeath”描写
盖茨比脸苍白,另一处用“likeweights”形容他两
手沉重地揣在裤兜里的样子。乔译本两处明喻均
采用归化译法,第一处用四字格“面无人色”来形
容黛西开车撞死汤姆情妇之后的惊恐之情,第二
处变换意象,把原文的原意为“砝码”之类的重担,
变换成石头,以手插口袋反衬出内心的沉重,符合
中文表达习惯。而李继宏译本保留了第一个明
喻,也采取归化,用“面如死灰”来更好地形容当时
的面色,第二个明喻却省略了,直接用“沉重地”来
代替原文的明喻。
四、译者风格成因
(一)译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乔志高于1970年将TheGreatGatsby译成中
文,1971年在香港出版。当时的国际社会正值剧
70
烈动荡的冷战,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正处在
对峙阶段。尽管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英国殖
民者在文化领域的不重视和不干涉,使得香港的
文学领域相对自由,相对宽松。但这种特殊的自
由和英美联盟关系,使香港成为“意识形态的战
场”
[20]
。
凭借在香港文学领域的影响力,美国于1952
年在香港建立了今日世界机构和今日世界出版社
以配合其冷战政策。香港美国新闻处作为美国在
香港活动最重要的机构,配合中央新闻署,承担着
宣传心理战等重要使命
[21]
。因此,当时这些机构
急迫通过翻译的方式向中国读者介绍美国思想和
价值观。
李继宏所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30年的改
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社会、文化上快速发
展。新时代,读者也急需阅读国外经典作品的新
译本。因此,李继宏译本正值新版电影《了不起的
盖茨比》上映之际,其译本应运而生,以满足当代
读者对新译本的需求,以减少因时代烙印给阅读
体验带来的理解障碍和困难。
(二)出版社的不同特点和要求
“我翻译《大亨小传》,也可以说费滋杰罗这本
小说很合我的脾胃。实际上鼓励我做这项尝试是
两位老友,香港中文大学的宋淇和今日世界出版
社的李如桐。”
[22]
对乔志高译本而言,香港今日世
界出版社受美大量资金支持,邀请各地著名译者,
所给稿酬丰盛,进行长期的文化输入,以传播美民
主、自由、法治、科学观念。今日世界出版社译丛
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翻译作品,“以其精选的
内容、精彩的翻译、精美的印刷和低廉的价格,让
华文世界的读者乐于接受”
[23]
。今日世界出版社
要求译文像中文一样通顺自然、明白易懂,因其主
要目的在于使中国读者无意识地接受美国文化和
价值观。
李继宏译本是在果麦文化和天津人民出版社
共同编辑、修订之后,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
行。果麦文化给予译者保留自己观点的自由,如
遇到需要修改的地方,编辑会询问译者意见,尊重
译者的想法和选择。
(三)重译的影响
正如李继宏在其译本《导读》中所言,他坚信
菲茨杰拉德所提倡的道德是美国中西部淳朴的传
统伦理,但这种伦理对诚实和良知的强调,却是皆
同而且永不改变的
[18]20
。《北京周报》对李继宏的一
次采访中,李继宏指出文学翻译应该与时俱进,符
合现代语言和阅读习惯。在其讲座《经典何以需
“像一件偶然的事”
要新译》中,李继宏曾表示因时代局限,现存译本
中出现一些错误,而且以现代汉语标准来看,译文
不是很通顺。因此,李继宏的译本尽量忠实于原
文,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减少译本中
人名、地名的混乱可能给读者带来的阅读障碍,并
在译文末尾增添了108处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
解美国文化。
结语
本研究通过构建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对
比乔志高译本和李继宏译本,发现两译本在词汇、
句法上均呈现不同特点。在词汇层面上,两译本
的类符/形符比几乎同等,但标准类符/形符比却反
映出乔译本用词丰富度略高于李译本;两译本的
前十位词表通过与LCMC参照库对比之后,体现
出乔译本的归化策略倾向和李译本相对而言的异
化策略倾向;两译本的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上乔志
高译本高于李继宏译本,而且乔志高译本叠词的
使用更为丰富。在修辞手法的再现上,乔译本对
明喻的处理较为灵活,有增加、有省略、有语序调
整,相比较而言,李译本较为忠实地再现原文,也有
个别删减和归化处理。
两译本呈现出不同的译者风格在于两译本出
版于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两译者的翻译目的不
同。乔志高在今日世界出版社的赞助下出版《大
亨小传》在于传播美国民主、自由、法治等观念,使
读者无意识地接受美国文化和价值观。李继宏的
翻译目的是针对文学翻译因时代局限,新时期需
要新译本,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优秀的国外经典
译作。
参考文献:
[1]Baker
Styleof
s
aLiteraryTranslator[J].Target,2000(2):
aMethodologyforInvestigating
241-266.
the
[2]吕奇
2016)
,王树槐
——CiteSpace
.国内语料库译者风格研究十五年
辅助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2002
[J].
—
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2-49.
燕
[3]
(
吕奇,
2002
王树槐
—2016)
.
[J].
国际译者风格研究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4]s-
外语学刊,
basedStudy
2018(2
of
):
Speech-
82-89.
VerbsasaFeatureofTranslators’Style[J].Meta,2007(3):
actReport
[5]Winters
412-425.
oreticalFramework
dal
forthe
Particles
Analysis
toPoint
ofTranslator
ofView:
Attitude
AThe⁃
[J].Translation
185.
andInterpretationStudies,2010(2):163-
[6]
Versions
Stylistics
ofDon
inTranslation
Quijote[J].Language
Studies:Two
and
Modern
ture,2009(1):
Chinese
61-73.
Litera⁃
[7]Ji
nese
fying
VersionsofDon
Phraseological
Quijote[J].Meta,2008(4):
StyleinTwomodern
937-941.
Chi⁃
[8]刘泽权,
(1):
初探
60-64.
——基于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
刘超朋,朱虹《.红楼梦》四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
[J].中国翻译,2011
[9]刘泽权,
究——以
闫继苗
《红楼梦》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与翻译策略研
中报道动词及英译为例[J].解放军外
[10]
国语学院学报
黄立波
,2010(4):
英译现当代中国小说为例
,朱志瑜.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
87-92,128.
[J].外语研究,2012(5):
——以葛浩文
[11]黄立波《.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叙述话语的翻译
64-71.
——译者风格的语料库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
[12]
报
胡开宝
,2014(1):72-80,99.
[M].上海
,谢丽欣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
[13]胡开宝,谢丽欣.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
2015:89-128.
路径[J].中国翻译,2017(2):12-18,128.
内涵与
[14]胡开宝,
径[J].中国翻译
谢丽欣
,2017(2):12-18,128.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内涵与路
[15]
[16]
乔志高.恍如昨日[M].
Great
北京
Gatsby[M].Nan
:龙门书局,2013.
Press,2013.
Jing:YinLin
[17]
[18]
乔志高
2013.
李继宏
.
.
大亨小传
了不起的盖茨比
[M].上海:
[M].
上海三联书店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19]秦洪武
[J].外国语文
,王克非
,2013(6):74-79.
.正则表达式在汉语语料检索中的应用
[20]Tay
Space:
alism,the
Hong
TheExistentialCondition
ColdWar
of
Era,andMarginal
yuan
KongLiterature[M]//le
Five
Decades
Pang-
of
turein
Chi
the
andDavidDer-weiWang(eds.)ChineseLitera⁃
.Bloomington
SecondHalf
and
of
Indianapolis:
aModernCentury:
Indiana
A
UP,2000:
Critical
[21]
31-38.
Survey
赵稀方
纪,2006(12):
.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
87-96.
[J].二十一世
[22]高克毅
圣华,黄国彬
《.大亨》
,编
和我
.因难见巧
——一本翻译小说的故事
:名家翻译经验谈.北京
[M]//
:
金
中
[23]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单德兴.翻译与脉络[M].
,1998:53.
12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校秋晨
71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两个中译本为例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18942259a73041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