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12月28日发(作者:在div怎么设置滑动)
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
—重点章节
1.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2.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4.
磷氧比(P/O)
5.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6.
能荷(energy charge)
7.诱导酶(Inducible enzyme)
8.标兵酶(Pacemaker enzyme)
9.操纵子(Operon)
10.衰减子(Attenuator)
11.阻遏物(Repressor)
12.辅阻遏物(Corepressor)
13.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tabolic gene activator protein)
14.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15.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
16.级联系统(Cascade system)
17.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18.交叉调节(Cross regulation)
3.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9.前馈激活(Feedforward activation)
20.钙调蛋白(Calmodulin)
2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2.Q酶 (Q-enzyme)
2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24.发酵 (fermentation)
2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2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2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2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2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30.D-酶(D-enzyme)
3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1. 生物氧化: 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2. 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
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
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
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 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
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4. 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
于ADP磷酸化生成ATP。
5.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
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6能荷: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
ATP-ADP-AMP系统的能量状态。
7. 诱导酶:由于诱导物的存在,使原来关闭的基因开放,从而引起某些酶的合成数量明显
增加,这样的酶称为诱导酶
8. 标兵酶:在多酶促系列反应中,受控制的部位通常是系列反应开头的酶,这个酶一般是
变构酶,也称标兵酶。
9. 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
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
10 衰减子: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前导区调节基因表达的功能单位,前导区转录的前导RNA
通过构象变化终止或减弱转录。
11. 阻遏物: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变构蛋白,当它与操纵基因结合时,能够抑制转录的进
行。
12 辅阻遏物:能够与失活的阻碣蛋白结合,并恢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能力的物质。
辅阻遏物一般是酶反应的产物。
13 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由调节基因产生的一种cAMP受体蛋白,当它与cAMP结合时被
激活,并结合到启动子上促进转录进行。是一种正调节作用。
14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焦磷酸裂解产生环腺苷酸(cAMP)的酶。
15 共价修饰:某种小分子基团可以共价结合到被修饰酶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酶分子
构象变化,从而调节代谢的方向和速度。
16 级联系统:在连锁代谢反应中一个酶被激活后,连续地发生其它酶被激活,导致原始调
节信号的逐级放大,这样的连锁代谢反应系统称为级联系统。
17. 反馈抑制:在代谢反应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产生的抑制作用。
18 交叉调节:代谢产物不仅对本身的反应过程有反馈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控制另一代谢物
在不同途径中的合成。
19 前馈激活:在反应序列中,前身物质对后面的酶起激活作用,使反应向前进行。
20. 钙调蛋白: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解酶的
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2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 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2.Q酶:Q酶是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酶。功能是在直链淀粉分子上催化合成 (α-1, 6)
糖苷键,形成支链淀粉。
2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
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24.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
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
25.变构调节:变构调节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
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26.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
最主要途径。
27.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8.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29.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
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
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30.D-酶:一种糖苷转移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一个麦芽多糖的片段转移到葡萄糖、
麦芽糖或其它多糖上。
31.糖核苷酸: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的化合物,是双糖和多糖合成中单糖的活化
形式与供体。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生物化学重点名词解释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p/1735407897a165996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