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路径损耗和信道衰落
衰落:信道的随机时变冲激响应。
这种随机响应可以建模为一个拥有时间相关性的随机过程。
参考Proakis的《Digital Communications 》第13章。仅仅摘要一页就已经说清楚了啥叫衰落(fading)。
那么推演一下就是:路径损耗描述了一个确定的损耗(确定函数),衰落描述了时变的响应(随机函数)。而且,往往数学上都会对衰落进行归一化操作,从而让它不和损耗混淆。
路径损耗是信道衰落的一部分。
对于衰落信道,下面几条是比较粗略的理论,不是绝对的。例如路径损耗和多径效应并不能严格区分(e.g. reflection from ground plane, see Tse-Viswanath 05 or Gallager 08)。
- 信道衰落反映的是接收机观察到的信道强弱变化。它通常是大尺度衰落(路径损耗、阴影)和小尺度衰落(多径效应)的综合。
- 大尺度衰落中,路径损耗主要源于信号功率在空间的扩散和吸收。阴影主要源于巨物对信号的阻挡。
- 小尺度衰落主要来自于多径信号叠加导致的相长相消。
- 运动(主要是发、收机的运动)导致信道的时变性(也可以叫做时间选择性衰落,但不是十分推荐这个术语)。从频域来看,运动导致多普勒效应。因此多普勒效应是一种结果,并非原因。
讨论:
- 关于信道衰落的平坦与选择性。如果没有多径,那信道在频域总是平坦的。一个多径信道表现为平坦衰落还是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带宽有关。对宽带信号(其带宽远超相干带宽),信道表现出频率选择性衰落;对窄带信号(其带宽相比相干带宽很小),信道可近似为平坦衰落。如果脱离了信号模型,那么一个物理信道并不能直接判定为窄带信道/平坦衰落还是宽带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因此宽窄是相对的,要和相干带宽比较。相干带宽是信道本身的属性,但是并不存在唯一的定义方法。
- 关于快衰落和慢衰落。如果没有移动性,那么信道理论上不会变,也就谈不上衰落快慢了。一个时变信道建模为快衰落还是慢衰落,与通信需求(特别是时延需求)等外在约束有关系。例如,当相干时间远小于容许时延,即建模为快衰落信道;若相干时间大于容许时延,则建模为慢衰落信道。如果脱离了通信问题,那么一个物理信道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快衰落还是慢衰落。因此快慢是相对的,要和相干时间比较。相干时间是信道本身的属性,但是并不存在唯一的定义方法。
- 关于“时间选择性衰落”。我不太推荐这个术语,首先是学术界本来也不优先用它。Tse-Viswanath05 和Goldsmith05这两本主要无线通信教科书中并没有用这个术语,他们只提时变信道。Proakis似乎也是这样。IEEE期刊论文中,“time-selective fading"的出现频率也远远少于"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可能也有后者容易做的原因?)。其次,不优先用它可能也有些理由(只是我也不完全明白)。前面的两条讨论明显具有时频对偶性,但是时频终究不是完全对称的,也许过分强调对偶性会有一些问题。最后,时变性这个术语似乎更具一般性。评论区有朋友指出,时间选择性衰落也是多径引起的。这我基本上也同意。然而如果没有多径,运动仍然会导致信道时变性(频域来看即多普勒),只是有多径时,时变性可能是小尺度的。如果把小尺度的时变性叫做时间选择性衰落,大概也可以吧。
本文标签: 路径损耗和信道衰落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路径损耗和信道衰落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686557829a10052.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