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字符串函数剖析(3)

1.strstr函数的巧妙 – 查找子字符串

1.1模拟实现strstr函数

strstr函数:在一个字符串中查找子串

学习新函数时,先去c库查找该函数的相关资料,更加助于你的学习

const char * strstr ( const char * str1, const char * str2 );

先看函数的声明,
参数是两个地址,不可更改。
先看看strstr函数的用法:
假如有一个字符串p1 = “abcdef” ,另一个字符串 p2 =“cde”,在p1中查找p2,肉眼可见,p1中确实存在p2,用代码来展示一下:

int main()
{char p1[] = "abcdef"char p2[] = "cde";char *ret = strstr(p1, p2);if (ret == NULL){printf("%s\n", "找不到");}else{printf("%s\n", ret);}
}


可以看到,打印出了cdef,来看一下库函数的解释:

它的意思是,如果字符串1中不存在字符串2,则返回 NULL,否则,返回字符串1中出现字符串2的首次出现的地址。在上面 “abcdef” 和 "cde"的例子中,返回值则为c的地址,打印出来的话,就会顺着c的地址往下打印。

那假如 是这样的例子呢?
p1 = “abcdebcde” , p2 = “cde”,


很明显,由库函数的返回值可知,返回的是第一次出现这个串时的地址。

下面来模拟实现my_strstr函数:

模拟实现strstr函数

在模拟实现该函数之前,我们先看一个例子,看懂这个例子,你才能看懂模拟实现的过程。

假设有一字符串:p1 = “abbbcde” , p2 = “bbc”,则在 p1 中查找 p2,很明显,肉眼可以知道,的确存在。
当我们去写代码时:,先看下图:


,p1 所指向的位置!= p2,所以 p1 后移一位,移动到b,此时 p1 == p2,继续后移,直到p2 指向c,p1 指向第三个b时,

此时p1 != p2,则需要将p2回溯到最开始的位置p1也从最开始的位置的后一位开始查找,如下图:


但遗憾的是,没人记住p1 和 p2的最开始的位置,p1 和p2 一旦移动了,就不好找回原来的位置了,所以定义两个临时变量指向 p1和p2的位置,

此时我们只需要移动s1和s2即可,p1和p2保持不变,回到刚刚上面的那句加粗的话:
p2回溯到最开始的位置p1也从最开始的位置的后一位开始查找,这个任务就交给s1和s2来做就行,我们继续往下走:此时s1与s2所指向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位置都匹配了,但是当s2指向c,s1指向第三个b时,不相同,则 s2 又回溯到p2 的位置,s1回溯到p1的 后两位,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p1一动不动在a这个位置,怎么知道p1的后两位是哪一个字母呢?,这又需要引入另一个变量 :cur

当我们的s1每次回溯时,cur都会往下走一位,说明没有匹配到子串。
这是p1 在每次移动时的过程:

这是p2在每次移动时的过程

当每一次匹配不成功时,cur会跳转到下一位,继续匹配
看到这里,如果你明白了,那就大功告成了。

char* my_strstr(const char* p1, const char* p2)
{assert(p1 && p2);char* s1 = NULL;char* s2 = NULL;char* cur = (char*)p1; NUL和Null都是 '\0'if (*p2 == '\0'){return (char*)p1;}while (*cur){                 abbbcdefbbcs1 = cur;s2 = (char*)p2;while (s1 && s2 && (*s1 == *s2)){s1++;s2++;}if (*s2 == '\0'){return cur; //找到了}if (*s1 == '\0'){return NULL;//找不到} 相当于找完了p1串都找不到,跳出cur的循环,这里如果多写一层,就画蛇添足了cur++;}return NULL; 找完了p1都找不到}

重点部分再次详细介绍。

结果如上:
总结:重点是理解 ”abbbcdef“ 和”bbc“这个例子就大功告成了

本文标签: 字符串函数剖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