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shark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电视剧父母爱情观后感

电视剧父母爱情观后感1

周末闲来无事在电视上看了一集的《父母爱情》,本以为这种父辈年代的爱

情故事,不会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没想到却深深被吸引。郭涛和梅婷主演的这部

剧,平实接地气的生活对白,让我耳目一新。于是,上网搜来此剧,用了一周左

右的时间看完此剧。期间被感动无数次,又哭又笑的。最后的20多集,几乎是

一气呵成看完。故事结束了,却还久久回味其中。

从50年代解放初期到21世纪,根红苗正大字不识几个的海军军官江德福和

资本家大小姐安杰夫妻俩共同克服了出身的差异、文化程度的悬殊、生活环境的

恶劣以及特殊时期的生存困境,抚养着五个孩子,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

年…

革命军人与资本家大小姐的婚姻,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必然要经受更多的磨

难与考验,也是一开始不被大家所看好的婚姻。江德福为了安杰,牺牲了本该有

的平顺的仕途晋升,从无怨言;并一次次地包容“事多”的安杰的小脾气小性子;

实属难得。安杰,是一个喜欢读名著、喝咖啡、看外国电影的资本家小姐,是个

具有“文艺情怀”的浪漫女性。对于爱情和婚姻最初的憧憬,是希望找个有品位

有格调的男人,可以一起畅谈人生和理想。但为了哥哥嫂子及整个家庭的生存,

从最开始的对“大好粗”江德福极其排斥,到慢慢地被他的用心、机智、幽默所

打动。即使心里仍有不甘,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安杰最后还是选择和江德福结

婚了。

江德福对于安杰的爱情,是极其肯定和坚持的。为了和她结婚,即使刚开始

组织上不批准,并施压给他。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做好了“卸甲归田”的心理准

备。同在炮校学习的老丁问他,如果你为了她“卸甲归田”了,她却没跟你一起

回去,你怎么办。他说我对她好、我对这份爱情坚持,是我的选择。即使最后她

没选择和我在一起,那也是正常的,我也不会有埋怨。对待爱情如此执着并具有

担当的江德福,令安杰很感动,并决定接受他。江德福虽是一个“大老粗”,却

也是个有勇有谋的男人,他最后说服了“首长”批准了他的婚事。

婚姻之初,安杰对于江德福的感动及欣赏大过爱情。两个人的磕磕绊绊、小

打小闹,都在最初的婚姻生活中磨合着。一开始都试图去改造对方,江德福被安

杰改造成“三洗丈夫”;安杰被江德福改造得在他战友面前识大体、温柔贤惠;

在被对方改造与自我坚持的博弈中互相融合,他们潜移默化地彼此影响。

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安杰抚育大了五个孩子,从青岛大都市再到随夫来到

一个小海岛,生活习惯的改变,小资情怀逐渐湮没在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中。她

的付出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在几十年的融合中,最后他越来越像个“资本家”,

穿睡衣、戴洋帽;她越来越像个“农村老太太”,大嗓门、偶尔爆粗口、对儿女

婚姻看法更现实。这就是爱的力量吧,在各自坚持与妥协的.过程中,却互相靠

近。最后,你变成了我的样子,我变成了你的样子。

他们最喜欢的大女儿江亚菲最后嫁给了青梅竹马的邻居家儿子,一个离婚有

子的海归大学教授。为了这份感情也为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亚菲心甘情愿地决定

不再要自己的孩子,不当后妈、给丈夫的儿子最完整的爱…

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也经历了一些小坎坷,但大体

是幸运和平顺的。也正是安杰的文化和见识、江德福的能力和智慧让他们携手共

同度过了这些磨难。而江德华和老丁的婚姻、葛老师和王政委的婚姻,都多多少

少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只有稳定平淡而没有夫妻间的精神共鸣。而江德福和安杰

的婚姻,从一开始的双方差距悬殊,到慢慢靠近对方,最后都成了自己喜欢的人

的样子。生活的平顺加之精神的相依相偎,才能达到幸福的最高境界吧。

郭涛、梅婷、刘琳等演员对这部剧的精彩演绎,不做作、不矫情贴近现实生

活的真实对白,就像我们父母一样的磕磕绊绊的吵吵闹闹。让我们了解婚姻的平

淡、琐碎与真实。但正是这种平淡琐碎,让人更踏实,更能感受到幸福。对于爱

情、亲情、友情、邻里同事情的细腻刻画,从剧本到演员,都是一部难得的好剧。

是适合父辈人看的电视剧,更适合我们这代人看。在浮躁的轻视感情的现今,静

心理解爱的真谛。

两个人从有些喜欢走到一起,再到经历几十年的生活,从一开始的犹豫和不

确定,到互相磨合与改造,再到最后的彼此融合、谁也离不开谁。经过时间和岁

月沉淀的感情,才能称之为“爱”吧!在这不断付出与得到的过程中,“幸福”

也油然而生。相互的付出与包容,是支撑这份“幸福”根深蒂固、不断成长的养

分吧。整部剧,坚信爱、敢于自我牺牲、持续包容和付出,都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是否我们对爱要求的太高了,又是否是我们都不敢深爱了,又是否是我们太计较

爱的得失了…

电视剧父母爱情观后感2

看完了长达四十四集的伦理电视剧《父母爱情》,情感随着剧情而起伏,虽

然有四十多集,但一点也不曾感到冗长,反而觉得不过瘾。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这

么贴近生活的电视剧了。真的,为爱情,为生活而感动。故事的题材没有多少的

新意,类似的电视剧有《金婚》、《安娜与王贵》等,家庭史诗长剧。故事主要

讲述海军团级军官江德福与文艺女青年安杰的爱情。长达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

叙说着家庭情感琐事。有苦也有乐。感触的东西很多,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1、上辈人的爱情我们是以一种仰视的角度去看,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

所以有些事情很难理解,然事情总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自然的发生了。由于

安杰是资产阶级成分,在当时政治地位很低。江德福刚离婚,在舞会上与安杰相

识。开始了相恋,其中多有波折,安杰在单位杨书记的组织谈话下及家人的劝慰

下,好像就那么稀里糊涂的嫁给了江德福。其实按照我们今天的价值观来看,两

个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有交集的。他们的婚姻时代帮了很大的

忙。

2、婚后的生活就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包容的过程,江德福被安杰成功改造

为“三洗”(洗脸洗脚洗屁股)丈夫,根治了吧唧嘴的毛病,从一个粗鲁人到文明

人的转变。潜移默化之中,江德福渐渐适应了这种文明的生活。安杰受到的是当

时最现代的教育,而江德福是典型的半文盲。从对事情的思维角度及认知能力都

不在一个频道。然在婚姻之中是不存在个性的,是江德福的包容成就了婚姻的美

满。

3、江德福与安杰一共生育了三男二女,看到那么多的孩子真的很可爱,同

时也很羡慕,我们现代人很难有那样的福气了,尽管带孩子很辛苦,但孩子多有

孩子多的好处。老来不孤独,有外边的有身边的,当江卫民夫妇下岗之后,兄弟

姐妹一起帮忙给他创业。

4、江德花朴素的爱情,作为江德福农村的妹妹,一直生活在江德福的家庭

之中,帮着江德福带孩子,五个孩子于江德华既是姑姑又有母亲的情怀。很喜欢

江德华这个角色,典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妇女的形象,任劳任怨,朴素善

良,与老丁的爱情一波三折,用实际行动感动着老丁,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与

老丁一起生活了三十年。在老丁去世之后,在一系列事情之后,听到自己百年之

后能与老丁葬在一起而老泪纵横。江德华为了爱一生都在奉献着,为三哥江德福

的一家奉献,为老丁一家奉献,尽管平凡,但却是那般的伟大。

5、江德福是一个真男人,整个电视剧所表现的江德福好像是一个怕老婆的

小男人,其实,江德福是那种为了爱情,为了家庭付出的真男人。所有的苦痛自

己一个人承担。当初与安杰结婚的时候,面临脱去军装的抉择,而他亦然选择了

爱情。拿得起放得下。而后在老家的“儿子”来认亲的时候,自己包容了所有的

家庭苦痛,不求理解,自己一个人承担。随着剧情的发展,迷雾一层层的退去。

才知江德福的离婚是有难言之隐的。这儿认亲的“儿子”是自己亲二哥与前妻的

产物。为了遮家丑不得不自己扛。并且给自己这个“儿子”帮忙参了军。由于妻

子安杰的家庭成分问题,江德福仕途屡屡受挫,但这些从来没有在安杰面前抱怨

过。因为自己心里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6、关于权利,这是一个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的话题,《父母爱情》于我们

这些普通人而言是一种仰视的角度,不是每个人的父亲都可以当司令。江德福在

安家所有的尊严就在于自己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权利。一个岛上最高的军事长

官,庇护了一家人的政治安全。并且安置了安家几乎所有的晚辈就业问题。安杰

的哥哥安泰之所以对没有多少文化的江德福毕恭毕敬,很大成分上取决去江德福

的政治身份。在子女的安置上也行驶了不少特权,在那个时代当兵是一件很光荣

很有前途的职业。长子江卫国想在中苏边境当兵,没几天就办好了,次子江卫东

很容易就当了空降兵。江卫民是自己实在不愿意在岛上当兵,而选择了上山下乡。

长女江亚琪在岛上当通讯兵。小女儿自己考上大学。儿女在部队提干升职,我想

也离不开江德福的影响力,任何时代想进步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好好干!人的尊

严来自于实力。江德福做到了。

7、安杰一个美丽的文艺青年,安杰的父母是有名的资产家,放到今天应该

是大企业家,从小受着良好的教育,生活富有情调,只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只能

压抑着。安杰的悲剧在于时代,安杰的幸福在于遇到江德福。安杰也许在刚开始

并不是真心的对江德福产生了爱情,但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如此去考虑,在相

濡以沫的爱情慢跑之中,表面上是江德福被改造了,实际上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江

德福的影响,偶尔说粗话,从一个娇贵的大小姐变成一个下厨做饭的家庭妇女。

是被婚姻与时代同化的女人。但文化意识已经超越了时代,劝慰丈夫珍惜老战友

老同学的情谊,在今天来讲这就是人脉。再给女儿江亚琪介绍对象的时候,选择

了全要塞最年轻的团级青年军官,虽然后来阴差阳错的成了自己的小女婿,但这

种战略目光是很远大的,后来这位青年军官成为岛上最年轻的政委。

《父母爱情》刻画的是情感,如你我这般在锅碗瓢盆之中简单的生活着,人

会渐老,然岁月会在幸福之中变得年轻。感受其实还有很多,但真的不知道从何

说起。能勾起人心弦的影视剧首先是真实的,能够从心底里产生那么一丝的共鸣。

感动着你我。

电视剧父母爱情观后感3

电视剧《父母爱情》热播后,就一集不落地把它看完。它深深地吸引着我,

剧中的人物、环境、情节,都是那么熟悉。因为我也是在军营中长大的,那里的

一切都有着一定的共性:部队机关里的知识分子干部和工农干部;家属院里的随

军家属和城市夫人;孩子窝里的闹将和才子……在不同的军营演绎着相似的 故

事 ,只是精彩程度和浪漫色彩各有各的不同。

剧中以江司令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丁副参谋长和王副政委的爱情故事为辅

线,呈现出一连串军营中的爱情。工农干部江司令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勇敢

地追求自己想往的爱情,被貌美、文静、有文化、有情调,但出身资本家的安杰

深深打动,迸发出爱情火花,最后锻造出爱情之果。他冲破重重干扰,甚至是危

机个人前程,都义无反顾地和安杰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两人相依为命,尽管有

文化的差异、家庭的悬殊,都在相互磨合、相互改造、相互适应、互补互助,苦

中作乐,乐在其中,成为一对恩爱夫妻,令人羡慕,让人垂涎。

江司令的好友丁副参谋长是一个知识分子干部,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

家乡农妇为妻。对江司令的恩爱夫妻生活早已仰慕。妻子病亡以后,使他再次燃

起续弦有文化妻子的梦想,先与和江夫人一样,美貌、有文化,出身渔霸的葛老

师谈婚论嫁,但遭到左得出奇,善于钻营的王副政委的阻挠,以政治生命相胁,

吓退了丁副参谋长。丁后又与刁钻、不诚实的军医相恋,最终没有修成正果。最

后又回到了原点,还是与深深爱恋、穷追不舍他的江司令的农村妹妹结婚,一起

走完甜蜜,但仍有小小遗憾的爱情道路。

而拆了丁副参谋长美好姻缘的王副政委,最后却也因发妻早亡,娶了渔霸女

儿葛老师为妻。不过这已到了文革结束以后,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以前做法

的错误,并身体力行加以改正,只是这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又以王、江两

家子女的婚姻,弥合了江、王、丁三人一生的恩恩怨怨,使三人成了亲戚,重新

坐到了一起。

编剧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对部队生活了如指掌。故事真实感人,那个年代有

多少军人曾因个人成分,家庭出身、爱人出身受到连累,影响进步,断送前程。

人物刻画细腻、可亲可信。小人物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憎之时;大人物也是人,在

生活中,与常人有同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各种冲突环

环相扣,像吃口香糖,嚼着有味,满口余香,耐人寻味。

看完电视剧的故事,故事之外又生故事。看得过瘾,就想知道谁是编剧,认

真注意了一下片头、结尾,结果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编剧:刘静。如今重

名重姓的太多了,还是到网上搜一下看看,是不是我熟悉的刘静。不过我心里还

是有了几分把握,因为我知道,我认识的刘静,她父亲就是长岛警备区的司令,

她当兵前一直在父亲身旁生活,我已隐约看到在剧中女儿们身上就综合着她的影

子。有生活才能有创作,有那样的经历才能把多彩的故事输入笔端。进一步借助

互联网搜索佐证:刘静的简历和照片展现在我的眼前:刘静,女,1979年入伍

(俗称80年兵),曾任总参通信三团班长、分队长、副教导员……相片中微微

发福的脸庞、秋水般的眸子、笑容可掬。这下可以拍板了,她就是我熟悉的军委

一号台的刘静。

激动和兴奋把我带回到1984年的暑期,我随首长在北戴河疗养,住所的电

话就是由军委一号台转接,我在电话中熟悉了刘静,又在北戴河火车站第一次见

到刘静。(那天是接专列)她黑里透红的脸庞总洋溢着笑容,显出浅浅的酒窝,

水汪汪的眼睛明亮有神,像一扇心灵的窗户。她穿一件军用白衬衣,蓝军裙,外

有士兵的朴素,内有高雅的气质,身材亭亭玉立,说话像百灵鸟,语速快、嗓音

亮,谈吐不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让男兵只有招架之势,没有还嘴之力,显

示出爽朗阳刚的性格。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她提干以后,1986年底到石家庄

接兵,我们在我当时工作的医院巧遇,相约请她到我家里去玩,结果那天晚上,

我上夜校,她和战友在我家坐了冷板凳,我却迟迟未归,让她们扫兴而去。(当

时通讯落后联系不上)

一晃我们失联28年,刘静已经历练、奋斗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军旅作家,成

为我们兵中的佼佼者。我真为她高兴,愿她能走得更远,登得更高,创作出更多

的好作品,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观看一部电视剧,不但得到了精神的享受,还

让我意外找到了失联多年的战友。正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本文标签: 德福 爱情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