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新浪博客十大知名博主)

第 16 课《奔向月球》教学设计

设计者

授课

内容

赵刘豪 单 位 郑州市惠济区青寨小学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教材来源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版 小学信息技术

内容来源 六年级上册 第16课 P

78-80

主 题 16.奔向月球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纲要相关

要求

学科核心

素养相关

要求

通过编程猫图形化编程,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运用

图形化编程软件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可视化

编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目标

设定

依据

了解图形化编程的界面,理解编程语言中程序设计的脚本搭建

意义,进而编写编程程序。(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本套教材编写以编程猫源码编辑器为主线,以启蒙为统领,从

应用实例分析入手,凝练知识站与操作场,使学生在编程中能够更

好的学习、理解和创作。

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编程猫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部

分,然后深入渗透讲解各组成部分,为今后编写程序奠定基础。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编程猫源码编辑器来说,学生虽都

已经有基础,但新教材里的内容与之前所学内容更深入了,部分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理解困难。因此,在编程教学

中还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学生自身及生活经验中入手,在基

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掌握新积木

2.会在程序中获取屏幕的高度或宽度

3.会综合运用各种积木完成脚本搭建

1.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菜单栏、舞台区、脚本区、角

色区、积木区、属性区。

1.掌握新积木

2.会程序中获取屏幕的高度或宽度

会综合运用各种积木完成脚本搭建

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 3.奔向月球.bcm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让学生学会合运用各种积木 目标3

2.让学生会在程序中获取屏幕的高度或宽

目标2

六、教学过程

评价设计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点 意图

分配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 标

学习

目标

知识要点

重 点

难 点

四 教学用具

五 评价任务设计

教学

环节

- 1 -

1. 打开教材资源库中的"第十六课《奔奔向月球,进

直接

向月球》引入课题 行观察。

导入

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

2.完成

揭示

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本节课的学

课题

习任务

1.打开

1.完成

任务

(同桌

之间互

相检查

或老师

提问)

(目标

1)

2.以小

组为单

位进行

加分项

评价。

六年

级的学生

已经对编

程猫源码

编辑器很

熟悉了,

这学期需

要提高程

序编写能

力,因此

要让学生

明确每节

课的学习

任务。

5分钟

任务一:

1. 认

识新积木

(1)在“动作”积木盒子里,作用为一定

时间内在竖直或水平方向移动角色

(2)在“侦测”积木盒子中,作用为获取

任务

舞台的宽度或高度

驱动

合作

任务二:

探究

认识当角色被点击、当屏幕切换到、当…、

鼠标按下、面向鼠标指针这些新积木。

任务三:

设计“发射按钮”“火焰”等角色的脚本

学生对

变量、在学

新积木习任务的

的理解引导下,

1.认识新积

问题回学生独立

木。

答情况。思考、自

2.尝试设计

(目标主完成、

飞船到“月球”

1、2) 交流分享,

中间时手动

2.学生不断提升

控制飞船着

作品的信息素养

陆的脚本

完成情水平好人

况。 提高程序

1. (编写能力。

目标1、

1.交流

实践练习的

内容。

1.交流

分享。

2.说出

自己的学习

收获和困惑。

组内互

评,组

长汇报

(目标

2)

20

实践

1.根据课本P80“挑战台”要求,试着设计一

练习

个程序。

提升

2.组内分享交流,检查评比。

技能

展示

1.对本节课的收获,自己给自己评分。

交流

2.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和困惑。

自主

总结

课堂

2.教师结合结果,评价总结。

检测

布置

作业

强化练习

5分钟

形成技能

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

4分钟

总结问题

的能力

查看小组内

的评比。

用数据来

支撑学习

效果

3分钟

- 2 -

板书

设计

第16课 奔向月球

发射按钮 进入“太空” 缓缓降落

控制积木

板书重点

强化理解

课后

反思

反思得失

不断进步

- 3 -


本文标签: 学生 编程 积木 学习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