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日发(作者:harmonyos)

对产业工人队伍的概理解

指在现代工厂、矿山、交通运输等企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

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

们最富于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性,最能代表工人阶级的特性,是工

人阶级的主力和骨干。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按照政治和经济

双重标准,对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划分,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

出“四阶级——阶层”的社会阶级阶层模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既与工人阶级密切联系又因特

殊社会功能独立于工人阶级的管理者阶层。

这时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

劳动者,而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职员。当时我国

劳动统计对职工的定义是“职员和工人”,显然把产业工人与从事脑

力劳动的管理者区分开来。相应地,产业工人成立的群众组织是工会,

职员成立的群众组织是职代会。随着其他阶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并逐渐转化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工人阶级的队伍日益壮大。同时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产业工人的数量急剧增长,到1956年底产业

工人的人数已达4651万。 农民工是指农民户籍身份还未能得以转

换,而又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被雇佣群体。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开始

涌现。在2003年举行的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

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大体可被

分为两类:一是离土离乡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厂矿、机关、商业、

服务行业劳动;二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在本乡本村的乡镇企业或

在附近城镇的工厂、商店、机关劳动。从劳动关系上讲,这两种农民

工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

可以说,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

近期正式公布的数据,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

人员1.2亿。其中,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

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在第三产业中的

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加起来,二、三产业

的农民工已经有8300万之多。 当代的农民工与以往来自农民

的工人有很大不同:首先,它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它不但是对工人阶

级队伍的大量补充,也是对现有产业工人的有力冲击;其次,与新中

国成立后农民进入工人队伍的过程不同,这次基本上是自发的,而且

其主要流向是合资、外资、私营企业,成为典型的雇佣工人;再次,

农民工享受不到城镇国有企业工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处

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研究室的专家李滨生和安建 华

介绍,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工人阶级队伍包括产业工人、企事业单

位和政府机关(团体)中的经营管理者以及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其

中产业工人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那些在各类企

业中从事有组织的劳动,进行物质资料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现

代大工业和新兴产业相联系的工人以及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民工。他们

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

尤其是物质生产力和技术创新力。

据此,以国家现有统计资料为基础推算,目前我国近2.5亿城镇

就业人口中,约有6500万名职工属于产业工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口

总数的26%,其中制造业约3800万人;从年龄分布上来看,30岁~40

岁之间的中青年工人约有2500万名,占就业产业工人总数的38.5%。

目前,这些产业工人分布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

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其身份也有正式工、合同

工、临时工之分。 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产业工人

已占广东产业工人的80%左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同龄人上大学

甚至上中学的年纪,就已离开校园进入生产一线。他们普遍只有初高

中学历,思想更加活跃,需求更加多元,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

能成就梦想。


本文标签: 产业工人 工人阶级 农民工 劳动 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