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5月14日发(作者:windows10有必要升级11吗)
年轻的天山
一说到天山,你们是不是就想到雪莲,想到“童姥”?
不,天山的神秘远远不只这些。
天山不仅仅只是一条山脉,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的最好见
证者!
它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是全球屈指可数的超级山脉。
那么,从古至今,天山究竟经历了什么?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01-天山之最
天山是世界上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
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脉;
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脉;
是全球唯一巨大沙漠夹持的大型山脉;
是拥有全球温带干旱区最为典型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02-天山新起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她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山体。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
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天山在其演化过程中表现突出,东
西向分布条状隆起,形成了现今雄伟的地形地貌与构造格局。
年轻的天山就这样迅速崛起,不久便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
特征而成为联结“中央欧亚大陆”的重要一环!
03-天山地质地貌
天山现代地貌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
(1)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作用带:
位于海拔3800~4200m以上的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据统计,天
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
(2)霜冻作用带:
位于海拔2600~2700m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
并保留了多种冰川侵蚀地形—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负温期长达
半年,仅于盛夏解冻。
(3)流水侵蚀、堆积带:
位于海拔1500~2700m(或2800m),河网密布,河谷阶地发育。
(4)干旱剥蚀低山带:
位于海拔1300~1500m以下,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坡位
于海拔1700~2000m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外营力以干燥
剥蚀作用为主,南坡尤盛。
04-天山山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的威武雄壮着实符合它“以
天为名,与日月同辉”的特征。
天山山脊线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左右,最高峰托木尔峰超过
7400米。汗腾格里峰是天山山脉的第二高峰,也是哈萨克斯坦的最高
峰,坐落在南天山的主脊线上。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著名高峰,
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境内,海拔5445米,其名“博格达”
为蒙古语,有“神山”、“神居之所”的意思。
天山还聚集了十几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以及全球最集中的
山岳冰川。
在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有着著名的天山天池,是古冰川泥石流堵
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天池如同镶嵌在天山上的明珠,四季不同
景,颇为壮观。
05-天山之水
如果说青藏高原的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那么天山山脉毫
无疑问便是中亚各国的“生命水塔”。
中亚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
锡尔河,中国古称药杀水。作为中亚最长的河流,锡尔河养育过
突厥、葛逻禄、粟特等民族,并在广袤的锡尔河流域创造了众多古老
而灿烂的人类文明。
楚河又名碎叶川,源出天山,为夹在咸海以东锡尔河与天山西北
额尔齐斯河中间的内流河,在沙漠中徘徊,最终消失在沙漠中。东干
人曾在长期定居。
伊犁河由东南流向西北,是亚洲中部内陆河。伊犁河是中国水量
最大的内陆河,其流域因雨水丰沛,农业几乎不需灌溉。
06-天山路通亚州
天山山系西起乌兹别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以东,经哈萨克斯
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入我国新疆境内,我国新疆境内天山部分称为
“东天山”,约长1700公里,最后渐失于哈密市以东的戈壁中。
“天山路通向亚洲所有的地方!”有国际学者如此描述道。
天山山脉连接了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河中地区、伊
朗高原、哈萨克大草原、匈牙利大平原等地理单元,构成了“中央欧
亚大陆”纵横交通的格局。
西汉时期,排列在天山山麓的许多绿洲已经相当成熟,在此之上
出现了一个个西域小国,号称西域三十六国。
东西方贸易随着这些小国的崛起也逐渐繁盛起来。而这条蜿蜒于
天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连接中、西亚,地中海各国贸易的重要
通道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当时的天山地区很难存在统一政权,多种势力在此不断碰撞,使
天山不仅仅作为商业通道和文化通道,更是不同力量的交汇线。
汉、魏、隋、唐,甚至到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始终执着于西域各
地。而各种较大的游牧势力,如匈奴等游牧民族也长期徘徊在天山一
带。
中原王朝为了防备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割据,保障中原与西域的交
通,开辟了从东部到达天山的“河西路”、“居延路”、“青海路”等著
名通道。而夹在中间的天山绿洲诸国有时站在游牧一边,有时站在中
原王朝一边。使天山地区成为亚洲“十字路口”上各种势力犬牙交错
的活动中心“焦点”!
从南北方向看,天山就如同西域地区的“秦岭-淮河一线”,划
分了其北方和南方地区,成为游牧与农耕社会的分界线。
古代天山南北的游牧民和绿洲民,沿着天山的谷地开辟了许多交
通道路。如乌孙古道,北衔准噶尔盆地,南控塔里木绿洲,成为贯通
天山南北的咽喉。
历史上不乏南北互变的现象。如公元九世纪回鹘(纥)汗国崩溃
之际,部分回鹘(纥)人顺着天山山路迁至吐鲁番和库车,变成了从
事农耕的定居居民。
07-结束语
横贯亚洲的天山山脉,以其高大雄伟的身躯矗立于我国西北边疆,
将美丽的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北疆和南疆,北疆风
景秀美,南疆人文丰厚。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年轻的天山,天山山脉的形成、发展及现状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5689417a688258.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