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1日发(作者:深入浅出vuejs pdf)
十
二
孔
陶
笛
教
程
第一讲 认识陶笛
陶笛
(英文名Ocarina),也译作洋埙、瓦埙、土笛、奥卡利那笛
等。这种用陶土制作的闭管式乐器,其踪迹在各个文明都有被发现。
虽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这类乐器的叫法各不相同,其造型也千差万
别,但本质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是玛雅、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
和祭祀的仿鸟鸣彩绘乐器,还是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出土的粘土烧制乐
器,亦或是在中国有着七千年历史的埙,这种有着接近自然般空灵音
色的乐器,都可称为陶笛的始祖。
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十二孔陶笛,基本源于十九世纪中期意大利人都
那提(Giuseppe Donati)所设计的潜艇式陶笛。当时人们称它为
Ocarina,在意大利语中是“小鹅”的意思。这个称呼便一直沿用至
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笛逐渐在全球流行,各个国家都有着不同样
式的陶笛。目前中国本土所使用的十二孔陶笛,是在日式十二孔陶笛
的设计基础上加以修改制作的。
陶笛的分类
主要有六孔、十二孔、复管(双管、三管、四管)
陶笛。其能演奏的音域范围依次增大。六孔陶笛造型千姿百态,而十
二孔则是演奏上常用的传统陶笛。复管陶笛则是在十二孔的造型基础
上,将多个腔合并在一个陶笛之上,大大扩宽其音域。一般来讲,六
孔、十二孔、复管(三管)陶笛的音域宽度分别为十个音、十三个音
以及二十一个音。当然,有些陶笛能够超吹,使其音域扩宽一到三个
音。
陶笛的调式
主要集中在C、F与G调上,当然也有降E调等其
他调式。陶笛的调式较少,没有竹笛那么丰富,这主要是受陶笛的制
作工艺所限。常用六孔陶笛的调式从高到低依次有SC、SF、SG、AC、
AF等,常用十二孔陶笛的调式从高到低依次有SC、SG、SF、AC、AG、
AF、BC等,常用复管陶笛的调式从高到低依次有SG、AC、AG等。作
为一种十二平均律乐器,陶笛能够演奏任何调式,尤其是十二孔和复
管陶笛,不需要按半孔或是虚吹便能完成对其音域内所有半音阶的演
奏。因此,陶笛也是一种既古老又科学的乐器。
陶笛的特点
在于其音色的空灵悠扬,而不同的土质和材料、
不同的制作工艺和烧制温度,都会影响其音色。制作陶笛的材料种类
繁多,除陶土制作的以外,木头、金属、树脂制作的陶笛也不少见。
一般来讲,由木头、金属、树脂所制成的陶笛一旦完成,便有了比较
稳定的音色。不过对于由陶土制作的陶笛,经常的使用也会逐渐改善
其音色。
这种任何人都能轻松吹出的优美音色,以及其易学易上手的特点,都
使得陶笛备受人们的喜爱。而事实上,同所有闭管类乐器一样,陶笛
的进阶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气息的控制是演奏好陶笛的核心
所在。而气息的控制则是一个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所以,希望大家
能够坚持努力,一起学好这个乐器。
第二讲 吹响陶笛
吹奏陶笛时有四个要素:指法、口型、呼吸以及气息。
陶笛的发音源于吹入气流所导致的空气柱震动在共鸣腔内的共鸣放
大。腔的开孔数量(即指法)、吹入气流的截面形状与方向(即口型)、
气量(即呼吸)、流速和稳定度(即气息),直接影响着声音的音调、
音量、音长和音色。而陶笛的发音特点在于,每个开孔组合,都需要
一个在特定流速范围内的稳定的气流,使其达到最佳共振,从而形成
饱满而准确的音。因此,掌握好这四点,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下面
将开始对每一点进行初步讲解:
指法:
指法先从基本握法讲起。陶笛的基本握法为:手指放松地摆在陶笛指
孔上方,指腹部位平贴盖满指孔。切勿拱起造成漏气,使得音准偏高。
初学时,左手小指最容易漏气,要格外注意。
口型:
放置陶笛吹嘴时,只需略微含住即可,不要碰到牙齿亦不要仅仅只接
触嘴唇。角度要使得气流能平行切入吹嘴。
呼吸:
先解释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鼻子吸气与吐气,气量
少,气息长度短。腹式呼吸——以嘴巴呼吸,气量大且呼吸速度快。
吹奏陶笛以腹式呼吸为主,初学时由胸式呼吸逐步过渡到腹式呼吸。
气息:
初学陶笛时,需要学会用一个恒稳流速的气流吹响陶笛,这样吹出来
的音才是稳定、饱满的。而气息控制的基本功就在于此。
吹响陶笛的第一个个音:
基于以上四个要素,注意按好孔不要漏气,嘴唇微含住入气口,与吹
口平行地吹入一个持续稳定的气流即可。
这样我们就吹响陶笛的第一个音了。
陶笛发音的基本理论:
当我们考察乐音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看: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或者音高,实质是振荡频率;音量,或者响度,实质是能量大
小;而音色则由乐器本身决定。
在吹奏陶笛时,音调由开孔组合和气流流速共同决定,开孔越多,流
速越快,音调越高;而音量大小则取决于流速,流速越快,音量越大。
而音色则和陶笛的材质、使用环境、连续使用的时间等有关。
基于以上特点,在吹奏陶笛时,用气和按指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2017年陶笛入门基础教程(图文解说)word版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7211049a703021.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