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6月2日发(作者:c语言跨文件调用变量)
在光明中失明作文立意
【篇一:2016届高三作文积累5】
2016届高三作文积累 主办: 【命题设计】
一些人在黑夜里打手电筒,他们不是谦卑地把光打到远处,照亮道路、田野与山峦,让你
自己判断该往哪儿走,而是对着你的眼睛照射,告诉你这就是你需要的一切光明。那一刻在你
眼中,除了他们手电里射出的光亮外,你什么也看不见。这种现象称之为“在光明中失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叙事性新材料作文题。围绕“在光明中失明”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活现象,
材料着重突出了两个形象,一个是打手电筒的人,一个是被照射的人,他们可以带给我们不同
的启示。所以,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个人物形象及带给我们的启示的角度切入。
首先从打手电筒的人来看: (1)态度上:智者不要总是居高临下,高傲地帮助别人其实
是种伤害; (2)方法上:光明应该引导人们走向远方; (3)关系上:不适当的帮助常常适得
其反;不要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引导; 其次,从被照射的人来看: (1)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和判断力; (2)要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3)要善于利用别人给自己的有利条件,从而获得成功; 学生如果能紧扣这些观点来立
论行文,一定能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 【佳作示范】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云:“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黑暗中,有的光将事物的轮廓照得历历
可见,有的光却使人“在光明中失明”,倘若心中有一剪荧荧的光,必可拨开“暮霭沉沉”,
见得“人间明月”。 “忘掉历史,你会瞎掉一只眼,然而总盯着现在的光明,你会双目失明。”
索尔仁尼琴如是说。所以我们不可在事物明朗的情况下失掉自我的判断。鲁迅便是如此。在那
个风雨如磐的年代,许多文人追逐独抒性灵的格调,处处可见《子夜》的风化,闻得张爱玲似
的惋叹。但鲁迅看透了这“温水煮青蛙”的社会假象,《灯下漫笔》中他以中交票兑换现银的例
子联想到几千年中的中国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年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无
疑是发露性情,振聋发聩。多少人沉迷于光明的假象,孤独地垂钓心灵月亮,鲁迅却看到背后
那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龙应台曾犀利地指出“中国人,你失掉判断力了吗”,发人深省。
青年人,拿出勇气来,敢于判断,必能于雷鸣的瓦釜听得黄钟的沉音。
“在光明中失明”,也可指在物质丰盈的生活忘掉对那些美好品质的向往,鸢飞戾天,经
纶世务,从而忘掉生活的本真,生命的“炕头”。《平凡的世界》中勾勒出一个由马兰花、酸枣、
狂沙组成的世界,风沙湮灭足迹,但砥砺了黄土高原人们朴实而坚韧的心。如今的我们于“光
明的世界”中呆得有多
久了?是否记得那些砥砺灵魂、完善自我的苦难?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光明定义,不可在
光明中失明。我们应该有舒婷不做攀缘凌霄花的勇气,有八大山人常伴青灯古佛的淡然,有普
鲁斯特囿于斗室思想纵横捭阖的决心。历史的车轮辗过,我们的生活就如同那直射眼球的手电
筒一样大放异彩,我们不能忘记初心,应于扰攘的尘世看得见自己的清明。
然而,那些于苦难、革命伟人身上寻得的光明总是太遥远,作为现代都市人的我们应如何
寻得自己的光明呢?我曾在人来人往的南普陀寺敬奉莲花,人们磕头敬香机械地移动着。我深
版权声明:本文标题:作文范文之在光明中失明作文立意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roclinux.cn/b/1717295070a704395.html,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