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scrollby)

类风湿性关节炎

林鹏,大连大学 ,机械制造2008本科

摘要:类风湿病就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叠类湿性关节炎。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大家值得注意的是风湿病和类风湿并使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表现 种类 病因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大量研究证明, 类风湿关节炎(RA ) 的发病与HLA2DRB1 (如DR1/ DR4 ) 、T 细胞受体(TCR ) 及抗原的介导密切相关[1 ,2 ] 。HLA2DRB12抗原2TCR 三分子的相互识别和结合诱导了RA 的自身免疫反应,而T 细胞和B 细胞表面辅助分子、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以自身抗体的参与则使RA 的免疫性炎症过程不断发展, 最终导致滑膜、软骨及骨质的破坏。因此, 外源性初始抗原/ 自身抗原的驱动及其他(模拟) 抗原的介导是RA 患者自身免疫异常的始动因素[3 ,4 ] 。

随着对RA

抗原多肽、HLA2DRB1

及TCR

的进一步研究,

人们对这些RA

相关分子的结构特点及相互识别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5~8 ]

。其中主要的进展之一是证明了RA

发病抑制中的抗原模糊识别(promiscuous recognition )

现象,

即一种抗原多肽可以被多个构型类似的HLA2DRB1

分子识别,

而同一HLA2DRB1

分子亦可结合氨基酸序列不同而构型

类似的多种抗原多肽[5~10 ]

类风湿关节炎的种类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叠类湿性关节炎。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典型类风湿或多关节炎型。不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不典型类风湿。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类风湿重叠风湿病:全身症状重,可伴有明显心脏损害的表现与心力衰竭;

2.类风湿重叠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1]

1. 关节及关节周围的晨僵至少 1 小时(≥ 6 周)。

2. 3 个或者 3 个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肿(≥ 6 周)。

3. 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 6 周)。

4. 对称性关节炎(≥ 6 周)。

5. 类风湿结节伸肌表面或近关节区域的皮下结节。

6. 类风湿因子阳性(效价≥ 1 : 32 )。

7. 手 X 线像改变后前位手、腕关节 X 线显示骨侵袭或明确骨质脱钙的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③类风湿重叠瑞特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识来说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呢?在这里我们为你详细的介绍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键),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很多人都容易把类风湿与风湿看做是同一个病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科技医疗发展,人们对类风湿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有关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可参考本书其他有关内容。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病名是1858年由英国医生加罗德首先使用的。1896年舍费尔和雷蒙将该病定为独立的疾病,同年斯蒂尔对儿童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了详细的描述。1931年塞西尔等人发现类风湿病人血清与链球菌的凝集率很高,1940年瓦勒发现类风湿因子。1945年卡维尔蒂、1961年斯勒芬分别提出类风湿发病机理的自身变态反应理论,并得到确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有以下症状:

1)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部指掌、腕、足趾等关节最常见。

2)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

3)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到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 ,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因此病人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

4) 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

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晨僵常长达1小时以上 。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孔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关节外或内脏损害,如类风湿结节,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病变。

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非只是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

参考文献

[1 ] Ruiz2Morales JA , Vargas AG, Flores2Villanueva PO , et al . HLA2 DRB1 alleles

encoding the ”Shared Epitope”are associated with sus2 ceptibility to develop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whereas HLA2DRB1 alle2 les encoding an aspartic acid at position 70

of the beta2chain are pro2 tective in Mexican Mestizos[J ] . Hum Immunol , 2004 ,65 :162.

[2 ] Dresch C , Xavier R , Brenol JC ,et al . Analysis of two T2cell receptor BV gene

segment polymorphisms in caucasoid Brazilia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 .

Immumol Lett , 2003 ,90 :77.

[3 ] Kim HY, Kim WU , Cho ML , et al . Enhanced T cell proliferative re2 sponse to type II

collagen and synthetic peptide CII (2552274) in pa2 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 .

Arthritis Rheum, 1999 ,42 :2085.

[4 ] Corrigall VM, Bodman2Smith MD , Brunt M, et al . Inhibition of anti2

gen2presenting cell function and stimulat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o express an anti2inflammatory cytokines profile by the stress protein BiP[J ] . Arthritis

Rheum, 2004 ,50 :1164.

[5] Dessen A , Lawrence CM, Cupo S , et al . X2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HLA2DR4 (DRA 3 0101 , DRB1 3 0401) complexed with a peptide from human collagen

II[J ] . Immunity , 1997 ,7 :473.

[6] Rosloniec EF , Whittington KB , Zaller DM, et al . HLA2DR1 (DRB13 0101) and

HLA2DR4 (DRB1 3 0401) use the same anchor residuesfor binding an immunodominnat

peptide derived from human type IIcollagen[J ] . J Immunol , 2002 ,168 :253.

[7] Kjellen P , Brunsberg U , Broddefalk J , et al . The structure basis ofMHC control of

collagen2induced arthritis ; binding of the immunodom2inant type II collagen 2562270

glycopeptide to H22Aq and H22Apmolecules[J ] . Eur J Immunol , 1998 ,28 :755.

[8] 周 强,程永静,周卫红,等. HLA2DRB1 特异性非T 细胞结合肽的结构特点及其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J ] . 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 :1505.

[9] 周 强,程永静,张学武,等. HLA2DRB1 特异性非T 细胞结合肽对胶原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J ]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2 ,6 :397.

[10] 程永静,周 强,栗占国. HLA2DRB1 特异性II 型胶原多肽序列中氨基酸替换对T 细胞免疫的影响[J ]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 ,8 :210.

[11] 1987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分类标准


本文标签: 关节 类风湿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