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管理员组

文章数量: 1086019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datetime转string)

2020年第35期    第41卷    总993期

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

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实践探索

——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刘天宋 史玉立 熊家慧 张 俊

摘 要 职业学校与小微企业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常州市小微企业众多,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服务可以解决

常州市制造类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技术人员短缺、技术人员培训不足等难题。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

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员实践中,从培养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面

构建小微企业短期技术人员培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课程设置灵活、导师选派灵活和学制短的特点,在具

体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 职业学校;小微企业;校企合作;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35-0011-04

常州市小微企业数目众多,这些企业的经营

范围分布在各行各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对于制造类的小微企业,一方面,由

于设备升级或者人才流动,造成技术人员的空缺,

而企业短期内却难以补充这些空缺的人才岗位,

导致企业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的资

金薄弱,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预算较少,很难做到

员工的全面培养。如何在短期内培养出企业急需

的技术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常州市是职

教大市,拥有大批优秀的职业学校

[1][2]

,在与企业

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文以常州刘国钧高

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对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

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实践进行研究。

根据2017年9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党委会第

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

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

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依据企

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中小企

业可以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

[3]

。根据

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从事相

关行业,且同时员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

不超过5000万元,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万元等条件的企业,为小型微利企业。为了便

于开展研究,本文进一步对小微企业的对象范围

进行了缩小,即小微企业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

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人的企业。

相比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在管理、人才配置

和资本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小微企业各种

资源有限,缺乏专业从业人员,人员培养机制不

够完善。二是小微企业往往为家族性的私营企

作者简介

刘天宋(1988- ),

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

业技术学校讲师(常

州,213025);史玉立

(1987- ),女,常州

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

校讲师;熊家慧、张俊,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

术学校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2020年

度课题“校企共建五年

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核心课程的实践研究”

(C-b/2020/03/03),

主持人:熊家慧,张

俊;常州市第十五届社

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

项目“依托职业学校

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

机器人技能人才的实

践研究”(CZSKL-

2019C168),主持人:

刘天宋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小微企业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1

SCHOOL-RUNNING AND SERVICE

业,除了股东方外,其他人员流动性较大。三是缺乏技术支

持,一旦技术人员流失或者设备升级改造,则很容易导致企

业运营停止。

(二)机器人技术人员

为了方便开展研究,本文所提及的机器人技术人员是

指能够使用机器人的示教器、操作面板等设备,或者通过相

关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编程、装调、参

数配置等作业的技术人员。

(三)短期培训

本文所指的短期培训的主体为职业学校,培训对象为

小微企业的员工,培训内容一般为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训

周期一般为1~3个月。

二、职业学校与小微企业的依赖关系分析

职业学校与小微企业具有相互依赖关系。职业学校是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学校,因此与小

微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首先,因为职

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紧密结合,企业可以借助学

校内的大批专业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其完成设备、技术

的升级换代;其次,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多进入小微企业

就业,因此小微企业员工培训的首选应为职业学校,员工在

职业学校培训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还可

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第三,小微企业由于资金薄弱,如

果选择与本科院校合作,可能会因为资金问题而造成“合作

难”,而选择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首先,为企业提供服务能够改变

社会、群众对职业学校的看法,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其

次,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了解

生产实际,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丰富教学资源;第三,职业学

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提

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第四,职业学校与企

业合作过程中,可以为学校带来一批产学研课题或项目,引

入一部分资金。

三、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

技术人员的流程

(一)调研

为了保障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

员的质量,在订立培训合同前,学校需要到企业调研,了解

12

企业的要求,咨询培训学员的数量、教育背景、专业基础等

情况。同时,学校会邀请企业来校了解学校的具体软硬件设

施情况,认真分析学校相关部门的教育教学需求、科研服务

水平、校企合作能力和可以从事的培训项目。双方充分了解

后,学校确认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也评估学校

是否能够满足其培训需求。

(二)洽谈

在此环节,校企双方需要就一些具体内容进行沟通和

协商,如企业所要求的具体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

和培训形式等,并通过书面合同约定好相关内容,作为今后

培训项目结题验收的依据。对于涉及人、财、物的培训项目,

要约定好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三)培训

此环节是培训的核心环节,校企双方人员根据之前的

洽谈内容和合同内容进行授课和学习。培训结束后,对学员

进行相关的考核,考核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商议而定。

(四)反馈

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对培训的过程进行多方面反馈。企

业方面需要对培训情况进行反馈。反馈分两阶段进行,分别

在培训结束时和培训半年后,反馈内容包括学员的培训感

受,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

评价。学校方面要在培训结束后将学员的学习过程反馈给

企业。

四、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技术人员

的模式

本文结合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

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实践情况,从

培养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

面探讨小微企业短期技术人员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培养目标

由于小微企业生产线相对简单,对机器人技术人员的

岗位要求也较为单一。一些企业对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培养

目标只局限于技术人员能够解决本企业生产线单一的项目

问题。一些资本稍微雄厚的企业为了改善生产工艺,可能会

派遣员工学习一门或者多门相关课程,例如机器人编程、

PLC编程、某一流水线电气原理等,以使员工能够熟练操作

或维护某一设备或者流水线。少数企业为了培养企业精英,

可能会派遣员工参与培训,了解多种工装设备的操作方法,

避免对其他企业的技术依赖。结合以上情况,制订三类培养

培养

能够独立解决单一

熟练操作某一设备

了解多种工装设备的

目标

项目问题

或者流水线

操作方法

(A类培训)

(B类培训)

(C类培训)

培训

时间

0.5~1(月)

1~2(月)

2~3(月)

培训

脱产跟岗

脱产跟岗

脱产跟岗

形式

导师走进企业

业余进修

业余进修

与课程相关的知识,

与课程相关的知识,

培训

与项目相关的知识,

技能

技能

内容

技能

案例

案例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

学员能够通过课程

学员能够通过课程

理论考试

理论考试

考核

学员能够独立完成

学员能够掌握相关

学员能够解决相关

形式

企业项目

技能

项目问题

学员具有一定的职业

学员具有一定的职业

素养

素养

图1 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技术人员的模式

目标:A类,培养能够独立解决单一项目问题的技术人员;B

类,培养能够操作某一设备或者流水线的技术人员;C类,

培养了解多种工装设备的技术人员。

(二)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

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对机器人技术人员的培养周期

也略有不同。对于A类培训,可以根据项目的周期决定培训

时间,一般培训时间在0.5~1个月左右。培训期间,学校派遣

有技术有经验的导师为企业开发产学研项目,学员全程参

与。对于B类和C类培训,培训时间分别为1~2个月或2~3个

月。相对来说,这两种形式的培训时间较长,所以培训形式

常采用学员跟岗学习和业余进修相结合的方式。在跟岗期

间,学员来到学校参与课程的学习和实训;业余进修则是通

过观看线上课程等形式实施。培训形式上,如果时间上巧

合,企业员工也可以跟学校相应班级上课。

(三)培训内容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根据培训

目标、培训时间确定培训内容。对于A类培训,培训内容在

项目研发过程中就已经显现,培训资料即为项目任务书、项

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结题材料等。对于其他两类培训,培训

内容通常为与某一设备或者流水线相关的知识、技能,项目

开发或者实施案例,另外在培训过程中突出强调培养员工

的职业素养。针对企业所需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要求,会系统

设计培训方案,完善课程覆盖面,对工业机器人应用运维专

项要求高的企业会针对性设计培训方案,分中级和高级两

个培训阶段进行,具体培训内容如图2所示。

(四)考核形式

2020年第35期    第41卷    总993期

集成

应用

编程

工作站系统集成

MES信息化管理

数控技术

操作

系统调试优化

工作站三维建模

智能视觉技术

维护

在线编程调试

工业网络通讯

工业机器人安装

异形芯片检测、

PLC高级编程

分拣应用

工控组态技术

工业机器人安装

离线编程调试

工业机器人维护

搬运、码垛、涂

胶应用

高级阶段培训

中级阶段培训

图2 工业机器人应用运维专项人才的培训内容设计

对于A类培训,学员只要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项目即是通

过了培训考核。对于其他两类培训,需要学员能够通过课程

理论考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且具有“5S”等一定的

职业素养才可通过考核。未来,培训还将与“1+X”证书制度

接轨。

五、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

技术人员的实践情况

近几年,学校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为小微企业多次培

训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人员共10余人,培训效果良好,得到

企业和员工的一致好评。例如,2018年10月~11月,学校曾为

上海某机器人公司培训员工2名。在培训前,双方经过调研,

形成了初步培训意愿。参加此次培训的员工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两名员工年龄相仿,教育背景不同。在培训过程中,两

名员工均需要学习机器人基础操作,不同的是,在培训过程

中对员工2增加了机械识图和电气识图的相关知识,并更注

重对员工2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本次培训共有4名

教师参与,其中机器人技术应用课程教师2名,机械制图和

电气CAD技术教师各1名。在培训过程中,恰逢学校的“机

表1 参加培训员工基本情况

员工1员工2

年龄20年龄21

性别男性别男

教育背景高中毕业教育背景大专毕业

该员工高中毕业后参军,该员工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

其他情况退伍后到上海某机器人公其他情况术学校五年制大专毕业生。毕业

司应聘前在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

培训类型A培训类型B

该公司要求员工能够“了该公司要求员工能够“熟练操作

解该公司的CHL-DS-01该公司的CHL-DS-01设备”和

培训目标设备操作流程”,要求该培训目标“能够排除设备基本故障”,要

员工具有一定的“职业素求该员工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养和安全意识”和安全意识”

培训时间1月2月

机械识图

培训内容机器人基础操作电气识图

机器人基础操作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3

SCHOOL-RUNNING AND SERVICE

器人技术应用”项目集训队员在备赛2019年1月份的江苏省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因此,两名员工的部分课程与集训队员

一起学习,其余课程则是主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学习,

教师答疑。2名员工均对本次培训效果反馈良好。

(二)建立灵活的导师选派制度

根据培训目标和企业需求,从专业课师资队伍中挑选

优秀教师作为培训导师。在对小微企业员工培训时,根据

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由学员和导师双向互选,

灵活确定最终的导师人选。例如,某次培训中涉及到课程1、

课程2和课程3三门课程,而每一门课程有4名教师。学员在

选择导师时,可以选择课程1教师1+课程2教师3+课程3教师

1的组合,也可以选择课程1教师2+课程2教师3+课程3教师1

等其他的组合。

(三)建设多样化的小微企业短期技术人员培养的教

学资源

为了保障培训效率,学校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学校资源,

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模式。把集中培训的时间更多地放在实践技能的培训上,以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做到培训效率最大化。因为小微企业员

工的教育背景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应该因

人而异。例如,有些员工对PLC的知识较为熟悉,在选择教

学资源时,则剔除了基础的PLC操作知识;有些员工对机器

人操作与编程的相关知识较为生疏,则挑选相应的教学资

源作为培训内容。

六、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

技术人员的保障机制

(一)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

近年来,为了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学校在原有实训

室条件的基础上,重新对实训室的软硬条件进行调整和升

级。学校先后出台了与培训师资绩效认定、培训实验场地相

关的《校企合作培训管理实施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实施细

则》《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等文件,明确了培训的指导思

想、培训原则、培训职责和培训方式,对主管部门和系(部)

的职责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协

议拟定、成果管理、项目验收等具体环节加以规范。在绩效

认定方面,依据效益进行评价,主要从培训项目的资源利

用、人才培养、企业反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今后,学校

还将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推动校

企合作更加务实,从软硬件两方面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沈文明.十五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发展研究的现状、特征及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15):46-52. 

[2][3]沈文明.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专业设置研究综述——以常州市高职园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51-56.

Practical Research on Short-term Training of Robot Technician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by

Vocational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Changzhou Liu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Liu Tiansong, Shi Yuli, Xiong Jiahui, Zhang Jun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re interdependent. There are many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angzhou. Vocational schools serv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ortage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insufficient 

training of technical personnel commonly faced by manufactur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angzhou. In the practice of cultivating 

robot technician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the short-term practice, Changzhou Liu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has established a teaching mode for training short-term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time, training form, training content and assessment form. This mo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curriculum 

system, flexible tutor selection and short academic system,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specific practice.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obotics; talent training

Author

Liu Tiansong, lecturer of Changzhou Liu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zhou 213025); Shi Yuli, lecturer of 

Changzhou Liu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Xiong Jiahui, Zhang Jun, Changzhou Liu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14


本文标签: 培训 企业 学校 职业